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3岁 > 幼儿教育 > 孩子一到陌生环境就会犯怵,怎么办?

孩子一到陌生环境就会犯怵,怎么办?

来源:宝儿贝贝馆    阅读: 1.03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孩子一到陌生环境就会犯怵,

怎么办?

>>>

孩子一到陌生环境就会犯怵,怎么办?我们所认为的随机教学,是如何在各种的生活情境之中,把想要的教学目标逐一代入,利用生活中的每一个片段来教孩子。

孩子一到陌生环境就会犯怵,怎么办?

ABA中的随机教学 & PCI随机教学

游戏(PCI)介入的随机教学和ABA中的随机教学有所不同。运用行为分析(ABA)强调的是一些技能,也就是我们要教的是什么,比如教很多水果的名词:苹果,香蕉,西红柿,菠萝······会教分类,教形状: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甚至还会教他很多语言上的长句、对话。

而在游戏介入里,我们认为孩子最严重的缺失不是认知和技能,而是他们没有参与社会交往的动机。所以我们会认为随机教学固然重要,但是更应抓住孩子注意力这个点,更加强调和孩子互动之中的情感。

随机教学中的认知和情感,两者取其重,PCI会更多侧重在情感上,孩子对我们的情感愈加深厚的时候,也就是孩子愈加会把注意力放我们身上的时候。

其实对很多谱系儿童而言,有了注意力之后,再去从事随机教学,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去教他认知、技能,会容易得多。

在随机教学中最让大多数家长犯难的是:孩子一到陌生环境就会表现得很紧张,根本无法打开自己,谈何教学?

孩子一到陌生环境就会犯怵,怎么办? 第2张

两大缺失:主动和眼神

我们提到的环境其实包含很多因素,比如这个环境中有没有吸引孩子的东西:声音,光线,孩子没有见过的设备,没有见过的玩具,没有见过的人,还有人背后带来的一些社交因素。

如果孩子没有去过这个地方,肯定会很紧张。而且这些是新的刺激,需要我们进一步加以分析。这一点就让很多孤独症儿童没办法快速地随时随地玩起来,一到陌生环境就不行。

而事实上我们真的期待孤独症儿童能够在陌生环境跟我们玩吗?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为什么孤独症儿童在陌生情境玩不起来?

但是这个问题本来就不存在。因为我们普通人在陌生情境中也会放不开,比如相亲的时候,你面对着一个陌生人、陌生的情境,陌生的对象,陌生的长辈,也会施展不开,也玩不起来。

很多孤独症儿童玩不起来是因为他们的主动性不佳,他不会主动去分析这个环境,不会主动去观察这个环境,所以他对环境的解读少之又少。

而我们普通人却有能力快速地适应环境,因为我们的眼神很好,我们来到陌生环境中会快速地用我们的视觉注意力将这个环境搜索一遍,把该有的环境因子全部都分析一遍。在这个过程我们的眼神很好,而且采用的是主动触及的一个姿态,我们当然能在这个环境表现得特别好。

对孤独症儿童而言有两大严重问题:一个是主动,一个是眼神。他两样都不好,这也是为什么他和普通孩子没有办法比,没有办法在陌生的情境中玩得好。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直在提倡游戏教学,而不是玩游戏的原因。在封闭的环境中,在熟悉的家庭中,玩游戏的目的不是玩游戏,也不是教他颜色、配对、概念、形状、大小这些认知,而是为了培养孩子的主动和眼神。

如果这两个能力不提高,孩子就会存在严重的泛化问题,在教室里表现得非常好,出了教室之后就不行了。因为教室是一个控制得很好的实验室,没有什么变因,没有什么干扰因素,这不是孩子自己主动的,不是孩子用眼神观察的。当换个环境的时候,他肯定做不到。

又一个问题来了:我们要如何培养孩子的主动和眼神,让孩子能慢慢接受陌生环境?

