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学前教案 > 当甜心宝贝变身“愤怒的小鸟”,是时候教你放大招了!(建议收藏)

当甜心宝贝变身“愤怒的小鸟”,是时候教你放大招了!(建议收藏)

来源:宝儿贝贝馆    阅读: 2.54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事实上,宝宝的叛逆期从18个月就开始萌发了,2-3岁到达顶峰。这个阶段宝宝会表现出不顺从和经常任性、哭闹的行为,但是这些都是正常的。

身为妈妈的你,要怎么应对才好呢?化身谈判专家,和他讲一讲“大道理”?还是以暴制暴,撂狠话“我要把你从楼上扔下去”?又或者和平利诱,“别闹了,我给你买玩具”?

今天的分享文章是关于如何教会孩子学习控制愤怒,从幼儿到学龄儿童全面囊括,希望妈妈们能拿出十分钟,认真读一下,相信会对你们有所帮助,当然如果你觉得有用,欢迎收藏或者分享出去,让更多人的妈妈受益~~

本文由叽里呱啦小伙伴翻译。作者:克里斯蒂娜·弗兰克,《家长》《健康》以及其他杂志撰稿人,文章主要关于健康,心理学以及育儿方面。
当我的大女儿奥莉快要两岁的时候,她开始出现打人的举动。所有的不对都会引起她的愤怒,比如说告诉她洗澡时间到了,或者我涂了错误颜色的口红。作为一个开明的母亲,我能控制自己不打回去。我会说:“我们不打人”然后告诉她用语言来表达。
最终,打人的情况慢慢少了。但是,对于用话语表达的强调开始适得其反。奥莉会爬向我,用柔和的语气对我说“妈妈,我想打你。”
随着他们从蒙昧到可以清楚地说话,儿童表达愤怒的方式在逐渐进化。虽然儿童的愤怒是最令父母头疼的情绪之一,但是,它是和爱一样正常(以及有用)的情绪。
“愤怒能起到重要的作用——激励人。当我们对某件事情生气的时候,会想方设法解决它。孩子也一样。”阿拉巴马州大学临床心理学教授约翰·罗赫曼博士说,此外,他还是儿童攻击行为方面的专家。
所以,不要告诉你的孩子她不应该发怒,不管这件事在你看来是多么微不足道。但是,你不可以允许她用攻击性行为或歇斯底里来表达自己的愤怒。同时,也要注意控制好你自己的脾气——如果在开车的时候有人加塞,你每次都破口大骂,诅咒对方,你的孩子在生气的时候为什么不会这么做呢?
幸运的是,你可以从婴儿时期就教你的孩子学会发泄怒气的有益方法。
婴儿
当甜心宝贝变身“愤怒的小鸟”,是时候教你放大招了!(建议收藏)

小小爱哭鬼
不管是生气还是受挫,婴儿只有一个方法来表达所有的负面情绪:哭。大多数的眼泪都是因为他们的需求未能得到满足。
记住他的个性
有些孩子,就像有些成人一样,天生比较性急,比较易怒,而另外一些则需要很多因素才能激起他们的怒气。(事实上,一直到5岁为止,性情才是孩子容易发脾气与否的最大因素。)一旦你确定了什么东西会导致孩子发怒,有时候,你就可以避免过度刺激他或者做一些让他生气的事情。至少,这么做可以帮助你对孩子的脾气做到心中有数。
跟孩子交谈
和小婴儿讲理是行不通的,但是可以让他早早地学习慢慢领会。“比如说,你试图把你7个月大的宝宝放进安全座椅,但是他不喜欢,开始尖叫。”三个孩子的妈妈,乔治华盛顿大学心理健康研究所负责人,家庭治疗师苏珊娜·斯图特曼说,“你可以说‘我知道你很不喜欢安全座椅,我不怪你,但是我需要保证你的安全啊。’虽然他还不能理解你说的话,但是他能感受你的语气。这样做可以帮助他日后建立用语言表达自我的意识。”
分散注意力
奥莉的妹妹,21个月大的露西,不喜欢被限制在婴儿车里,但是食物是个让她配合的好方法。我会问她:“想要吃点蔬菜小饼干吗?如果你坐坐好,我就给你吃。”还有,玩具也能奏效。
幼儿
当甜心宝贝变身“愤怒的小鸟”,是时候教你放大招了!(建议收藏) 第2张

