首页 > 早教 > 故事绘本 > 《说给孩子听,做给孩子看》第二章:“那女孩儿在哭什么?”

《说给孩子听,做给孩子看》第二章:“那女孩儿在哭什么?”

来源:宝儿贝贝馆    阅读: 4.93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第一节

《说给孩子听,做给孩子看》第二章:“那女孩儿在哭什么?”

培养一个富有同情心的孩子

“我的孩子怎么那么冷酷无情?”一位憔悴的母亲向我哭诉,她不敢相信自己5岁的孩子怎么会对自己的朋友如此冷漠。

同情心是指能在一定程度上感知和理解他人的感受并且愿意给予一定帮助的心理,这是许多良好品质的基础,包括善良、尊重、诚实、责任感、独立等将在本书中进行探讨的品质。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首先要具备同情心,这是能够进行一种积极的社会行为的关键因素,也是人与人之间所有关系的基础。那些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同情心培养的孩子长大后一般表现得以自我为中心、麻木不仁以及自恋。在当今世界上,这样的人已经不在少数,我们不需要更多了。

拥有同情心是确保孩子不会偏离正确的成长轨道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一个学龄前的女孩子来说,同情心会帮助她适应社交生活,并且拓宽她的社交技能。并且随着她的社交圈子变大,同情心会帮助她更好地与人交往,并且能帮助她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得她能够关注其他人的需要,体会其他人的想法,也能够促进她获得自我认同感。在某种情境下,当孩子观察到别人是如何反应的时候,她自己也就潜移默化地学会了遇到这种情况时该作何反应。细心地观察别人能从根本上帮孩子树立是非观念,当她面临来自伙伴的压力时,这能够帮助她作出正确的选择。随着孩子渐渐进入青春期,拥有同情心会帮她正确判断来自同龄人的信息,正确对待媒体的种种言论,尤其是那些让她感到有压力或有威胁的东西。当她听到饶舌音乐中那些歧视女性的段子时,你应该马上告诉她这首歌是在贬低女性,慢慢地,她就能对此有自己的判断。然后当她看到广告牌上具有明显性挑逗的图片时,她就知道这是不合理的。在孩子成长的早期就要开始培养她的同情心,并且一直持续地培养,能让她自己的世界更加美好,也能够让她顺利地成长。

  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学者说,从一定程度上讲,同情能力是人类基因优化选择的一个因素(注意,这并不是说同情在人类身上真的越来越显著)。但是当你看到你18个月大的孩子迈着蹒跚的步子去抓起小朋友的布娃娃,嘴里一边喃喃地说着“我的我的我的”,就像《海底总动员》里的那些海鸥,你会觉得上述观点非常不可思议。或者你试着让你3岁的宝宝去跟他的小弟弟分享玩具时,再看看他的反应。婴幼儿的自我意识都很强烈,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刚刚蹒跚学步的时候,她的世界就那么大,所以她无法体会别人的想法,要把她自己放进别人的鞋子里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除非她是在玩游戏。

甚至有一些数据证明,同情心跟遗传有关。耶鲁大学的马可·布莱克特博士对双胞胎进行了研究,他发现这些基因相同的人在同情心的能力方面有着高度的一致,这表明遗传在这项特征的发展上扮演着特定的角色。

很有意思的是,同情心的萌芽最早出现在孩子一岁的时候,这时孩子能通过面部表情感受到某个人很痛苦,并且会用自己想到的某种方式来表达一下安慰。在一个实验中,研究人员观察到,有一个14个月大的小孩一遍一遍地帮助一位女性找一支掉在地上够不到的笔,这名女性只是一边咕咕哝哝一边试着去捡笔,小孩就明白了她的意图,他用手扫开了障碍物,把笔捡起来给了她。这就是关于同情心的一个证据很充分的案例。对18个月大的孩子的观察实验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

许多父母都反映过自己12~14个月大的小孩试着去安慰一个哭泣的小伙伴。当我的一双儿女还是小宝宝的时候,他们彼此之间很依赖对方,这种情况并不鲜见,当一个哭了,另一个就会过来看看是怎么了。这是怎么了?咦,有人好难过呀,这好像不大好,我也该难过吗?发生什么事情了?这哭声让我觉得也不舒服了。我应该安慰他。这时候,杰西就会去找来弟弟波恩的玩具或是小盖毯。显然,这也是同情心的表现。但是,从我的角度来说,杰西的这种同情心不仅是为了安慰弟弟,也是为了安慰自己。反正是觉得难过,也不知道是谁在难过,安慰一下波恩我也会觉得好些。发展神经学家告诉我们,能够感知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情,且感同身受,是同情心的源泉。

母亲对于宝宝是一种天生的安慰,母亲的声音、抚摸、拍打、亲吻,都会让宝宝觉得安全舒服。这些动作会促进内啡肽的分泌——这是一种当宝宝觉得很舒服的时候在大脑里产生的激素。宝宝将这些视为缓解痛苦的一种方式。宝宝通过跟父母之间的这种交流,体会到了关爱和情感,他也学着用类似的方式去回应其他人。小宝宝最首要的一种学习方式就是模仿,就是把他经历过的或是看到的事情模仿出来。这种模仿也为同情心的建立打下了基础,日后,同情心会慢慢展现出来。同情心的能力很强地依赖于孩子先天的模仿能力。

  我们知道同情心的培养可能跟以下三个方面有关:

