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学前教案 > 不给孩子零花钱,也许有一天ta就会“偷”

不给孩子零花钱,也许有一天ta就会“偷”

来源:宝儿贝贝馆    阅读: 1.35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我家对于当当也有个零花钱制度,她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零花钱,不过因为数额有限,买了这个可能就没法买那个,所以她慢慢地就学会了取舍,对零钱的管理也有了自己的小想法。文章的作者也是一位爸爸,在孩子金钱教育方面有自己的一套见解和做法,读一读,看看对你有没有帮助。

作为父亲,其实我自己对金钱一直没什么概念。年少时对钱不屑一顾(当然,想屑也没法屑,因为家里穷得让我很难看到钱)。

直到参加工作,每个月辛苦上班赚来的那几张纸都能攥出水来,不得不关心自己手头这一点“阿堵物”。

再后来,我也一不小心有了娃,就更不得不琢磨钱的事儿了。

在家庭里,产权明晰同样意义重大

最早引起我对孩子的金钱观、物质观之重视的是一件糟糕的事儿。

那时候,我家小妞才5岁,已经在读一年级(小妞上学比平常孩子早),而我在外地上班。有一天,妞妈哭哭啼啼给我打电话,说小妞偷了她钱包里三百块钱乱买零食,她发现后把小妞暴揍了一顿,她打电话是来向我赔罪的,因为我在家里立了规矩,不允许打小孩。

问了问情况,发现里面一个关键细节,小妞很茫然地承认了自己拿了妈妈包包里的钱,然后面对妈妈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外加满腔怒火的一大通说教,露出无辜的表情,把妞妈气得连火都不知道该怎么发了……

我跟妞妈说:

第一,为你自己动手打孩子这事老老实实向小妞道歉;

第二,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小孩子在这个年龄,如果没有合适的引导,她对世界上各种东西,尤其是家里的东西,她的观念就是: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而我自己也是你们的……总之是扭成一团不分你我。

妞妈似懂非懂,似乎看我说得很有道理,就问:那该怎么教育她?

我直截了当地说:“两个字——‘给钱’,给孩子钱。”

不给孩子零花钱,也许有一天ta就会“偷”

有一点点经济学常识的人都知道,产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东西。产权是什么,用大家熟悉的中学课本里的词,就是所有制。东西归谁所有,这个一定要说清楚,不说清楚就办不好事。

小朋友的自我意识依赖于边界的建立,如果这个家里每个人都对他好,但却不告诉他哪些东西是实实在在属于他的(属于他,就是说他有绝对的支配权),那么他就会稀里糊涂地对待家里的财产。我家小妞“偷钱”,就是这种情况。

比制止偷钱这种极端行为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建立自我及自我的边界。原则性的方法只有一个:把可以和应该给孩子的,完全交给孩子,大人只负责提供建议。什么是可以和应该,这个可以通过家庭会议讨论解决。只要孩子会开口说话了,都可以开家庭会议。

在家庭会议上,孩子具有跟父母一样平等的发言权,这样,孩子会感到自己的人格独立和平等受到极大的尊重,讨论的过程比最后的结果更重要。

我家的零花钱制度及理由
正是从这件事情后,我们家开始建立孩子的零花钱制度。

第一,我们告诉她家里一年大概有多少收入,她的吃穿用和学习大概要花多少钱,每个月大概家里可以留下多少余钱。

第二,我们跟她一起算算,她平常小件儿的开销(零食,小文具,小玩具,送同学的小礼物等等),一个月大概有多少。

第三,商量零花钱的给付方式。

在这个过程里,我们主要明确两点:

一、在小妞还没有独立生活能力之前,爸爸妈妈有责任无偿提供给她基本的吃穿住用费用,这是我们的义务,也是我们非常乐意做的事情。所谓义务,就是不要求任何回报的事。我跟妞妈特别强调,我们在爱小妞的时候,就已经即时获得了巨大的回报。她的开心,她的快乐,她的健康,她的成长,这一切,都让我们感到无比幸福。