情绪化的脾气
就像百吉饼配奶酪一样,幼儿和情绪化的怒气是天生的一对。只要问问凯特·斯塔伯格她两岁的儿子杰克是什么样的就知道了。“一天晚上,他不肯换睡衣上床睡觉,还像刺猬一样蜷缩成一团。然后,我开始脱他的拖鞋,他就变得歇斯底里起来。”
虽然你很恼火,但是你的小家伙并不是故意要这么做的(真的)。幼儿想要某些东西的时候,总是想要那些东西都按照他们所想的方式存在。而且,在他们表达自己的愤怒情绪时不会有丝毫顾忌。他们还会因为自己没有掌握某种技能而产生深深的挫败感。(如果你不能自己穿上袜子,你又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要坚定
能理解孩子很好,但是也要让他知道你的底线。如果出现了完全不能接受的行为,比如咬人或者打人,你的回应必须清楚:“不许咬人或者打人。”如果这种行为还在继续,你只需要将你的孩子带离当时的处境即可。
斯坦伯格的解决方法是给她的儿子选择。“我说,‘我数到三,如果你不起来,就没有睡前故事了。’我等了三秒,不过等他伸出双手的时候,我就顺手把睡衣给他套了上去。”
如果你成为了小拳头的攻击目标,严肃地告诫他你的不快或者摆出脸色是个不错的主意。“当一个孩子发现某些事情会让你生气的时候,对她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训。”圣彼得堡市儿童医院发育科的医学顾问亨利·夏皮罗博士说。只是要确保你立即回应是针对他发脾气而做出的特定行为,而不是他在发脾气这个事实。比如,你可以说,生气是可以的,但是咬人是不对的。
帮助她用语言表达情绪
2岁的时候,儿童就可以开始学习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了,但是你可能还是需要告诉她具体应该怎么做。比如,你说“你生气是因为我不给你买棒棒糖。”可以帮助她搞清楚自己的情绪。然后,你可以简单地解释为什么她不可以吃棒棒糖,并且尝试安抚她——可以抱抱她,摇摇她或者用其他东西分散她的注意力。
做出符合实际的期望
不管你的孩子语言能力发展地有多好,你要记得她还是个小孩子。指望一个小朋友在说话前深思熟虑或者期望她愿意和每个朋友分享玩具对她来说是不公平的。一味强求,她的回应只会是生气,因为她做不到你要求的事。不要重复讨论她发过的脾气,幼儿回想的本领本来就不好,更不要说让她想为什么那么做的原因了。只要她的脾气过去了,就让它去吧。
学龄前儿童
当甜心宝贝变身“愤怒的小鸟”,是时候教你放大招了!(建议收藏) 第3张