孩子的年龄和发育情况。

孩子的性格。

孩子成长的环境以及社会环境。

鉴于对上述几点的考虑,孩子的同情心的建立跟以下方面分不开:

强烈的自我意识,知道自己不同于别人。

辨别别人表情的能力。

具有丰富的情感,从而能承载他的感受以及他观察到的。

理解别人为何产生某种感受的能力。

因为考虑到别人从而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

孩子在2岁到2岁半的时候,许多这些方面的能力开始展现出来,但是不太明显。直到孩子长到3岁或4岁时,当他对这个世界有了初步的认知,并且能将别人的悲哀跟其遭遇联系到一起时,他才能真正理解并富有同情心地去回应。也就是说,孩子需要有充分的个人经历并且随着认知不断成熟,他才能对别人产生同情。

大约在18个月前后,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意识到他开始脱离了爸爸妈妈的怀抱,开始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许多其他的小朋友进入了他的世界,但他们又跟自己不一样。看看那些18个月大的宝宝和他们的父母一起上课的情形吧,每位家长坐的凳子周围都被围了一圈玩具,都是宝宝搬运过来试图让自己的爸爸妈妈帮忙看管的。实际上谁会去动他的玩具呢?可是在他看来,只要是他自己想要的东西,其他人也都想要。对他人的认识一定会先于同情心的真正确立。

当孩子接近3岁的时候,会有一些变化,虽然他还不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上看问题,但是他至少开始意识到别人观点的存在。不知不觉间,这种意识在慢慢增强。你见过这样的情形吗:一个3岁的孩子把小胳膊抱在胸前,仰着小脸儿,小鼻子冲着天,煞有介事地说一句:“你不是我的朋友!”这个年龄的孩子并不乐于分享,也看似不具备其他同情心的表现,但是,这时候她的确具备了同情的能力。她已经可以站在别人的角度上去思考了。

4岁大的小孩已经能够感知别人的感受了,而不仅仅只是知道别人会有感受。虽然前不久她还是个“自我为中心的——我——我的”的踉跄学步的孩子,认为什么都是自己的。但是,现在她已经告别了自我中心的独角戏,4岁了,已经获得了一些经验,有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并且也有能力去感知感受——自己的和别人的。

5岁的小孩就可以讲出别人的感受了,而且她能够想象出在不同的情境下,别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对自己也是这样。对于学龄儿童以及年龄更大的孩子,则可以培养同情心的各种表现形式——怜悯、善良、礼貌、情感素养、博爱等等。这些也正是本章要讲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是什么阻碍了同情心的培养

通常我们知道所有的孩子都会有同情心的,但是事实并不是这么简单。最初的时候,孩子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这种以自己为中心的状态在日后的成长岁月中会随时相伴。事实上,我确信你肯定能说出很多成年人现在还是生活在“我我我”的世界里。

在我的家长课堂上,我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一般长子或长女会比其他孩子的同情心差一些,至少在家里是这样的。的确,小孩在家里的排行情况对这方面是有影响的。通常,长子、长女由于是整个家庭迎来的第一个孩子,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以及其他长辈的注意力和宠爱于一身,并且这种关注至少会持续几年的时间,然后才随着弟弟妹妹的降临,从聚光灯下被转移开。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大家都宠着她,她理所当然地认为什么都应该是自己的,所以很难为别人去考虑一下,很少能感受到同情心。当有一天她发现这些本该全都属于自己的东西都被剥夺了,这需要时间去适应,而且后来她渐渐也会发现,原来并不是所有的都失去了。随着她一天一天长大,她的意识也在逐渐成熟。她的世界不仅仅局限在家里了,她可以从与人的交往中以及外界环境中获得满足感,她的同情心也就随之增强了。

接下来说说那些性格内向、胆小或是慢热型的孩子吧,她会更多地观察,而不会主动打招呼,她会将脸埋在妈妈的大腿间,她在家里和在外面完全判若两人。这种小孩通常首先考虑怎么保护自己,她所有的精力都用来防御那些可能给她带来不快的东西。总想着保护自己,怎会有同情心?其实,并不是她不能感受到同情,而是同情心都被她自己的性格淹没了。

  胆怯的孩子

“胆怯”这个词语本身的含义有点儿消极,我更倾向于用内向、敏感、不活跃这些词来表达。孩子一旦被贴上“胆怯”的标签,她的好多行为就被预想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并且她也就被默认了该那么做。

有许多报告指出,对于这种孩子来说,遗传起着某种作用,胆怯通常是孩子与生俱来的一种性格特征。尽管如此,胆怯也并不是伴随一生的,有许多小时候胆怯的人,后来成为适应性超强的社交能手,童年的羞怯似乎并没有给他留下什么痕迹,但也有很多羞怯的孩子长大成人之后,依旧清晰地记得那种害羞的感觉。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身上的好多特征渐渐消失,随时又有一些新的品质养成,但是总有一些东西是自始至终一直在发展的。阻碍同情心建立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体内激素的变化、来自社交的压力以及学校的课业负担等等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一句话,她的压力太多,有点儿超负荷了。作为父母,不要太过强求,我保证这些都会过去的,你的用心培养不会白费,终有一天效果会显现出来。

有时候我们也会碰到这样的孩子,他看起来一点儿同情心也没有,无论是对家人、对朋友还是对宠物都麻木不仁,他似乎对一切都冷漠无情,完全没有良知。这样的孩子就不是刚刚所讲的那种状况了,这时候父母就应该咨询一下心理健康医师了。

  女孩会比男孩更具有同情心吗?

