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教育资讯 > 别撑了,我们都是无助的父母

别撑了,我们都是无助的父母

来源:宝儿贝贝馆    阅读: 1.14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爱是伟大的,但爱也是无助的。"当我已经成为一个妈妈后,才开始慢慢理解当时父母那些做法背后的无奈,才知道以前那个埋怨的自己是多么幼稚。也许,真的只有做了父母,才会懂得父母的不易。

“父母皆祸害”的观点一开始大家还觉得很刺耳,但渐渐的,也就默认了,很多专家、老师也经常把“天底下没有犯错的孩子,只有犯错的父母”挂在嘴边当金玉良言。似乎在教育这条漫漫长路中,只要犯了错,都是父母的问题。可是,每个父母都是凡人,都有无助迷茫的时候啊!父爱或母爱固然是世上最无私和伟大的情感,但这并不等于,一个人有了孩子后,他就能马上成为好父母。要知道,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教育更不是。

昨天邻居葡萄妈妈就刚愁眉苦脸的来我家,说自己平时是个挺干脆利落的人,但一碰到孩子的事就总感觉很烧脑,比如暑假马上要来了,孩子在家的空闲时间谁来带?是把外婆从老家接来还是把孩子送回老家?或者干脆报个托管班?…一想到这个问题就头疼,问孩子他爸吧,他更没注意,家里都没个人可以商量,没人带孩子的感觉真的特别无助…

“还有给孩子报兴趣班的事,之前他一直在学围棋和画画,前两天问他放暑假后要不要继续学,他支支吾吾说不想学围棋了,因为总是输,学不好…你说我该怎么办?让孩子坚持学吧,怕他是真的没这方面的天赋和爱好,会感觉被逼迫,磨灭了学习兴趣;放弃吧,又怕他只是被暂时的困难吓倒,以后又后悔…”

她一边说,我一边在心里感慨,是啊,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教育里,做父母的难免都有种无助感。因为大家都想知道什么才是对孩子最好的,但100个人就有200种说法,200种说法会衍生出400种做法,400种做法还会形成800种效果…

而且不仅普通父母们无助,研究教育的专家学者们也是在一团迷雾中前行啊。在我们可追溯的文明中,育儿书籍可谓汗牛充栋、多如牛毛。从古至今,我们的许多育儿观点就是相互矛盾的,比如在美国,育儿一直是个有争议的话题,在不同门派之间,一直剑拔弩张:亲密育儿派 vs 严格教导派,儿童中心派 vs 家长中心派,社会风向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虽然所有育儿法的根本目的基本都是将孩子培养为独立、幸福的人,但什么叫独立,什么叫幸福?不同时代的人又有不同的理解和定义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育本就是一件无绝对道理可循,时常让人迷茫无助的事。

别撑了,我们都是无助的父母

也许,再过十几二十年,随着我们自己的成长以及育儿界的发展,现在感到无助的事会有新的解决办法。但我们没有时光机,无法穿越也无可得知,只能在茫然无措中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算一步。即使我们费尽心思,可能还会被长大后的孩子埋怨,就像我们曾经埋怨自己的父母一样:

“你怎么不懂点心理学,我当时就是叛逆期,你还非要强行镇压。”

“你要是那时知道现在的互联网这么火,让我学什么机械专业啊,如今只能做些苦哈哈的工作。”

当我们把儿时的往事当故事地在他们面前讲述时,他们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苍老的脸既尴尬又无奈,心里却是在滴血的。是啊,他们也希望当时的自己能懂很多,能预知未来,能看懂你的心思,能为你做一个最好的向导…可是,无论如何,这就是现实,每个父母的能力有限,处理问题的方式有限,所处的时代也有局限性,这些都决定了他们无法做到那个称心如意的父母。

而多年以后,难道我们不会是当年那个无助迷茫的父母吗?当孩子们处在生命的早期时,他们对世界的一无所知,对问题的彷徨无助,父母的正确引导显得尤为重要。但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甚至想不清楚自己到底想干什么,别说希望搞清楚孩子到底在想什么了。

别撑了,我们都是无助的父母 第2张

不过,幸运的是,无助并不会妨碍我们成为一个成功的父母,就像生活中必然的苦难不会妨碍我们好好生活一样。只是,当我们认识到每个父母都是无助的这个事实后,会更坦然地去面对育儿路上遇到的各种难题和困惑,心平气和地去帮助孩子,当我们已经尽力做到自己能做的最好时,其他的事,就交给孩子自己吧!因为这是他的人生舞台,在他上台前,我们给他最大的鼓励和支持,在他上台后,我们就应该做一个最忠实的死粉级观众。

徐小平在谈到自己对孩子的态度时,讲了两个小故事,说他的两个儿子在加拿大出生,在美国念大学,两人个性不同,但在十五六岁之前的梦想居然都是当摇滚巨星,两兄弟天天在家里弹吉他,唱歌。他当时很清醒地觉察到,儿子们并没有任何可以成为巨星的潜质和特征,但他依然陪着他们弹吉他,在一旁欣赏和鼓励。果然,两兄弟的摇滚歌星的梦很快做完了,但他认为,这无关紧要,孩子们的兴趣可能会变,但对音乐的探索,已经成为他们知识结构的一部分,会让他们受益,而且在这个过程过人生的方向也就会一点点找到。

别撑了,我们都是无助的父母 第3张

随后,他的小儿子又迷上了烹饪,十二岁时还报名参加了了一个烹饪班,他第一次听夫人转述时还略微有些不悦。但他又很快说服了自己,认为不应以自己的好恶来决定孩子的人生,转而支持小儿子。现在,虽然小儿子没有往烹饪方面深造,在每次出去玩还会自带着烤箱,做饭的样子也非常拉风,很受女孩子们的追捧。

他给了孩子们自己能给的最好的教育和引导,但当他们的成长和自己的预期出现偏差时,他也是无助的,但他选择坦然地接受这种无助,并在旁边做一个最好的支持者和观众为他们打气加油。最后的结果,谁都无法预料,但至少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是快乐的,我们是快乐的。要知道,在孩子的一生中,除了父母,孩子更需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很多年前,我第一次看到《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本书时,就深深的被“守望”二字吸引,现在想来,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绝大部分时候,我们就是个无助的“守望者”,因为麦田的收成不以我们意志转移,但“守望”不就是我们最自然且正确的姿态吗?就像白岩松说的:“我不做孩子的导演,也不做孩子的编剧,我只做孩子的观众,将来他能做什么,那是他自己的人生,跟我没有多大关系,我只要看着就行了!”

真正的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而是在管与不管之间,默默守望。如此而已。

我们的确无助,

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成为好父母。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