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行为心理 > 风靡全球的林肯公园主唱自杀,被爆遭遇性虐待6年

风靡全球的林肯公园主唱自杀,被爆遭遇性虐待6年

来源:宝儿贝贝馆    阅读: 3.83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这段时间,“知名大V疑似恋童癖”“林肯公园主唱自杀,曾遭受长达6年性虐待”,一桩桩一件件越来越多的儿童性侵、恋童癖事件被诉诸网、报端之后,许多父母有后怕,有愤怒,也有深深的忧虑……

孩子被性侵之后,为什么不愿意告诉家长?我想,弄清楚这个问题很有必要。

1

林肯公园是一组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摇滚乐队,风格激昂,金曲无数,在全球乐迷心中,林肯公园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力。

主唱Chester Bennington的嗓音是黑暗中的燎原星火,通透嘶吼的声线激励了无数个手足无措的灵魂。

他的音乐很治愈,笑容却又疏离,这个看似热情入世但又遗世独立的音乐巨匠,7月20号在房间上吊自杀,年仅41岁。

风靡全球的林肯公园主唱自杀,被爆遭遇性虐待6年

也许上帝喜欢流金,喜欢摇滚,亦或是不想看到他这么痛苦,所以带走了他。

一片哗然下,粉丝只能冲着那个看不到背影的方向摆摆手,说声告别。

但愿天堂没有孤独和苦难,只有释然和音乐。

其实,Chester的很多歌词中早有预兆:“我曾努力过,走到这不可挽回的一步,最终才看透,一切都是徒劳。”

他吟唱过不少“遗言”,只不过没有人相信他真的会离开罢了。是啊,他鼓舞了许多听者,却唯独拯救不了自己。

41岁的他却依旧停留在7岁那年的恐惧与痛苦中,30余年白驹过隙,他依旧不能脱离苦海。

风靡全球的林肯公园主唱自杀,被爆遭遇性虐待6年 第2张

2

7岁那年,Chester被一个成年男性殴打并性侵了。那时候的他,分不清对方在做什么,只是觉得自己很痛。

Chester的父亲是一名调查虐童的警探,可是那时候的他,却没有选择告诉父亲。

他用沉默和隐忍来对抗对方的侵害,让步换来的是日复一日的噩梦。

Chester遭遇的性侵和殴打,长达6年。

他照样每天和父亲一起吃饭,仿佛痛苦的经历从未发生过。云淡风轻的表面下,Chester承受的是无尽的恐惧与挣扎。

风靡全球的林肯公园主唱自杀,被爆遭遇性虐待6年 第3张

6年后,他终于决定告诉父亲,并希望得到帮助,但是父亲通过调查发现,性侵他的那名男性曾经也是性侵受害者,于是父亲决定不再追究。

被性侵的童年阴影,折磨了他30余年。

曾经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在第一次受到侵害的时候就向父亲求救,他回答:“我不想让父亲认为我在撒谎,也不想被当成同性恋,当时认为告诉父亲,是没有用的。”

风靡全球的林肯公园主唱自杀,被爆遭遇性虐待6年 第4张

生活中,许多遭遇性侵的孩子都和Chester一样,对受侵害事实选择沉默,“沉默的螺旋”成为助长儿童性侵的沃土。

这不得不让人疑问,为什么孩子受到性侵后,不愿告诉父母呢?父母的哪些做法,切断了孩子的求救意识呢?

1、用性教育铸造孩子的保护铠甲

儿童心理学上有一个名为“白板说”的概念,儿童的心理如同一块白板,成长就是父母教育在白板上建立联结的过程。

可是就目前的大环境看,中国儿童性教育的“白板”,还很空。

在一个儿童性侵案件的纪录片中,被侵害的孩子像只受惊的小兽,坐在桌子前双手交叉,把头低得特别低,怯懦又小心翼翼地一问一答。

那一刻,他们并不把自己当成受害者,而是犯错的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便是性教育的缺失。

据统计,中国青少年的性知识大多来源于书,影视剧,父母教育的概率加起来只有4%,遇到性问题时,不到10%的孩子会去问父母,剩余的孩子会选择“闷在心里”。

风靡全球的林肯公园主唱自杀,被爆遭遇性虐待6年 第5张

其实,孩子在3岁之后就已经形成了自我意识,这时候需要对两性产生认知,对性侵产生自保行为。

可是许多宝妈对孩子(尤其男孩)的性教育十分疏忽,电视上播放类似的画面时,宝妈下意识就去换台。

孩子其实能感受到父母对此的排斥,如果父母没有及时进行解释,孩子会自动把这件事归类为“父母嫌弃的事”,长此以往,便成为“羞耻的事”。

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其实是给孩子加一层防护铠甲,这是对儿童性侵最好的预防。

宝妈可以借助儿童性教育普及的画册对宝宝进行性概念的讲解,用最专业的名词进行性器官的介绍,沟通时要像介绍胳膊,手指一样自然。

还要告诉宝宝,如果有人摸得让他不舒服,就一定要反抗,勇于说不。

最重要的是,宝妈一定要让孩子明确,这不是他的错,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告诉爸爸妈妈。