在男孩和女孩的同情心孰强孰弱这个问题上,人们曾经作过很多探讨,神经学家发现男婴和女婴在大脑的视觉皮层上有着显著的不同,男婴的视觉倾向于注视移动着的物体,判断物体的位置以及物体的去向,而女婴则更喜欢观察静止的物体的颜色和质地,从而“辨别”物体是什么。在一项研究中,在刚刚48个小时大的婴儿的一侧放置了一个旋转着的风铃,而另一侧放了一个脸谱,男婴都转向了风铃的一侧,而女婴则转向了脸谱的一侧。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这表明女孩更多地关注脸,而脸是可以表达感情的,由此她们能够通过镜像神经元获得更多的情感方面的信息,从而能够更快地发展同情的能力。并且,从进化论的角度来讲,这一点也是合理的,女性因为能够“读懂”宝宝的需求所以更多地承担起在家照顾宝宝的任务,而男性则要外出打猎捕食。

而且,随着孩子不断成长,女孩会表现得比男孩更富有同情心。事实上,有一些研究显示小学女生在同情心测试上分数高于男生。原因还未弄明白(除了男女婴儿在视觉皮层上的差异之外),研究人员指出这种不同也可能源于女孩早期的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也并不是说女孩就能感觉到比男孩更多的同情,而是说她们能够更好地控制她们自己的行为并且表达她们的同情心。

除此之外,孩子成长的环境也能够鼓励或放大这种性别倾向。就像电影《危情羔羊》中,丹·金德伦和迈克尔·汤普森对待男孩的方式比对待女孩表现出更少的同情,其实整个社会都是如此,因此,我们要呼吁大家更加关注男孩的情感生活,并且纠正先前的偏见。比如,在男孩很小的时候,他们就被教育表达气愤是最能被接受的,而表达悲伤则不然,通常的说法都是“要勇敢!”“要坚强!”“要坚持!”“要做个男子汉!”,甚至是那句老话所讲的“男儿有泪不轻弹”,对男孩子的要求就无外乎勇敢和坚强。

这项研究告诉那些男孩子的父母,尤其需要特别关注培养孩子了解别人感受的能力,教他们怎样观察人们的面部表情以及其他的非言语交流的信号。施以特别的耐心,我们的男孩子就能够学会控制他们自己,这种生理上的倾向并不是不能够改变的。

无论男孩女孩,随着渐渐长大成人,要拥有丰富持久的人际关系,都需要熟悉他们的感觉调色板,应该知道怎样用它们去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感受。父母的任务就是在培养同情心方面要平等地对待男孩和女孩,而不能助长那种“男孩规范”。

  这样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从婴儿早期就开始激发和建立你们之间的感情纽带。各项研究曾多次指出,跟父母关系紧密的孩子拥有更多同情和表达同情的能力。

以身作则树立榜样是黄金法则。这听起来有些俗套,但事实就是这样。你想让孩子怎样对你,你首先就应该去怎样对待别人。这是屡试不爽的信条。

培养善良、同情以及关心是需要时间的。培养同情心是一个过程,需要有足够的榜样的力量,需要有人耳提面命,也要求有足够的耐心。

对孩子的感受以及内心想法,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要充满同情地去回应。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要建立同情心都需要被充满同情地对待。

确保你对孩子的期望符合他的年龄以及发展程度。那些拒绝分享的孩子并不一定就真的是缺乏同情,她可能只是还太小,孩子能够考虑别人的感受是经过了很长的成长阶段的。想想吧,有些成年人尚且不能尽善尽美,何况孩子呢。(参见第49页中关于自私的部分。)

对于孩子的不良习惯,千万不能以牙还牙。当孩子打了他妹妹之后,如果你再打他,他并不能了解到“妹妹被自己打是这样的滋味”,他学到的将是大人打小孩是正常的,而大孩子打小孩子也是正常的,因为他关注的仅仅是他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他妹妹的感受。

不要时时事事都要求孩子有同情心。要鼓励孩子去为他人着想,但也要知道,没有事情是完美的,同情心这种品质是需要时间去培养、需要历练去完善的。

鼓励孩子日益进步。积浅成深,积少成多。“你让你的小弟弟闻了你的冰激凌,也许下次你就会让他舔一口了。”

对自己的孩子施以同情心吧。有时候,比起对自己的孩子,父母更容易对外人表现同情心,这一点很有趣。要把自己的孩子当做拥有独立思想的人去对待,了解他的感受,体会他的心情。研究表明,当一个孩子本身的需求获得满足时,更容易发展出同情心。那些拥有安全感、有着牢固的感情归属并且健康的孩子更容易去为别人着想。

倾听孩子。花点儿时间去倾听孩子吧,并不是试图去解决什么问题,只是为了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如果父母能对孩子积极回应,无论孩子年龄是大是小,都能够获得更多的同情心。 多问一些开放式的问题,鼓励孩子跟你进行交流,同时也能够表达出你对他的关心。可以说“告诉我发生了什么”,这会表达出你很关心孩子的遭遇,并且可以加一句“你肯定觉得很难过”,告诉他你有多么同情他。

树立榜样。孩子——尤其是年龄小的孩子——都是模仿动物。那些能够真诚地深切地关心他人、对别人尊重并施以同情的父母养育出的孩子,也会拥有这样的品质。因为你树立了一个榜样,让孩子懂得应该怎样去对待别人,孩子会将这种榜样的力量带进他自己的人生中的。

