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学前教案 > 哪里需要什么挫折教育?让孩子面对真实生活就好!

哪里需要什么挫折教育?让孩子面对真实生活就好!

来源:宝儿贝贝馆    阅读: 1.84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1

一提起挫折教育,必然会想起的是斯巴达。斯巴达的儿童从7岁便开始接受军事训练,为训练他们忍受劳苦,适应任何战争环境,孩子们在教育场所常年赤脚,穿单衣,食粗食,睡芦苇,过着艰苦的生活。

似乎专门让儿童过艰苦的生活,就是为了让儿童获得成长。而斯巴达为什么要训练儿童,很多人却不究其所以然。崇尚挫折教育的人,只需要用这个事例来证明挫折教育能达到的正面效果就好了,那就是斯巴达成为了军事强国。而其负面影响却不留一丝痕迹地忽略掉了。比如,在整个希腊众多的哲学家、演说家、文学家、艺术家中,没有一个斯巴达人。

为什么斯巴达要训练儿童接受残酷的训练呢。盐田七生在其著作《罗马人的故事》中这样分析:“斯巴达人的统治方式与元朝十分相似,元朝人分四等,蒙古人是第一等,色目人为第二等,原金国汉人第三等,原南宋人是第四等。

“斯巴达人和工商阶层,希洛人的比例约为1:7:16。这个比例决定了斯巴达一切。只占人口二十四分之一的斯巴达人要支配一个把工商业和农业都交给了被统治阶级的国家,只好全民皆兵了。每个斯巴达人一出生,就要经过长老们的检查。不够健壮的会被当即抛弃或沦为奴隶。”

斯巴达这个国家是由多民族组成的,其中处于统治地位的是斯巴达人。为了统治的需要,作为统治阶级的斯巴达人其统治基础就是军事。

“可望成为强壮战士的婴儿由父母扶养到六岁。满七岁的少年便要离开父母过集体生活。他们与同龄人一同生活,并接受严格的训练。为培养出合格的战士,训练的日程都经过了严密的计划。

“到了二十岁,斯巴达人就开使服兵役,一直到六十岁。三十岁以前必须过集体生活,既使结了婚,也必须每天晚上回到兵营。斯巴达的兵营根本就不存在任何建筑物,无论是少年还是战士都生活在帐篷里。这是为了使斯巴达人可以忍受恶劣的环境,毕竟温室里是养不出万年青的。只有三十岁以上的斯巴达人才被认为是成熟的市民,才被允许与妻子儿女在有墙有房顶的室内生活。”

2

我有一个同事,已毕业多年,我们和她相处得小心翼翼,生怕说错了哪句话,误伤了她的玻璃心。一遇到领导批判,便哭天喊地,发誓说如果领导再这样欺负她,她下次一定辞职。头一次,我过去安慰她,她哭得都快要喘不过气了。这一天,她对着几个人轮番地哭,我当时觉得她的领导一定对她说了什么凶狠的话,才让她这样难过。

于是,我还给她的领导发了信息,说,你怎么能这样对人家呢,吧啦吧啦地说了人家一通。把她的领导说得求饶不断,说我错了。谁知,这样的事情不断发生,我成了她的倾诉对象,一有事,就像我哭诉。后来,我才发现,他的领导并没有说什么多么让人难以接受的话,只是她太耐受不了挫折,只要领导语气稍微重一点,她就像受了天大的委屈。

另一方面,她对别人却是恶狠狠的。接到百度、搜狗、360等负责SEO推广的人的电话时,她态度生硬,我们在旁边听得心惊肉跳的,感觉她随时就会和人家吵起来。有次,和她去买烧饼,她在那烧饼摊上挑来挑去,卖饼的人不高兴了,对她说,别挑了,都一样,把芝麻都弄掉了。她说:“芝麻掉了,还不是你占便宜了”。说完之后,拿上饼,扔下一块钱走了。她的口头禅是:“欺负我。”

3

说完别人,不说说自己,就感觉自己是个恶人。来说说自己吧,为了避免疼痛,就挑轻的说。

我做的饭,老公不能说不好吃。只要老公说我做的菜放盐多了,或者不好吃了,我便会发脾气,“不好吃,你自己做呀。”如今,饭做得好吃了,必须得夸,饭做的不好吃了,老公会含糊地指出“盐放的多了”“油放的多了”放的多了。还会补充一句,“这样说,就是为了让你下次做得更好吃一些。”

昨天,听了赵照唱的《在冬天和奶奶一起晒太阳》。听到那句“妈妈做的饭是什么,这么香,这么香,这么香”,突然想到,如果小鹿长大了,对我这样说,我会非常感动的。

某次,婆婆来家里帮我照顾孩子。刚开始,为了表现好一点,我将家里收拾得整整齐齐,还在向婆婆显摆说,看,这次来北京,我的家收拾得干净吧。婆婆没表示什么,这时,老公对婆婆说了,“妈,你怎么都不表扬一下呀。”汗!