孩子一到陌生环境就会犯怵,怎么办? 第3张

给人一个高分的情绪编码

在一对一或者封闭教学的时候,我们需要重视动机的问题。孤独症儿童最大的问题在于动机和情感。当我们提到他们的狭隘兴趣的时候,比如旋转,汽车,火车,或者数字·····他们的情绪都会异常兴奋。这个兴奋点非常重要。

但很多家长、老师往往把这种兴奋当作问题行为,直接给灭掉了,越灭就让孩子对这世界的注意力越没有,越不主动,越不积极。

普通人走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之中,都会很快地扫一眼,之后会对这个环境中重要的物品分别定义一个情绪编码。比如说,我们给情绪编码0~10分,0分是一点兴趣都没有的情感,索然无味的情感,10分是很激动的情感。

比如我走进一个办公室,我第一步会把办公室里的东西都统统扫视一遍。

对我而言,办公室里的桌子、椅子、打印机、文件等对我来说都是零分;也许我的手机没电需要充电,当我发现桌上的插座和充电器时会标上2分或者3分,因为我需要它,所以我对它会有更高的情感;再扫一眼,我看见了A,A是我认识的人,我和他有过合作,我可能会标上6分;我再多扫一眼,看到B,年轻漂亮的小女孩,可能给她8分····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会定义出不同的情绪分数,这个分数决定我第一会打招呼的是8分的B,接下来可能是6分的A·····这是我们正常人的分析模式。我们定义出的8分、6分的情感,这完全直接决定了我们的行动。

但是对于孤独症儿童而言,他们的情感是不够的,他走进办公室,第一件事情可能是给电脑标上10分,然后乖乖跑去玩电脑,其他人都是0分。这就是问题所在,他对人的情绪编码非常地低,和电脑相比分数差远了。

我们在一对一干预的时候,我们最终渴望的都是随机教学。但是在这之前我们要做好准备,也就是在情感上要花很多的功夫,让孩子非常喜欢我们这群大人,要让他走进办公室的时候第一眼对我们的情绪编码就是高的,他的注意力才会来。注意力来了,可想而知,我们开展随机教学就会简单很多。

孩子一到陌生环境就会犯怵,怎么办? 第4张

情感是基石

随机教学重要的不是教,而是玩之中的那一份情感和乐趣。当孩子对我情感很好的时候,我说什么就是什么,连同我的想法,我的价值观····他都会接收。

举个例子,临近圣诞节的时候,我跟一个孩子聊天,我和他不是很熟,他熟悉的是教他的一个老师。老师和他先在讨论圣诞节的一些内容,老师想带着他思考圣诞节的一些礼物和道具:圣诞老人、圣诞袜子、圣诞树·····教他这些东西的认知。

但是我在逗了孩子几下以后,孩子对我有了注意力之后,我就开始了对他进行随机教学。我聊的就不是圣诞老人、圣诞袜子、圣诞树这些认知。圣诞节其实还有一个东西叫做姜饼人,姜饼屋。我们不止教他这个名词,而且告诉他背后的寓意。

?? 老师说:“我们可以一起去买一些姜饼人回来过圣诞。”

?? 我说的却是:“为什么我们要买姜饼人,为什么不自己动手做姜饼 人,当建筑师,不是更好吗?”

?? 孩子一听,觉得“对呀,我要当建筑师,我不要买直接的作品了。”

所以随机教学是我们最重要的一个目标,我们希望孩子跟着我们说到什么就学什么。在这之前,要铺垫好足够的情感,让这个孩子对我们有足够高的关注力。

孩子一到陌生环境就会犯怵,怎么办? 第5张

随机教学的注意点

应该注意的是,真正的随机教学更多地是针对功能比较高的孩子,功能还不够高说明孩子对人的注意力还不够。如果这个孩子注意力很好,功能自然不会差。所以对中低功能的孩子而言,我们并不强调随时随地都急着教,还是要先从固定场所的教学开始,先把他的注意力教好。

随机教学是一个很重要却很难达成的一个目标,因为眼前会有两大问题:认知要教,注意力也要教,这两个如何取舍?我们在PCI中先不会特地教认知,但我们的认知却会在游戏中全部教完。

随机教学经常卡在大人过度地执着在某些目标上,而不是执着在环境上。我们应该要对孩子的目标有足够的熟悉度,然后根据环境决定。

比如要教水果的名称,并不一定非要直接来教,可以绕一下:可以趁着去超市的时候告诉他这个是苹果,这个是香蕉;可以利用孩子喜欢喝的各式各样的酸奶口味来教他,香蕉口味还是草莓口味;当我们玩扑克牌的时候,可以选择水果图案的扑克牌,一样教完,这就是随机教学。

大人的观念应该放在环境上,把想教的议题在合适的场景中开展出来。洗澡这个活动可以教什么,餐桌上可以教什么,洗澡中教的东西和餐桌上一定是与众不同的。如果洗澡的时候你要教水果,可能你需要一些洗澡的时候能带进去的玩具,或者孩子在和你玩泡泡浴的时候,用泡泡在镜子上面画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