在日常生活中就地取材。当遇到一些情况需要表达同情心的时候,唤起孩子的注意力。例如,一起看一档电视节目,你可以就着电视里某个角色的遭遇说:“那个男孩子没被选上参加比赛一定特别伤心。”或者:“那个女孩子的朋友对她讲话那么粗鲁,我能够想象她是什么感觉,真替她难过。”

指出周围的榜样。“你看这个售货员叔叔多有耐心啊!他让我们试遍了所有的鞋子,他真好。”经过你的指点,孩子会发现别人的优秀品质的。

教孩子把握声音感觉。例如,孩子可能需要学习领会语气所传达出的意思。跟孩子解释一下为什么他的小弟弟吱吱呀呀叫个不停,那是因为他饿了,这样就会帮助他对弟弟产生同情。也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来进行:用不同的语调说同一句话,让他猜猜你的感觉。

教孩子把握其他信号。有时间可以陪孩子去观察别的小朋友,可以在游戏场合,也可以在公园里,甚至可以在百货商场里。猜猜其他人的感觉并且解释一下你为什么觉得他会那样:“我觉得那个小女孩真的是很开心,因为她乐得手舞足蹈的。”或者:“我认为那个男孩子很生气,因为他把水桶扔了,还快步地跑开了。”

找机会让孩子去体会别人的感受。通过问问题让孩子抛开自己去考虑他人,也是培养同情心的一种好办法。这种方法可以称为“角色扮演”:“如果你是那个误了放映时间的女孩,你会是什么感受呢?”提问时,一定要惟妙惟肖,紧紧抓住他的注意力。你可以通过提问了解你真正想知道的东西,而不仅仅是文字游戏。

“我想知道她究竟是什么感受。”

“你能描述一下她的感觉吗?”

“你觉得她会怎么想?”

“你觉得你也是跟她一样的感觉吗?”

“你的感觉会跟她不一样吗?”

“你认为你的感觉跟她表现出来的感觉一样吗?”

告诉孩子他和别人一样。孩子更容易对那些他认为跟自己一样或者有很多相同之处的人表现出同情心。“你知道比利吗?就是那个去年跟你一起踢足球的小孩,他摔伤了胳膊,三个月不能参加任何体育运动,多不幸啊,他一定伤心极了,如果我们能为他做一个康复贺卡(或者是做一个祝福蛋糕),他会高兴的。”

帮孩子变得具有情感素养且善解人意。孩子需要学着去感知自己的各种感受,并能够表达出来,从而能够理解别人。

鼓励孩子表现同情心。让孩子知道他的善良和为他人着想对你来说是多么重要,但是不要过分夸奖。所有的孩子都能够自发地为别人着想,他本身所得到的良好感觉就是对他最好的奖励,所以不需要再锦上添花给予物质奖励,不需要冰激凌,不需要小礼物,也不需要电影票,你只需要表达一下你的满足和骄傲就可以了:“妈妈有一个这么关心别人的小孩子,觉得非常骄傲,那个小孩子就是你!”妈妈为他感到骄傲这本身就会让他感觉良好。

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鼓励孩子站到别人的角度上想问题,让他回想一下当时自己在那种情况下是什么感受。“还记得你自己没被邀请参加詹米的生日聚会那次吗?当时你那么失望那么伤心,所以你做生日邀请名单的时候也想想别人的感受吧。”

创造一个“家庭对话”氛围。好好想想该怎样教孩子去思考问题。例如,妈妈坐在餐桌前,这时爸爸就可以说:“儿子,妈妈今晚看起来好累,你知道她每天在办公室工作有多辛苦吗?做个律师不容易,她每天要接很多个电话,要处理很多份文件,然后下班回到家还要给我们做晚饭。所以这晚饭多么来之不易啊!嗯,我最喜欢这个意大利面,真香!让我们吃完后一起收拾餐具吧,好让你妈妈休息一下。”通过这样的谈话让孩子了解在各种情况下该怎样去为别人着想,有些时候是需要把别人放在自己前面去考虑的。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可以给他举例子,详细地解释别人的感受。“你不跟伊丽莎白一起玩儿,她肯定很难过。”可以在你的语气中透出失望。当孩子表现得自私时,让他知道你对他的感受,但是要记住对事不对人。说“不给你表弟吃雪糕就是太忽略他的感受了”要比说“你这样做真糟糕”要好。直接地表达出对他的某些行为的不满是可以的,但是切忌揪住不放。我们的目的是要纠正他的行为,而不是让他感到内疚。

“我”字当头。有句老话虽然俗套却近乎真理,那就是:不要妄断别人。说“我真的很难过,我刚扫干净的地板上,你又把鞋里的沙子倒在上面”,这表达的是你的感受,而并不是全盘否定孩子本身,这样孩子既能够知道问题所在,又没有觉得他自己本身被冒犯,而且他还比较容易知道你的感受。

谨慎评价别人。你可能只是随口一说“那个老人骑车真慢”,孩子可能就记到心里,在他那儿就会认为你是在贬低老人。对人们的种种不完美、缺点以及不幸多说无益。如果你想教育孩子善良、有同情心,那么就需要表达怜悯和同情,而不是去冷冰冰地评价。有一位客户开着一家商店,他告诉我他见到的一个情景:一位爸爸带着孩子去买东西,这个爸爸对着自己的孩子说:“你将来可千万别像他一样,整天就会包礼物。”你能数出来这句话传达了多少不良信息吗?