二、小妞也是家里非常重要的一员,家里力所能及的事情,欢迎她尽自己一点力,尤其是跟她直接相关的事,尤其是那些在基本生活之外可以带来快乐的事,比如一件略微有点奢侈的新衣服,一次心血来潮的户外旅行,偶尔来一次大餐什么的,我们需要她的参与。

这两点,也是我家小妞非常同意的。

提醒各位家长,我们现在做父母,一定要警惕那种传统的、强调子女必须感恩图报的孝道观,一不下心,这种观念就会给孩子带来负担,给亲子关系埋下隐患。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以孩子的内疚、自责建立的责任感是孩子毕生的枷锁;但如果是从鼓励,尊重,参与的角度,孩子自己的生命立场,人格立场形成的责任感,则是孩子毕生的自发性动力。所以,这两点必须明确。

不给孩子零花钱,也许有一天ta就会“偷” 第2张

最后,我家讨论的结果是:

每周10元零花钱(我家在山区小县城,经济不是很发达)。小妞有权要求周一提取,也可以存着不取。除了有损健康的开销,比如垃圾食品,偶尔买了必须向爸爸妈妈报备之外,爸爸妈妈不能管她怎么花这些钱。是的,我允许孩子吃垃圾食品。我们告诉她危害,让她自己慢慢克制。

基本生活学习开销之外,额外的文具、漂亮衣裳、旅行等,小妞要负责支付属于她自己开销的十分之一。小妞参加各种竞赛的奖品,奖金都属于她自己的财物,爸妈无权干涉。

由妞妈带小妞用妈妈的身份证开一张属于小妞个人的银行卡,但是小朋友一个人用银行卡取钱有危险,银行卡由妈妈代管,想花钱请妈妈一起去支取。妈妈不得以任何理由反对。

随着年龄增长和家庭收入变化,总体上,零花钱应该逐步增加。

如果小妞愿意,希望她把零花钱的开销跟爸妈汇报,让爸妈提供一点参考意见。但爸妈不能强制要求小妞汇报。

最后,我们还讨论了压岁钱的处理。妞妈告诉小妞,压岁钱是属于礼尚往来的,结余的才属于她。这一部分钱,小妞同意由父母代管,有大开销(比如坐飞机)时才拿出来用。原则还是一样,要分清产权和来龙去脉。

前面的意见,是跟女儿一起商量的,那时候她才5岁哦。

孩子节制的习惯是在自主支配中形成的

这样的做法,可能会让有的家长担心,孩子会不会乱用钱呢?

我的意见是,不乱用钱是不可能的,我都快四十岁了,还经常乱用钱。但从现代经济学的角度看,怎么用钱才是对的,完全是个人的主观意见,并没有一个客观标准。

在我们看来孩子是乱用钱,但孩子用的时候一定有她自己非常坚定的意愿。每个人的欲求都是不一样的,而且随时随地都会变化。

最重要的是,是要孩子明白,钱是一种稀缺资源。用完了就没了。所谓经济学,根本上就是关于行动和选择的学问。而前提就是产权明晰,再往前追,就是个人权利的完全自主和独立。

钱交到孩子手里,很快,她就会明白,钱是一种稀缺的东西,满足了这个,就不能满足那个,这样的话,她就学会了给自己的欲求排序,分清主次先后。

人对自己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的支配欲望几乎是与生俱来的。他总是迫不及待地想去做他能够独立完成的事。我家小妞不满一岁,还不会说话的时候,每次都要自己开家门。如果哪一次我们着急,忘记了,她就哇哇大哭,要把门关上自己再开才会破涕为笑。

零花钱实行一段时间以后,在我们都没提醒甚至注意的情况下,小妞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就做了一本账本。里面记载着她的各种开销及计划,以及我们未及时支付的零花钱未收款项……

不给孩子零花钱,也许有一天ta就会“偷” 第3张

家庭经济关系的两个常见误区

最后,我再谈谈我个人观念中所认为的家庭经济关系的两个常见误区:

