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3-6岁 > 学龄前教育 > 打人就是坏孩子吗?别误解了孩子!

打人就是坏孩子吗?别误解了孩子!

来源:宝儿贝贝馆    阅读: 2.71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教育孩子,我们除了让他学会不在外面受欺负外,也要教会他不去欺负别的小朋友,那么面对会打人的孩子,家长该怎么做呢?

我家孩子一岁半,我带他出去玩的时候,他经常打别的小朋友,有的时候玩的好好地,就会抓一下或者打一下。我会和他说不要打人,打人不对,让他摸摸或者轻一点。但是孩子当时答应了,以后还是打人。这是为什么呢?我该怎么做呢?

孩子打人背后有多种原因,我们在看到孩子打人的行为时,更要关注它背后的情感诉求,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

1模仿

从十个多月开始,孩子就开始模仿他人的行为,一直到成人,孩子都在不断的模仿和学习中,逐渐形成自己的人格特质。所以,如果孩子看到别人有打人的行为,他不明白这个行为到底是什么含义时,就会通过模仿来观察父母的反应,进而对这个行为产生认识,了解到是好是坏。

2表达情绪

当孩子有了愤怒、急躁、焦虑等情绪,却不知道该如何发泄和表达这些负面情绪时,就可能会表现出打人的行为。这时候,他们只是想找一个途径来宣泄,却不明白这个行为所代表的含义。

3吸引注意

有时候孩子想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就会通过打人的行为,来获取关注,希望达到目的。有的时候,玩的高兴了,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兴奋的心情,或者不知道该如何和别的小朋友分享喜悦的心情,也会通过打人的行为,来期待得到别人的理解和认可。这时候,打人只是他们想让别人注意到自己情绪和需求的手段。

打人就是坏孩子吗?别误解了孩子!

不同的原因,处理的方法也不同,但总的原则都是接纳孩子、建立规则。

第一种情况,我们需要告诉孩子打人是不对的,并注意规范自身的言行,给孩子良好的榜样。在遇到打人的场景时,及时告知孩子,打人不能解决问题,再根据具体情况,说明该如何正确地解决问题。

第二种情况,我们需要接纳孩子的情绪,让他明白这些负面情绪是很正常的,然后告诉他们正确的宣泄途径,比如奔跑、冲着天空喊出自己的情绪、枕头大战等游戏方式等。教会孩子该如何和情绪共处,如何管理情绪和如何选择正确的发泄方式。

第三种情况,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在日常生活中,当孩子有某种需求时,我们争取做一个“慢半拍”的父母,不要孩子一个眼神,我们就恨不得马上解读出来孩子的想法并立刻满足。我们要多给孩子说话的机会,并教他正确的表达方式。孩子小时,可以用单个字词,孩子大了,就鼓励使用句子。这样,当孩子想和小朋友玩耍或者想表现对小朋友的喜欢时,就可以清晰地描述自己的想法,也就不会出现打人的行为了。

对于本案例来说,孩子是第三种情况的可能性比较大,所以妈妈可以说:你是想和小朋友玩吗(说出孩子的需求)?那我们去和小朋友打声招呼吧(给出解决建议)。不能用打人的方式哦!小朋友不懂的,他会很痛很难过的(纠正错误行为,讲明行为所带来的后果)。给出建议,可以让孩子学会正确的表达方式。说出了小朋友的感受,有利于孩子共情。说出行为的后果,可以让孩子清楚地明白行为的错误性,更易于接受父母的建议。

在教育心理学中,把父母分为四类:独裁型、溺爱型、忽视型和权威型。

独裁型的父母不注重孩子的意愿,事事都要求孩子听话。对于孩子出现的不符合自己要求的行为,通常主观判断,给孩子贴标签,并以制止和说教为主。

溺爱型的父母过分注重孩子的要求,无条件接受孩子的一切行为,对孩子的不良行为缺乏有力的管教,疏于给孩子建立界限感。通常在孩子产生负面情绪时,以满足孩子需要来拒绝接受孩子的情绪。

忽视型的父母不注重孩子情感需要,对孩子放任自流,对孩子也没有什么期望,疏于管教孩子。

权威型的父母能体察并接纳孩子的情绪,并能通过自身的知识和经验正确地引导和规范孩子的行为。由此可以看出,权威型父母即接纳引导型父母。

不管是独裁型、溺爱型还是忽视型父母,都没有了解孩子的需求,他们的期望和支持都是不均衡的,当孩子有负面情绪和不良行为时,单纯地制止孩子,批评惩罚孩子,更容易让孩子对深层次的原因而不仅仅是行为的表象产生“这是不对的”想法,不利于孩子安全感、创造力和好奇心的培养与保护。

希望我们都能做一个权威型的父母,在接纳孩子的同时也教会孩子界限和规则,让他们能更好地成长。

学龄前健康
学龄前营养
学龄前教育
学龄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