那种不能受批评,做了自认为不错的事情就求点赞,求表扬,不表扬就没有做事的动力的人,也是我。

4

这两天在看《下乡养儿》这本书,发现,在孩子的正常生活中,要克服的困难居然那么多。孩子需要与周围的孩子在“争斗-复合-争斗-再复合”中建立关系,需要面对大人的自私,需要学会自己独立生活,需要面对与心爱宠物的分离。虽说都是普通小孩生活中的小事,但对成长来说,都是真真切切的大事,因为我也是妈妈,所以在看的时候也是胆颤心惊,害怕书中名叫天天的孩子受到伤害。

孩子在成长中要面对的困难已是足够多了,哪里还需要什么挫折教育呀。况且那些号称挫折教育的培训游戏,只是涉皮毛的,涉及不到真正痛点的玩乐游戏。

不要将孩子的生活童话化,不要舍不得让孩子去面对那么多不美好,让孩子真实地面对生活,那已经是最好的挫折教育了。不必再添加多余的、刻意的挫折教育。

5

“校园暴力事件”的新闻总是不断地弹出来,有孩子被扒光拍裸照、有孩子被扇38个耳光、有孩子被打成10级伤残、群殴、羞辱等,这些事件还被拍成了视频,流传到了网上

面对这些残酷的,却又真真实实发生的事情,已经足够挫折了,难道这不比专门的挫折教育更凶残。

东野圭吾的小说《恶意》讲的就是“校园暴力事件”中的受害者,会产生怎样一朵恶之花。如何应对“校园暴力事件”,东野圭吾给出了解答:“当人遇到校园暴力事件时,很遗憾,父母的亲情或老师的开导并没有多大帮助,只有友情才是最好的武器。”

在学校里,面对老师的诉责,面对同学的恶意等,有多少孩子没能顺利解决这些成长中的烦恼和压力,父母和学校又何必再强加给孩子一些挫折教育。

6

体育运动是刻意中最好的挫折教育。除了锻炼身体以外,参与体育运动对孩子好处多多:他们将懂得如何竞争、怎么合作,怎样对待失败和成功,还能培养专注、坚持的能力,提升心理素质。

伊顿公学(Eton College)是英国最著名的贵族中学,被公认是英国最好的中学,是英国王室、政界经济界精英的培训之地,也素以军事化的严格管理著称。

伊顿公学对体育极度重视,甚至发展出了这样一句口号:“运动第一,学习第二”。这可能也是因为伊顿的学生都是13岁至18岁的男生的原因。

哪里需要什么挫折教育?让孩子面对真实生活就好!

哈里王子当年在伊顿参加墙球比赛

为什么如此重视体育比赛?学校的一段话做了精辟的概括:

Learning to win and lose,to lead and be led,to push oneself to and perhaps beyond one's limits,to think as part of a team,to know when to strive for more and when to acknowledge defeat;these are all part of learning to be human.

学会赢,也学会输;学会去领导,也学会被领导;学会做极致的自己,也学会做团队的一员;学会什么时候去奋争,也学会什么时候去承认失败;这些,都是我们成为一个人所要学习的内容。

我们很多家长,包括我自己,想要将孩子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于是不断地满足着孩子的各种需求,不希望孩子受到任何伤害,却又希望孩子以后在面对挫折时,能够内心强大。这本就是两种矛盾的理念,怎么办呢?

《下乡养儿》一书中乔老师这样说:“我知道你和戎老师平时对天天说话是非常温和,照顾她的自尊心的。但是为什么天天没有力量,什么都怕呢?因为她在学校或外面遇到的真实的情况不是这样的。老师会批评、会惩罚,小朋友们会欺负、会嘲笑。就像今天大妈说的话,当然不合适,但这是真实发生的事。我为什么对天天说话从来不留情面呢?我就是给天天展示一个真实的普通人的一面,让她面对,我知道天天不喜欢我,其实让她喜欢我是很容易的,多夸夸她,顺着点她,就行了。但是我知道天天需要什么。我希望她成长,而不需要她喜欢我。所以我不夸她。”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