风靡全球的林肯公园主唱自杀,被爆遭遇性虐待6年 第6张

2、克服粗暴型教育,提升孩子的依赖感

我曾看到这样一个新闻:5岁的小女孩被同学的爸爸猥亵性侵,但她并没有告诉父母。直到父母看到了伤痕,才明白孩子受到了侵害。

父母很生气地逼问她为什么不说,小女孩坦白回答:“我怕你们打我。”果然,话还未说完,父亲就真的打了她一巴掌。

“我怕你们打我。”是孩子不打算告诉父母的原因。

鲍尔贝的依恋理论提出,“儿童的依恋有着深刻的生物根源,他们渴望待在父母身边,降低风险指数。”

可是一些家长奉行的教育心经,阻断了孩子的依恋,而是让孩子学会怕。

要知道,严厉生畏,粗暴生恨,这种粗暴型的教育方法,不是征服,而是降服。

风靡全球的林肯公园主唱自杀,被爆遭遇性虐待6年 第7张

孩子虽然小,但是心底里藏着一套权衡标准,如果平时在家中被打怕了,那么“向父母求救”这个选项就会被他放弃。

他们秉承的原则便是,既然在外面也挨打(性虐待),在家中也挨打,那么权衡下来,还是保持沉默不再声张,只选择一边挨打就好。

从现在起,做好预防措施,防止自己变成孩子恐惧的人。

戒掉粗暴型教育,不要再用打来控制宝宝,平时多调整自己说话的语气,对孩子采取平等式的沟通。

如果孩子已经对你有恐惧,那么你就要多一些包容与耐心,拥抱并亲吻他们,这些亲昵的身体接触是创后良药。这样他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就敢于并且乐于告诉你。

风靡全球的林肯公园主唱自杀,被爆遭遇性虐待6年 第8张

3、避免过度反应与忽视,培养亲子间的信任

一位妈妈在微信上向我求救,她说自己的孩子萌萌和幼儿园的小朋友闹了点不愉快,萌萌告诉了妈妈,妈妈十分生气,直接找到幼儿园去大闹,狠狠批评了对方。

之后对方的父母也赶到幼儿园,双方由剑拔弩张的对峙变成争吵、推搡。

这件事之后,萌萌被班里的小朋友孤立了,好像大家都怕萌萌的妈妈,谁都不愿意和她玩。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孩子本来遇到事情是会求助的,但是父母的过度反应,有时可能会让事情变得更加难以控制。

除了萌萌妈妈这种过度反应,有些宝妈则表现得没什么反应。

回想一下,这些场景发生在你和孩子之间吗:

“妈妈,今天老师罚我进办公室了。”

“说明你做错了,老师是为你好。”

“妈妈,我不想和姑父一起去游乐园了。”

“姑父这么疼你,你这孩子怎么不知道好歹呢?”

“妈妈,你能给我换个家教老师吗?”

“你又想偷懒对不对,告诉你,没商量。”

很多时候,性侵都是师源性性侵和熟人性侵,孩子的试探性求救,但都被家长忽略和反驳。

美国行为心理学家华生认为,“儿童具有刺激-反应的学习过程,长时间的失望刺激会让其拥有放弃的反应模式。”

而孩子心中有一个计分器,如果他曾经向父母求助过,但是发现根本没什么用或者会变得更糟时,那么以后遇到任何事都不会求助,因为他不相信父母都够处理好。

风靡全球的林肯公园主唱自杀,被爆遭遇性虐待6年 第9张

想获取孩子的信任,就要学会重视他说的每一句话,当孩子向你倾诉时,你要耐心地注视着他的双眼,让他知道你是在意并且相信他的意见的。

平时帮助孩子处理事情的时候,也要注意方式方法,防止事情变更糟透支孩子的信任。

比如帮助孩子处理人际纠纷时,要辩证地分析问题,冷静地找到对方的家长,商量出解决方法,达成共识后引导孩子自己进行协商与和好。

在平时的积累中,让孩子明白你是一个能够帮助他解决烦恼的好妈妈,当他真的遇到性侵威胁需要帮助时,一定会向你求救。

如果孩子经历了创伤,那么妈妈也要耐心地与孩子进行沟通,传达“我依然很爱你”的信息,让孩子相信你对他的爱足够多。

其实风筝也有恐高症,但是它相信牵着它的人。这个世界有伤害和黑暗,小人国的孩子也会恐惧,还好,他们还有你。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