教育孩子有礼貌,但期望值要适度。礼貌是一种修养,能够让人们的交往变得令人愉悦,是创造彬彬有礼充满尊重的交往的基础。教育孩子学会讲礼貌,同时也是为培养同情心打下了基础。待人礼貌本身就是在为别人着想,就是站在别人立场上去考虑事情。可能孩子并不喜欢弗朗尼奶奶送他的衣服,可是他还是说了谢谢,因为他考虑到了奶奶的好意。这也是一种同情。可以告诉他:“我知道弗朗尼奶奶送你的礼物你并不喜欢,但你也应该跟她说谢谢。还是要感谢她的一片心意,这样她会觉得很欣慰的。”或者:“晚餐的确有点儿难吃,但是你还是应该对伦纳德太太表示感谢,还是要体谅她,这会让她很高兴的。”

  抵制外部的不良影响。

○ 尽量确保家里的书籍和碟片是积极正面的,也可以看一些自然题材的片子,激发孩子对自然万物的理解和同情,并且了解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 避免孩子接触那些渲染暴力或展示尔虞我诈的图文资料。有研究发现,孩子在电视上看到善举之后,会倾向于模仿,反之亦然。

○ 讲讲身边真实发生的故事。以当今社会的英雄人物为榜样,在电视新闻上或是当地报纸上或者人们言论中听到看到英雄事迹,就拿来讲给孩子听。例如,最近我听说有一位艺术家画了好多因公牺牲的警察的肖像,分送给每个家庭。这种关于牺牲奉献的故事比较适合讲给8岁以上的孩子听。

○ 择邻而居。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很重要,选择好的社区,这一点你可以做到。

○ 可以拿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和事迹来讲给孩子听(特蕾莎嬷嬷、甘地、马丁·路德·金等等,不胜枚举)。

勿以善小而不为,随时为孩子树立榜样。为提着购物包的人开门,或者按住电梯等着急急忙忙赶电梯的人进来,或者为年迈的邻居顺手倒个垃圾等等,点滴小事,无穷榜样。

有时候同情心意味着接受身边的人。周围某个朋友可能不够善意,或是冷漠无情,这时要告诉孩子,我们看到的仅仅是表面现象,我们不知道他们身上发生了什么,可能他是在尽力掩饰悲伤、痛苦或是愤怒。同情心就是试着去理解别人的感受,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去接受别人。

鼓励参加慈善活动,培养孩子博爱精神。无论是通过社区服务组织、教堂还是自发的私人行动去帮助别人,都是同情心的一个重要境界。可以以家庭为单位定期参加一些慈善活动。有时候,孩子本身并没有能力去做什么,但至少让他参与其中去体会别人的处境,理解别人的感受。那些在具有慈善传统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也更容易具有慈善精神。可以去选择一些有组织的慈善活动让孩子参与。当孩子参与这些活动时,孩子可以体会自己被需要的感觉,同时也有机会让他们设身处地去考虑一些以他们的年龄无法考虑的事情。

考虑让孩子养个宠物。如果孩子长到有能力去真正照顾别人的时候,养个宠物不仅能让他学着养成责任心,也能够促使他去考虑宠物的安危情况。这也是一种同情。

鼓励大些的孩子去做个小导师、小顾问、野营小参谋或是同龄小军师。这样做不仅会培养孩子的耐心和理解别人的能力,也能够让他了解自己的责任,有意识地规范自己的行为,树立以身作则的意识。

教孩子养成自己的观点。在当今社会,孩子更有必要知道孰对孰错,而不是人云亦云或是沦为社会舆论的受害者——无论是同龄人的言论,还是权威人物的观点。1963年,耶鲁大学的斯坦利·米尔格莱姆作了一项著名的研究,面对一位哭喊着的“受害人”(演员),参与研究的对象在一位身着白色隔离衣的“权威人士”(演员)的带动和引导下认为自己也身处险境而惶恐不安。甚至在告诉他们这是在演戏之后,仍有65%的参与者还在紧张害怕当中。历史上实际发生的这种情况也并不鲜见。这种现象值得我们去思考。

  自私任性

自私任性是孩子的一宗严重劣行,有个这样的孩子简直就是父母的梦魇,但是这种现象背后,父母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父母都认为自己的孩子在成长的某个阶段是很自私的。所以,他们认为自私任性是成长的必经阶段,无须大惊小怪。

身边有个自私任性的孩子可不是什么好玩的事情,这样的孩子任何时候想的都是自己的需要以及自己的愿望,从不为别人想想,他们要求一切都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稍有差池就又哭又闹,他们认为自己的需要和感受比其他任何人的都更为重要,并且他们似乎没有为别人考虑的意识,更不必说能力了。一句话,他们缺少同情心。

但是,统观培养孩子同情心的整个背景过程,自私任性是可以通过努力去改变的。记住:小孩子都是自私的,自私是同情心的对立面,小孩子也是可以通过学习知道怎样去为别人着想的。人之初,性本善,随着后来渐渐的成长,自私任性这种特质就会慢慢被摒弃,往大处讲,这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接下来,就是巩固的时期了。

  这样对付孩子的自私任性

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有着稳定和谐的家庭、能够从家人身上感受到关爱和幸福的孩子会更容易主动为他人着想,而那些生活在缺少关爱、缺少教养的家庭环境中的孩子,则会首先为自己的需要考虑,先让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

考虑环境的因素。任何行为都是有原因的,有时候,你该停下来想想孩子为什么会那样,他的自私任性没准儿是因为他感觉被忽视或者因为他嫉妒(可能是有了小弟弟或妹妹的缘故),也有可能是“糟糕环境因素”的缘故(见第54页),你是不是刚刚旅行归来,或者最近家里有一位逗留太久的访客,抑或是近期他的兄弟姐妹变成了家里的焦点?有时候,自私任性只是缺乏关爱的表现。

自私任性有时候会在某种特定情境下表现出来,这也可以归因为“糟糕环境因素”。你的孩子是不是一到饭桌上就开始任性?或者当妈妈一回到家,他就开始闹腾?或者每次你出去赴宴之前,他都会这样闹腾一番?还是当你们去他爷爷奶奶家时,或者周日早上送他去上培训班之前?

