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行为心理 > 孩子这么笨拙,原来是“感统失调”?!

孩子这么笨拙,原来是“感统失调”?!

来源:宝儿贝贝馆    阅读: 9.44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大多数的新手妈妈都很害怕宝宝在成长道路中的各类问题:发育、心理、社交、营养……不胜枚举。近期,“感统失调”这一新名词又在妈妈圏中流行了起来,看着宝宝笨拙的把饭吃得到处都是,妈妈心想:我家的宝宝会不会是因为感统失调啊?

大多数的新手妈妈都很害怕宝宝在成长道路中的各类问题:发育、心理、社交、营养……不胜枚举。

近期,“感统失调”这一新名词又在妈妈圏中流行了起来,看着宝宝笨拙的把饭吃得到处都是,妈妈心想:我家的宝宝会不会是因为感统失调啊?

孩子这么笨拙,原来是“感统失调”?!

育龄段 3-4岁

1

吃饭对应的练习:精细动作

3-4岁的孩子吃饭已使用筷子,也有可能是勺子。无论使用的是筷子还是勺子,其对应着孩子的运动机能,主要是手部的精细动作。

手部的精细动作主要是指通过手指之间的相互配合,产生的一系列关联运动。

宝宝拿勺子、筷子往往是三指抓,所以三个手指之间相互的协调关系很重要。通过相互之间的肌肉运动,促进协调能力:包括运动神经、肌肉、关节等。

孩子这么笨拙,原来是“感统失调”?! 第2张

2

感觉统合的作用

宝宝吃饭的时候,除了手部的精细动作,还会用到腕关节、肘关节、还有大肌肉去做协调工作。同时还要利用大脑的指令、眼睛协调观察食物、确认夹住、运输到嘴边,张嘴进食。这是一次宝宝大脑与身体相互协调的感觉统合运动。

名词解释:

感觉统合

是指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过程。当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以不同的感觉通路 (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从环境中获得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再对其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包括:解释、比较、增强、抑制、联系、统一),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简称“感统”。

孩子这么笨拙,原来是“感统失调”?! 第3张

3

宝宝:“自己吃饭” 需要练习

所以,“自己吃饭”对宝宝而言,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过程。需要孩子通过大量的精确的练习,才能达到熟练。

对于有些孩子,筷子用得比较少,或者吃饭过程中喂得比较多,就会出现吃饭不熟练,掉饭粒、夹的过程中菜掉了、汤撒了,不能准确的运输到自己的嘴巴里,而是掉在下巴上、掉在脖子里等各种状况。这一切的修正,需要孩子反复练习就能达到。

孩子这么笨拙,原来是“感统失调”?! 第4张

4

家长:切忌“上纲上线”扣帽子

当宝宝暂时做不到的时候,我们不要认为是宝宝是生理上的问题:就是感统失调、或者手眼协调的问题,其实都不是。

大多数的宝宝只是欠缺充分的练习。他的熟练程度还没有达到非常精通的阶段。所以他还得回到反复反复的自由练习的阶段。

此时宝宝对于“吃饭”的方法已经掌握,就是精确程度还是不够。只要通过自由宽松的环境、允许犯错与爱的鼓励、及反复的接受示范与练习,宝宝就一定能熟能生巧,学会优雅的吃饭。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