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学前教案 > 说话不算数、做事不自觉,宝宝的自律性要如何培养?

说话不算数、做事不自觉,宝宝的自律性要如何培养?

来源:宝儿贝贝馆    阅读: 5.75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说好的电视时间,只要一打开就煞不住车;一出去见什么要什么,在家怎么答应的全扔后脑勺了;说话永远不算话,说最后一个、最后一集永远会耍个赖皮,不会是真的最后。

周末随手发的三句话,却引来后台好多吐槽,看来妈妈们都被宝宝的自律性问题搞得一个头两个大。

自律性对一个人有多重要?

相信不用C妈多说。

那么重点是,一定要这么小就培养宝宝的自律能力么?

好多家长都在说,现在还太小,打他记不住,说他听不懂,只好自欺欺人的等待“有些事,长大自然就好了,强求不来的。”

老实说,1岁之前,甚至两岁之前,真的看不出什么差异,一岁的时候,天下孩子各有各的乖,两岁的时候,天下孩子都是一般熊。

但是两岁之后,好像就有点不一样了,有的孩子在犯熊的路上越走越远,有的孩子犯过熊,吃过苦头,明白了界限,便能“迷途知返”。

如果说以前我也曾怀疑过“从小培养孩子自律能力”的必要性,那么,现在,CC长到快3岁,我可以肯定的说,非常有必要!

说话不算数、做事不自觉,宝宝的自律性要如何培养?

2岁前的序曲

2岁之前,宝宝就可以做很多关于自律的准备啦!

让宝宝学会自己承担责任

好像不管那个年代,只要是宝宝摔倒了,家长们肯定会先把孩子抱起来,然后责怪导致宝宝摔倒的物体。

看上去是在疼爱孩子,实际上是替孩子推卸了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1周岁后的宝宝有了独立意识,很多东西都想自己来,但是大人怕嗑、怕脏、怕麻烦,往往帮助太多,剥夺了宝宝的学习机会,也剥夺了他自己承担的机会。

细想一下2岁之前需要宝宝自己承担的责任真的不少啊,独立吃饭、独立上厕所、自己穿衣、独自入睡,在这些过程中,宝宝会遇挫,但是也会学习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会对自己的能力更加自信。

自信是一切自律的基础。一个人先得相信自己,才能管住自己。

强调正确的事情,而不是制止错误的行为

2岁之前的宝宝,说道理他们还听不太懂,即便听懂,很快也会忘。

所以,指望他们一下子“因为明白而遵守”几乎不可能,但是又不能放任不管,最好的办法就是转移注意力,寻找代替品。

用“可以接受的行为”来代替“不可接受的行为”,而不是正面的制止。

比如宝宝在墙上乱画不可以,但在纸上可以。

还要吃糖不可以,但是可以去玩滑梯。

扔杯子不行,但是可以扔玩偶。

情绪发泄不可以打人,但是可以用语言表达说我很生气

这个时期转移注意力非常奏效,与其硬碰硬不如采取迂回战术。

让宝宝自己选择,是走向自律的第一步

允许孩子自己做选择,他们就会自我思考,选择自己的行为是走向自律的第一步。

开始只提供两个选项,以便宝宝容易应付,比如,你想穿小兔子的毛衣还是小猫咪的毛衣?

每次在两个选项中作出决定的过程,都是增强孩子自我意识的过程,也是让宝宝对自己行为承担责任的过程。

当他意识到,你会尊重并信任他的决定,他的自我控制力就会大幅提升。

每一次选择都会向自律迈进一步,从开始穿哪件衣服到以后是选择继续看电视还是睡觉。

说话不算数、做事不自觉,宝宝的自律性要如何培养? 第2张

2-3岁的实战篇

等到孩子2-3岁时,在自我控制上会有进步,知道如何抑制冲动。

但是很多时候,明明知道不对,还是控制不了自己,所以这个阶段规则要明确合理,执行要温柔坚持。

尽管这个过程很艰难并且会反复,但这也是最佳的“塑造时机”。

Trouble2到来之后,你会发现,小小的人儿突然变得很精明,开始全方位挑战你的底线和权威,而且真心不好应付了,曾经的转移注意力、替代、正面鼓励的方式貌似都不大好用了。也许是时候正面的谈一谈了。

制定规则要明确,要求要合理

给宝宝制定规则之前,一定要深思熟虑。

这种行为不允许,是真的不允许么?

规则太多等于没有规则,限制太多等于没有限制。

不要朝令夕改今天可以吃糖,明天不行,心情好可以看一天电视,心情不好一集都不能看。

规则要明确,不是家长明确,而是让宝宝明确。

你跟他说每天只能吃5块糖,然后丢个糖罐子给他,等吃够了5块你就去制止,他正吃的上瘾,自然不会停,你制止,他自然会哭,因为他不知道什么是5。

你带他去游乐场说在玩半个小时就走,半个小时到了,他正在新发现的滑梯上跐溜的带劲,你喊停他当然会反抗,因为他对“半个小时”完全没概念,而就算有,试问谁会看着表玩?