挑战底线
这个年龄的孩子处于一种情感发育的中间地带,一边是幼儿式的自我为中心,另一边则是逐渐增长的对他人的同情心。他们的语言技能变得更加熟练,他们也知道应该如何更有效地表达自己——怎样模仿大人,但是,他们还是会出现一些年龄尚小的小孩子会出现的问题,包括,想去做自己能力达不到的事,或者不知道怎样在不侵犯他人的前提下维护自己的权益。
“儿童会拿各种各样的行为做试验。前一天他们可能会用话语来表达生气的情绪,后一天他们可能会摔掉桌上的东西。”夏皮罗博士说。他们恶劣行为获得的关注越多,那么他们持续这样做的可能性就越大。
留出一对一的时间
和小弟弟小妹妹一样,3-5岁的儿童在他们的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容易出现打人的情况。
一个很普遍的例子是:在幼儿园或者幼托班,孩子们一般都能够控制好自己的脾气——因为在这些地方孩子不确定自己能躲过多少惩罚——一旦回到家脾气就爆发了,因为他们知道在家里能得到无条件的爱。
夏皮罗博士建议家长每天留出几个20分钟的时间和孩子一起坐在地板上玩,这样可以帮助防止孩子在家里习惯性地发脾气。还有什么方法吗?尽可能多地关注他的好行为,给他渴望得到的足够多的注意力。
继续强调用语言表达
你也可以好好利用孩子日渐成熟的语言能力来教他学会自我控制。如果你以前没有重视,那么现在就真的要强调让孩子“好好说话”了。这个年龄的孩子应该可以通过语言告诉另一个孩子他们想玩玩具卡车或者他们需要得到大人的帮助,而不是依靠拳头。
给他发言权
有时候针对坏脾气的常见诱因,一个实用的解决方法可以阻止其爆发。艾伦·德·莫尼,三个孩子的妈妈,她会让孩子们从提供的两个选项中进行选择。“我四岁的儿子乔丹常常因为不想跟哥哥们分享玩具而生气,”艾伦说,“于是,我告诉他,要么把玩具藏好,要么轮流玩。然后,每个孩子都能玩到四分钟。”
学龄儿童
当甜心宝贝变身“愤怒的小鸟”,是时候教你放大招了!(建议收藏) 第4张

自我意志的斗争
爱丽儿·卡特,7岁,讨厌被要求帮助打扫卫生。她妈妈莉拉说:“上一次,我们为了这事儿争吵的时候,她画了一幅画,画上是她张开的手掌,上面写着‘走开’,她跺着脚走到我书桌边拿了一些胶带,把画贴在她的卧室门上,然后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不要做教官
不想服从命令是这个年龄段孩子和父母出现斗争的一大原因,所以,你要确保自己不要总是对孩子发号施令。对于她要完成的事情,制定清楚的规则,但是在规则的框架中,给她更多的自主权,比如完成家庭作业或者做好睡前的准备工作。举个例子,你可以让她自己选择她想在做作业之前玩还是在作业完成之后玩。
留意孩子的感受
如果家长对孩子觉得重要的事情不敏感的话,孩子可能会变得沮丧或者生气:孩子对身体发育的逐渐认识以及他们所面临的社会压力,比如被同伴欺凌或者取笑。你的孩子的社会技能已经足够成熟,可以学习怎样避免和他人发生冲突。比如,如果她同桌的男生总是欺负她,你要让她知道她可以请老师帮她换个座位。
练习如何冷静
为了帮助孩子平息即将爆发的怒气,你可以帮助你的孩子辨别伴随愤怒而来的身体反应,比如心跳加速或者呼吸变快。在她失控之前,建议她做些什么来让自己冷静,比如,深呼吸,数到十,或者安静地唱一首歌。(这些方法,简化一下,也可以适用于学龄前儿童。)下次她再感到愤怒的时候,或许就可以用这些方法了。
表扬她的良好行为
表扬你的孩子可以强化她的良好行为。“你希望一个八岁的孩子有耐心,有自控力。”夏皮罗博士说,“但是你要记得表扬她。”关注她特定的行为表现,比如说“弟弟把你的玩具弄乱的时候,你对他真有耐心。你没有发脾气我很喜欢。”

奥莉现在6岁了,很久以前就不打我了(如我所愿——也没有想打我的念头了)。这些日子,倒是露西需要我小心提防了。

教育的根本在于教育家长。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因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方法不当造成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家长也要学习要成长,否则就不会用科学的方法与他交流沟通,日积月累,孩子就会出现所谓的问题。所以看自己需要做出哪些改变,而当你有所改变之后,你会惊奇地发现孩子也随着变化了。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