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学前教案 > 有一种摧毁叫“圈养”

有一种摧毁叫“圈养”

来源:宝儿贝贝馆    阅读: 1.88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有一种摧毁叫“圈养”

马克思曾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无法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我们需要家庭,朋友和各式各样的社会关系。但是有些家长以保护的名义给孩子筑起了爱的篱笆,阻断了伤害也阻碍了孩子尝试和社会建立的各种联系。也许就目前来说他貌似在爱的围墙中快乐健康的成长,但是从长远来说,他缺失了作为一个社会人很重要的一块:与他人的交往能力!

是爱还是害,我们应该从长远的效果来看。3~6岁这个年龄段,孩子会比较喜欢和妈妈在一起,所以这个阶段,只要妈妈是一直在身边的话,那么妈妈将承担大部分的教导,这段时间妈妈对孩子的影响也是最大的。妈妈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孩子带来极其重要的引导,当然爸爸的角色也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在这个时候爸爸更多是辅助妈妈去教养孩子。

如果说妈妈的教育是为人的话,那爸爸的教育则更侧重于处事。七岁之后,教育的职责重心向爸爸开始转移,这时候孩子会开始更多的走出家门,走向社会关系中,那么这个时候,爸爸将会成为孩子如何维系各种社会关系的领路人。但是虽然说爸爸负责引导孩子与人交往,但其实这部分在3-6岁时已经有妈妈打下了如何“为人”的基础在里面。

有一种摧毁叫“圈养” 第2张

在家庭这个小范围里,孩子很难学会类似在社会里面那种人际交往模式。而越早的让孩子接触同伴,也可以越早的发现孩子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发现越早也越容易去纠正孩子错误的应对模式。相反情况,如果从小的过度保护,等孩子不得不走出家庭,不得不面对社会和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时,他们会变得手足无措,他们会发现关于这些父母并没有教给他,而在他的观念里,只有与家人打交道的记忆和方法,他只能用现有的方法去应对这个世界。而社会往往缺乏父母式的慈爱包容,这个时候我们再告诉他们,他们的方法是错的,那一套在外面不管用时,除了带给孩子无尽的挫败感和不适应的沮丧外,很多时候我们已经很难去改变孩子的一些固有的模式,其中包括他的态度,思维模式,方式方法等,这些体系一旦建立和形成,是不那么容易去改变的。

有一种摧毁叫“圈养” 第3张

于是会出现各种社会适应不良,人际关系障碍,无法建立正常的亲密关系等各式各样的与外部社会有关系的相关问题,也许到那时再来追根溯源的去纠正,随着年龄的推移,难度会不断逐步递增。作为一个社会人,如果缺失了如此重要的一个能力,其在这个社会的境况可想而知。

所以,孩子的父母们,你们更应该让孩子在你们有能力保护他们帮助他们的时候让他们去跌倒,去受挫,也不要等到遥远的将来,你们已经无力去扶持孩子时,再让他们去面对那些自己无法承担的挫折和失败,因为我相信为人父母应该更渴望的是孩子能够有能力撑起自己的将来。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