正确的规则,是让宝宝明了。

直接给她5颗糖,其他的收起来,告诉他这是一天的量,自己看着吃。

在游乐场告诉她还可以玩3个项目,可以自己随便选,玩完要回家,最后一个的时候提前提醒。

有的时候我们只怪孩子说话不算话,其实是大人根本没有把规则说清楚,孩子只能选择权宜之计,先应下来再说,走到哪里算哪里,等真到执行的时候才发现跟自己想象的相距甚远,所以拼命反抗。

除了明确,还要合理。

留言里有位妈妈说,3岁的孩子答应每次都把盛的饭都吃完,但是每次都剩下,每次都说记住了,但下次还是记不住。

但其实,这个承诺本身就不现实,首先3岁的孩子其实对自己的能力预估的完全不准确,也许她只是“以为”自己能吃完。其次,即便成人吃饭有的时候也要看心情和菜品才能决定能不能吃完。

咱们当妈的,不能自己给孩子挖坑,她不懂,她真往里跳啊。

她跳完反悔了,你反过来怨她说话不算话,事实上,本来你的剧情设置就不合理啊,所以不要因为宝宝会同意,就诱惑或是逼迫他许诺。

“我再也不买玩具了,我再也不看电视了”,即便孩子真的说出了这种话,认真你就真输了。

如果你更认真的因为他说话不算话而生气了,那更会输的一败涂地。

有的时候CC惹我生气,奶奶会来打圆场,让她保证“以后再也不….”

每次我都很认真的打住,如果总是让孩子承诺自己做不到的事,慢慢的,宝宝也会觉得自己是一个说话不算话的人,这会让她对自己失去信心,而且会让她从心底里看轻“承诺”这件事。

我们总以为孩子听话就是自律,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宝宝自律不是为了迎合家长,孩子能够自己管住自己,这才是真正的自律。

对于出尔反尔,限制行为比惩罚和打骂更有效。

如果确定制定的规则没有超范围,宝宝可以做到,但事到临头却反悔,那么限制他的行为,剥夺部分权利,比单纯的制止更有效,他既然选择打破规则,就必须自己承担后果。

大哭大闹非要吃糖,好的,可以吃,但是一会我们要去吃冰淇淋你就不能吃喽。

不想吃饭,好呀,不过晚上没有其他可吃的,要坚持到明天早上哦。

还要继续看电视,可以,但是今天就不能再讲睡前故事喽。

要保证,利益更具有诱惑性,或是损失更具有惨重性,否则,如果宝宝本来就爱电视大于看书,爱糖更胜于冰淇淋,那他简直求之不得了。

重点是,一定要坚决的执行,只有看到直接的损失和可预见性的后果,人们才会愿意放弃当下的利益,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这是人类的本能。

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一定确保自己心态平和,所以当宝宝含着眼泪来求你讲睡前故事,饿着肚子来找你吃饭的时候,千万别说,"当时你怎么答应我的,谁让我说的话你都不听",云云...

你不是在惩罚,不是在等着看他的笑话,而是在尊重他的选择。

所以,最好搂着她说,亲爱的,我知道你很不好过,但是妈妈觉得当时你确实更想看电视,而且你确实看了很久,所以今天就没有睡前故事了,不过明天妈妈还是可以给你讲故事的,现在妈妈拍拍你睡觉好么?

比被动遵守更重要的是主动选择

2岁CC开始看电视之后,让她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自己关电视”。

我几乎从不擅自给她暂停或关闭电视。

偶尔赶上要吃饭,她在看电视,那么看电视还是吃饭,只能二选一,由她自己选择。

但开始每次她都很挣扎,又舍不得电视,又想要吃饭,后来我提议,暂停好么?他们会等一等CC的。

她也喜欢这种暂停的方式,但是在哪里停,由她自己决定,有的时候当下就可以暂停,有的时候看得正上瘾,我们就先吃,她看完当下的那一集再停。

但是一定要她自己暂停,自己关闭。

比起被动的坚持规则,主动的选择自律的结果更重要。有的时候,甚至超一点点规则也无妨,比起说好的看完2集由家长关电视,那么打破一点点规则看了3集,但是最后宝宝自己选择关电视更重要。

要让孩子知道,抵制诱惑是很难,但是努力还是能做得到。当他做到的时候,自己也会为自己骄傲。

C妈说

其实关于自律,最重要的一点是言传身教。

如果家长说话算话,自律性很好,那么孩子也不会差到哪去。

反之父母如果总是出尔反尔,那宝宝也会摸不清界限,边界线这东西看上去是限制,其实会让孩子更有安全感,只有当他摸不清界限的时候,才会忍不住到处冲撞。

但是自律并不容易,用昨天一位宝妈的留言说“自律,这个反人类的特性我自己也做不好啊”。

哈哈,所以妈妈们,任何方法都不会立竿见影,细水长流才是真正考验功力的时刻哦,咱们育儿育己一并走起吧。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