考虑你自己的因素。你是不是不久前刚把重心从他身上移开?他的自私其实不是他的错,因为一直以来,他被放在第一位去考虑,你根本没有给过他机会去适应当他自己不再是焦点的时候该怎么办,也没有给他机会去为别人考虑。或者是因为,你的立场太软弱,当他一哭二闹,你就屈服投降,去顺从他的要求,于是,他就明白了——我的想法最重要,什么立场原则通通没用。想一想,你曾经教过孩子不要变得那么自私吗?

有时候,你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却助长了他的自私。你是否会因为没有时间陪女儿,因为觉得亏欠,而去满足她提出的要求呢?或者为了讨好她就去满足她?或者你因为没有时间陪她,而用物质来弥补她?因为陪伴孩子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我顾不过来,所以只好这样了”,这难道不是你的问题吗,还能是谁的问题呢?

想想孩子跟谁在一起时最任性。孩子往往是在不同的人面前表现得不一样。问问自己:他是不是跟自己兄弟姐妹在一起时很自私,跟朋友在一起时却不这样?是不是跟爸爸在一起时很任性,在妈妈面前却好一些?是不是在某个人面前一点儿都不任性呢?通过这个发现,对找出孩子自私的原因会有很大帮助。

施以教育。有时候,我们会因为孩子的自私任性而生气愤怒,但孩子却不知道你是什么意思。

可以花点儿时间跟他解释一下:“如果你只为自己考虑,只想到自己的愿望或需要,而不去想想别人也有他们的想法或需要,这就叫做自私。”

对于那些年龄稍大的孩子,你还可以进一步解释:“每个人都会认为自己的感受是最最重要的事情,也就是说,你觉得你的想法比我的想法重要,而我又会觉得我的想法比你的想法重要,这说明我们两个都很自私,都是只为自己考虑。要知道,长大成人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着去接受别人的想法跟你自己的想法同样重要。”注意,一定要在一个冷静平和的氛围中跟孩子进行这番谈话。

制定规矩。如果你孩子任性惯了,而且又是独生子女或第一个孩子,你往往很难去纠正他。尽管如此,游戏规则仍掌握在你手中,你可以规定:“在我们家中,每个人都需要考虑别人的感受,这是对别人的一种关心和体贴,你也要学会这样。”并且告诉孩子如果不这样做,后果是什么:“如果你表现得很自私,我会给你指出来,你就知道这需要去改变一下,因为家里人都遵守这个规则。”

发现苗头,及时指出。要让孩子清楚,自私任性是行不通的,是不能够被容忍的。可以具体地向孩子描述一下前因后果,并告诉他你的期望。例如,你可以说:“横躺在沙发上,让别人没有地方坐,这就是自私,因为你没有考虑你的哥哥能坐在哪儿。我希望你也考虑一下哥哥的感受,并且给他腾出点儿地方坐。”如果你的孩子年龄稍大一点儿,你也可以这么说:“看这个节目可有点儿自私,你没有想到你弟弟适不适合看,你应该找个你俩都能看的节目一起看。”孩子可能会有一些不情愿或者坏情绪,都是可以忽略的。

让孩子知道后果。给孩子指出他的自私之处,他此时的感受并不能算得上是后果。然而,如果他不能够改变他的自私,就应该让他知道这样的后果会怎样。“既然你不能为你哥哥着想一下,你自己也没有权利坐沙发了,去找个别的地方坐下来看电视吧。”甚至你可以取消他看电视的资格。但是,请记住,这种后果仅仅是针对他的自私,仅仅适用于这种情况下。

最为重要的是,鼓励孩子的正面行为。在孩子做对事情时的鼓励要比做错时的教训有效得多。无论多大的孩子,都很看重父母对自己的看法。表扬时一定要具体:“你为哥哥腾出地方来坐,肯为他着想,真是个好孩子,妈妈真为你高兴。”

鼓励无私精神。告诉孩子,因为他无私的举动,对其他人会有什么作用。“当你问我今天过得怎么样时,我真的很开心,我知道你在为我着想了。”或者:“你让弟弟进你房间去玩,弟弟的脸上乐开了花。”这种做法适合各个年龄段的孩子。既然他们的无私举动能得到肯定和表扬,以后何乐而不为呢?