一、成绩考得好,奖钱奖东西

妞妈也是老师,她就犯了这个毛病。有一回,小妞考了全班第一,她妈妈给她买了非常好的玩具,两百多块,然后电话给我报喜和炫耀,我当时就严厉批评了妞妈。

我给妞妈讲了个故事。

说是有个老先生家门口常常有群熊孩子闹腾,让他没法子看书做学问,赶也赶不跑。然后呢,老先生就想了个法子。跟熊孩子说,欢迎你们来我门口玩儿啊,来的人一人给五毛钱……

第二天,熊孩子来了一大帮,乐呵呵地领了钱在那儿玩儿,走的时候,老先生又说,欢迎你们来我门口玩儿啊,明天来的人一人给三毛,有些孩子嘟嘟囔囔就走了。

然后第三天,还是不少孩子来玩,但比前一天少。这天大家走的时候,老先生又说,我老头子穷啊,明天来玩的,给一毛……到后来,一分也不给,然后孩子们大失所望,就再也不来闹腾了……

妞妈说,这说明啥呢?

我跟她解释,说物质奖励是一种外在的短期刺激因素,它很容易取代小朋友心中的内驱力,取代她学习的阶段性成绩所带来的内心求知满足感,群体认同的愉悦感等等,这样就会异化孩子的学习动机。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一个人学业成就最终取决于其内心对知识的好奇、对创新的渴求等内驱力,而物质奖励对孩子的外在驱动效用不能持久,而是会不断减弱,并诱导孩子丧失本心,同时容易诱导孩子形成纯物质主义的价值观,对孩子人格的养成有极大的隐患。

然后,我又跟小妞交流。我不断地问她,考得好开心不,你现在觉得学习更有趣了不等等。然后跟她说,我觉得读书和考得好本身带来的快乐就够多了,如果你考差了,爸爸妈妈难道要扣你钱吗?

不管成绩好坏,我们都爱你,该给你的都会给你。小妞一下就想通了,虽然不舍得把玩具退掉,但主动提出可以用零花钱承担十分之一。而且直到今天,她还拿我的话去“教育”她的小伙伴们。

当然,我这里也不对,其实考得好也没那么重要,这一点,又得是另外开一篇文章来专门说道说道了。

不给孩子零花钱,也许有一天ta就会“偷” 第4张

二、孩子做家务,家长付工钱

反对做家务给钱的逻辑与反对成绩奖励不同。

做家务付工钱,其实意味着雇佣关系。而雇佣关系是本来应该是完全彻底独立的两个主体之间才会有的契约关系。而且,契约关系还是多主体的开放的关系。也就是说,对雇主的付出来说,低价者得;对员工的付出来说,高价者得。而亲子之间既不是平等主体的关系,也不存在契约的多项选择。

孩子做家务付工钱的做法,会给孩子的家庭观和金钱观造成极大的混乱。所有家庭成员都是一个共同体,把社会上的独立开放的契约关系引入家里,那孩子会觉得,这是我的家吗?爸爸妈妈干家务谁给钱呢?我在这个家里到底算个啥?

这些疑问很快就会抵消和压制掉获得报酬的短暂快感。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发现,至少不阻挠孩子做家务的热情。甚至把做家务当成一种奖励给孩子。

小孩子天生会对家庭里平常由大人垄断的各种事情会感到好奇并跃跃欲试。这是他们在家庭关系中寻求存在感和独立性的必然冲动。

家长不应该以学习重要或者孩子还小等原因去阻断孩子的冲动和热情,相反,应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陪伴和鼓励孩子一起做家务,并把孩子的这种热情升华为他们对家庭的贡献以及责任感。

不给孩子零花钱,也许有一天ta就会“偷” 第5张

还是之前我强调过的,从鼓励,尊重,参与的角度,从孩子自己的生命立场,人格立场形成的责任感,才会是孩子毕生的内生动力。

不信,您在家里试试就知道了,有时候,一句发自内心的、能抓住细节的鼓励,比几块钱奖励对孩子的促进作用会强得多。但这对家长自己的要求也更高,相比起掏钱,用心观察和体贴孩子也要难得多。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