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教育资讯 > 父母的过度担心,其实是自我的遗失

父母的过度担心,其实是自我的遗失

来源:宝儿贝贝馆    阅读: 1.62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缺乏安全感的人,我们会观察到他们的情绪化通常都比较严重,那是一种与事实(现实)无直接关系的夸大幻想或是泛化行为,对于情绪化的解读著名的“踢猫效应”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踢猫效应”是这样说的:一位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

是什么原因让安全感不足的人们因为某个现实的事件,引发出深层的不稳定情绪呢?这些情绪又是怎么传递给我们孩子的呢?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父母的过度担心,其实是自我的遗失

一个三岁女孩的家长,因为身边的人都在给孩子报培训班,她感觉自己的孩子不学以后就没希望了,于是疯狂地给孩子报各种班,家人劝都劝不住,还经常为此和老公争吵。后来发现孩子每次培训课前都哭闹着不出门,说带她出去玩才能哄出去,时间久了这个方法也不管用了,而且学习效果也越来越不好,孩子现在连幼儿园都不愿意去了,为此妈妈非常地苦恼。

通过几次深度咨询,这位妈妈提到:“我小的时候家里穷呀!又因为是个女孩,爸妈常常说,女孩子学那么多没有用,像XX家女儿,学那么多有什么用?现在还不是嫁不出去,成了老姑娘,学习都学傻了。不如把上学的钱省下来,留着将来当嫁妆。”

“这件事一直压在我心里,现在想起来还是那么的难受,这是我终生的遗憾,所以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也这个样子,不能让孩子像我一样留有遗憾。”

“现在我们自己做生意,家里经济条件肯定没得说,我就想着我能给孩子的都要给孩子,市面上只要说对孩子有用的,能提升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开发孩子技能的,我都让孩子去学,其实我也不清楚孩子适合什么,就是不想给孩子留遗憾,总担心少上了一样半样,孩子以后就跟不上时代发展了,早晚会被淘汰掉。您说现在的社会竞争多激烈呀!不提前做好准备,将来大了怎么有竞争力?”

“万一她因此没考上大学,肯定不会找到好工作,那她的人生跟我有什么区别?天天为生活奔波,干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可是这孩子现在却越来越不听话了,我越是为她着想,她越是跟我拧,讲道理、打她都不管用了,有时候看她那么难受,我也心疼,总觉得是不是我做错什么了?我感觉我跟孩子现在都在受着痛苦和煎熬。可是不让孩子学,将来她上不了大学怎么办呢?我真是拿她没办法了!”

通过对这位妈妈的深度了解,我们可以看到一位母亲因为受到自身成长环境的影响,还有对未完成愿望的缺憾,使得她对自己的以往经历以及现今生活都存着深刻的遗憾以及不满之情,这也正是诱发这位母亲原始焦虑的产生因素,无论是失落、不满意还是其他,这些情绪都是源自她自己的早年经历。

当孩子降生之后,母亲开始格外地关注孩子的成长,可以说倾注了全部的精力和心血,随着孩子的长大,她非常担心孩子会重复自己的老路。开始出现夸大的联想:母亲坚定的认为考不上大学,就会过着艰辛和奔波的生活。而且感觉孩子如果不像其他孩子一样早早训练学习,就会成为自己联想的那个样子。

母亲的行为也开始泛化:不停地给孩子报培训班,开始和老公争吵。这时母亲的原始焦虑已经开始升级,在她能力足够的情况下,她想给孩子创造一个足够完美的空间,她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呵护孩子,想为孩子铺平一切道路,不希望孩子同自己一样再有遗憾。

可以说她对孩子的付出也是一种全然爱,无论从经济上、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倾注了100%的精力和心血。可是在她精心呵护下逐渐长大的孩子,并没有成为她想像中的样子,反而成为了她最担心的样子。

父母的过度担心,其实是自我的遗失 第2张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会遇到这样的家庭或是类似的家长。当一切都还没有发生时,我们的家长依据自己成长的经历,开始臆想了很多不好的结局,开始往自己孩子身上安装,把自己童年惨痛的经历想像成孩子将要面临的困境。然后用尽一切力量保护孩子,阻止想像中的一切变为现实,而往往却是事与愿违。

通过众多案例的观察研究,我们发现这些家长的思维方式都是消极的,之所以产生消极的思维模式,是因为幼年时在家中从来没有成功过,在家中总是被打击或不被认可,这种情况下成长,安全感相对来讲当然会产生缺失,近而会影响到其自我价值感的表达。

当这种不安全因素以其他形式再次出现,并被感受到时,不安全型的家长其早期不良体验就会被唤醒,这使得他们无法再冷静、理智的情况下进行思考,更加不可能真实的看到孩子的状态,也不可能做到因材施教。因为对于他们来讲,当务之急是先要用各种方式缓解自己的焦虑,不然生活对于他们来讲将会是一团糟,将会是被淹没和毁灭的。这是他们无法接受的,也不能面对的状况。

像这样的例子我们身边其实随处可见,比如:我们会看到很多的家长为了保护孩子免受自己曾经的遭遇,帮孩子安排好一切或擅自决定孩子的兴趣方向;自家孩子在幼儿园被小朋友欺负,担心孩子受到更严重的创伤,家长像母鸡一样护着孩子,不问清楚就拉开架式。

这些家长自以为保护了自家的孩子,其实是让孩子更加的无能,让孩子失去了自我成长的机会,也让孩子失去了与同辈学习交流,达成协作的机会。有时家长出于保护孩子,总是想告诉孩子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害怕自己一个没看到,孩子就受了伤害或吃了亏。

父母的过度担心,其实是自我的遗失 第3张

其实孩子没有我们想的那么脆弱,在足够宽广且安全的范围内,给ta跌倒的机会,ta才真的知道什么是对的。恰恰正是家长自以为是的保护,才是对孩子的真正伤害,才是孩子无法独立的根本。而家长们做这一切都源于自己安全感的不足。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请家长们停下来看一看,我们的行为是在满足自己早年的缺失,缓解自己的焦虑;还是真的在因材施教?如果是前者,我们希望您可以停下来,先关注自己的需求。

当我们很明确地意识到自己属于前者时,我们可以试着把给孩子的关注点分配三分之一出来,放在自己的身上,对自己好一些,先把自己照顾好。

比如:给自己放个假,找密友逛逛街;给自己报个以前很想学的班,丰富一下业余生活,也弥补一下自己当年的缺憾;闲暇之余给自己做一顿美味的大餐;为自己买几件漂亮的衣服,等等这些都可以让我们变得越来越阳光、越来越放松。

当您对自己越来越好的时候,您会发现您对自己也越来越满意,同时对周边的人(无论孩子还是伴侣)都会越来越满意,也更容易关注积极的方向。 这是对自己的负责,也是对孩子的负责。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