轮流选择晚餐。可以每周拿出一天晚上来,让家里每个人决定是在家里吃还是去餐厅吃,可以定好规则:“平时我们学着互相尊重饮食选择,所以每周我们都选一个人来决定我们该吃什么,如果遵从,就不要有任何抱怨,你也可以不喜欢吃,甚至可以不吃,但是在餐桌上不能闹别扭。”如果有人说他不喜欢那种菜(或那个餐厅),你可以说:“我确信总有一些东西是你能吃的。”

轮流选择电视节目、碟片、游戏等等。宗旨是每个人都能有选择的权利。当全家人集中在一起要看节目的时候,让每个人轮流选择大家该看什么(当然要考虑到年龄因素选择适合的节目)。当较大的孩子选择看《小美人鱼》时,你要记得夸奖他的无私:“我知道《小美人鱼》一定不是你最想看的,但因为妹妹喜欢看,你就选了这个,谢谢你肯为妹妹着想。”

  糟糕环境因素(Lousy Local Conditions)

糟糕环境因素(LLC),是由劳拉·戴维和珍妮斯·肯瑟在他们合著的书《成为你想做的父母》(Becoming the Parent You Want to Be)中提出的概念。它是指环境中那些破坏孩子成长的最佳状态或者阻碍孩子达到你的期望的因素。有时候,可能是因为你把小孩放在了不恰当的环境中,例如,把两岁的宝宝放在了玻璃店里,这个刚刚蹒跚迈步的小孩子晚上会睡不着觉,这就是糟糕的环境因素所导致的。5岁的孩子背负着过于沉重的培训任务,这也是一个很糟糕的情况。10岁孩子在通宵聚会上玩到很晚或者跟一群同龄孩子整天不吃东西,这也是不良的环境因素影响。这些都是由于做家长的没有及时阻止或没有认识到情况的严重性,或者没有尽到家长的责任。通常,这都不是孩子的过错。

  情感素养

情感素养(Emotional Literacy)就是指能够了解人们所经历的各种情感,且能够辨别某种感觉,并能够描述出各种情感的能力。情感素养也包括表达同情心的语言。能够认知和描述自己的感觉才能够去了解他人的感觉。这是通往同情心的必由之路。

情感素养在生活中就是所谓的情商。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Goleman)在他的书《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中将此描述为“拥有认知我们自己的感受以及他人感受的能力,从而促进自己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感,并且维系与他人的良好关系”。简而言之,也就是在与别人的交往中,为了达到期待的效果,能够认知具体情形并且知道该怎样去做。有一些人,可能是因为性格因素,而在情商上更为突出,在社交中表现更好。还记得电视剧《反斗小宝贝》(Leave it to Beaver)中的埃迪·斯克尔吗?那个情商超强的少年,总是坏坏地用他的情商去操纵别人。(注意他每天早上都是怎样跟克利弗太太问好的,一句“早上好”让克利弗太太的一天都被点亮了,难道不是吗?)他总是知道什么时候该讲什么话。但那些在成长过程中被特意培养过情商的孩子也能够很好地掌握这一点,长大之后,他们往往能够拥有良好的个性、很好的社交能力以及工作关系。

良好的情感素养并不代表只是感到很开心,也不是大胆坦诚地表露自己的情感,而是能够足够地了解你的情感,以便能在不同的场合中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感,能够更理智地作出决定并且能更好地为别人着想。

因为绝大多数父母只教给他们的孩子最基础的情感——快乐、悲伤、疯狂、害怕,可能还有惊奇,所以孩子往往不能够全面了解人们的各种感受,可能并不能体会什么是沮丧、什么是失望、什么是急躁、什么是嫉妒、什么是羡慕、什么是尴尬、什么是胆怯、什么是担心、什么是焦虑、什么是恶心、什么是不耐烦。如果孩子无法了解这些感受,他就不能学着去认知自己的这些情感,当别人正在经历这些情感的时候,他也无法去理解。这让我想起了一件事,一个学龄前小孩被教着去对她的同学说:“你伤害了我的感受。”由于欠缺情感素养,一遇到她觉得不爽的情况,她就对别人说这句话。无论是到了睡觉时间,妈妈告诉她不要玩玩具了,该睡了,还是告诉她不要打弟弟,还是让她去洗澡,她都用这句话来回应:“你伤害了我的感受!”

  这样帮孩子培养情感素养

谈论你自己的感受,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言传身教是孩子形成情感认知的一个重要方式。用孩子能听懂的表达方式去分享你的感受,从而扩充孩子在情感方面的词汇以及理解能力,在情境中学习。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了解大人也有自己的感受,这是生活中很正常的一部分。

示范健康积极的情感表达方式。想想看,如果不是通过观察你,孩子怎么知道用合理的方式去表达那些消极感受呢?让孩子目睹这种时刻:“我现在真的觉得很沮丧,我必须去跑跑步释放一下这些沮丧的情绪。”或者:“我现在很生气,所以我得进屋去冷静一下。”

教孩子用合理的方式去释放不良情绪。父母有责任教给孩子不该通过以下方式来表达情绪:不能通过摔摔打打,不能通过乱咬东西,不能通过掐或拧,也不能靠扔东西或骂人来发泄。但是,孩子得了解他们能够通过什么方式去处理。

○ 可以打一个充气袋。

○ 可以打充气娃娃(那种软质的充气的)。

○ 用一个泡沫材质的拍子击打。

○ 在户外敞开嗓门儿大声喊(或者在一个允许喊叫的地方)。

○ 踩踏铺在地上的泡沫纸。

○ 把愤怒的事情写在鞋底上,用力踩踏。

○ 扔石头(在允许的地方)。

○ 起跳10次或10次以上。

○ 如果气候和距离允许的话,到郊外去走走。

○ 用深色的蜡笔在一张大纸上快速地涂画。

千万不要压制感受,哪怕是微小的感受。哪怕孩子用一种不恰当的方式来表达不良情绪,也不要压制他,记住,任何感受都是合理的。可能有些行为就是源自你不允许他发泄的情绪。你可以在事后跟他交流一下,告诉他可以用更加合理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我能看出来我让你关电脑时你很生气,下次可以用一种更合理的方式表达一下,而不要摔椅子。”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你有责任告诉他该怎样处理自己的情绪,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

让孩子看到你是怎样处理情绪的。孩子(尤其是年龄小的孩子)很容易害怕你的不良情绪,也害怕他们自己的不良情绪。他们需要通过一些阅历来了解:人们的不良情绪不会一直存在的。你可以告诉他:“我刚刚非常生气,不想跟任何人讲话,但是现在我好了,不那么生气了。”

帮孩子用词语表达出他的感受。告诉他:“你现在就是觉得很沮丧,因为这个谜语这么难猜。”或者:“劳娜阿姨来吃晚餐让你感到很吃惊吧,因为你之前不知道她要来。”抓住每个机会让孩子学习怎样去表达他的感受,以后孩子就知道该怎样描述自己的感受了。你是孩子的情感导师,要帮他去理解自己的感受,并且能够说出自己的感受。

花点儿时间去倾听孩子。通过跟孩子好好交谈,认真倾听孩子的话,会让孩子了解他的感受很重要。尊重他的感受,尊重他所有的感受。随后,如果时机允许的话,跟他聊聊:“听起来你对作业的进展情况有点儿沮丧,有什么我能帮你的吗,或者是你自己再试试?我就是想关心一下。”

告诉孩子关于一些感受的身体反应。可以教给孩子一些知识,让他们了解当经历某一种感受的时候,身体相应的反应。“有时候,当人们害羞时,会变得脸红或激动。”或者:“当人们被激怒时,会变得咬牙切齿,或者会不自觉地握紧拳头。”

教孩子通过观察别人的面部表情或肢体语言来认知别人的感受。可以对年龄小的孩子说:“我现在很开心,你看,因为我在笑;但是刚才我皱着眉头,那是因为车启动不了,我很沮丧。”

对那些年龄稍大的孩子,你可以这么跟他讲:“看看那个店员的脸,他肯定心情不好。看起来他正在为某件事生着气呢,你认为呢?”或者:“我敢说,你的棒球教练肯定被激怒了,他正在急促地用手掸身上的灰尘。”

利用图书、图片以及描述来讨论人们的感受。通过图片或照片等方式,告诉孩子人们经历的不同感受。“这张照片上的叔叔正在为丢了狗而生气,你看他的脸就知道了。”或者:“看看这幅画中的狮子,它好伤心的样子,它在伤心什么呢?”讲故事的时候,也可以顺便说说故事里的人物可能有什么感受。可以问问:“当宝宝们都飞走了之后,你认为猫头鹰妈妈会怎么想?”

对比和反衬感受。“几分钟之前,你还很愤怒,你在一边跺脚一边喊叫。但是现在你很开心了,你看起来很放松了,而且声音也恢复正常了。”或者,对年龄大点儿的孩子可以说:“刚刚你很生气,眼泪都快要掉下来了,对吧,现在好了吧,这只是一会儿的事情,我知道那是什么感受。”给孩子指出这种变化也能告诉孩子这种感受只是稍纵即逝的,来得快去得也快。甚至在他还没有体会到那种感受时,他也能够理解。

创造多种机会让孩子去讲讲他的感受。但要注意分寸,不要过火,也要避免开放式的问题。如果一个孩子经常被问:“你有什么感觉?”他就会对这个问题麻木。不如试试:“我觉得你很安静,而且表情看起来有些难过,你生气了吗?”这样问,孩子会比较容易跟你讲,因为他觉得自己被理解了。

玩玩这个游戏:“如果……会有什么感受?”教给年龄较小的孩子面对某些情形可能会有什么特殊的感受。这是情商的一个很大的组成部分,通过这种练习,能够增强同情心。“如果一个小朋友推倒了你的乐高火箭船,你会有什么感受?如果你不邀请你的好朋友参加你的生日聚会,他会有什么感受?如果你的小狗走丢了,你会有什么感受?”在平静的时候跟孩子玩这个游戏不仅仅是为了好玩,这样能够使孩子有机会以中立者的身份去考虑问题,游戏中提到的情形以及随后的感受都会让他记在心里。

模仿各种表情。跟孩子同时站在镜子前面,模仿各种表情,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会学会辨认别人的表情,并且熟悉那种表情背后的感受:“如果有一头狮子从你面前的草坪上走过,你会是什么表情,做出来给我看看。”轮流扮演角色。

  镜像神经元

研究表明,人类的大脑里存在“镜像神经元”,通过它人们能够反射出他观察到的别人的感觉。丹尼尔·戈尔曼说:“镜像神经元使得感觉能够被传染。”看到别人脸上的某种表情,人们自己也能够感受到同样的感觉。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看到别人哭的时候也会掉眼泪。

除此之外,神经学家还指出镜像神经元对于儿童学习认知和练习某种感觉下的表情的重要意义。是镜像神经元使得他们能够感受到他们要模仿的感觉。

有一点非常清楚,那就是,所有的孩子都具备掌握同情心的能力,但是为了发展和完善同情心,就需要家长和监护人付出许多人为的努力。因为同情心是其他很多品质能够形成的基础,所以是值得我们去为之努力的。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