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宝护理 > 宝宝呵护 > 孩子“闹觉”怎么办?如何抓住睡眠信号,让哄睡事半功倍!

孩子“闹觉”怎么办?如何抓住睡眠信号,让哄睡事半功倍!

来源:宝儿贝贝馆    阅读: 2.55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我们平时经常听过的一个说法就是,孩子“闹觉”了,不是因为饿,就是哭闹,孩子一闹,就说明孩子该睡觉了,哭闹真的是睡前最好的提示吗?

我们平时经常听过的一个说法就是,孩子“闹觉”了,不是因为饿,就是哭闹,孩子一闹,就说明孩子该睡觉了,哭闹真的是睡前最好的提示吗?

如果你的宝宝是天使宝宝,那么在他困的时候,简单哄哄就能入睡。即使是你发现的困倦的信号有延迟,宝宝也不会哭闹。但是如果你的宝宝是个精力充沛的宝宝,那么光会哄还不行,还要掌握主动观察宝宝出现困意的信号,而且要在宝宝出现过度疲劳之前,主动哄睡,才能避免因为疲劳过度而出现的难以安抚的哭闹,甚至完全不能哄他入睡。

婴幼儿的睡眠周期

人类的睡眠有两种类型,快速眼动睡眠(REM)和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为了方便理解,REM也可以叫“做梦期”,NREM叫做“深睡期”。

儿童也有REM和NREM睡眠周期,但是他们的睡眠周期与成人不同。在前四个月里,孩子的睡眠,尤其是日间睡眠,与神经方面没有太多的联系,大部分孩子处于浅层REM期,也就是做梦期时间比较长,此时他们的大脑非常活跃,很容易被吵醒。

在早产儿的睡眠中,REM(做梦期)占了80%;足月新生儿只占50%;

对于一个新生儿来说,每天需要大约8小时的REM睡眠和8小时的非REN睡眠。在婴儿四个月大的时候,REM睡眠时间开始慢慢减少。

大约到2岁是一个孩子的睡眠周期就更接近于成人的睡眠周期了。

REM睡眠在成人睡眠构成中约占20%~25%,每天晚上大约2小时左右。

REM期,非常容易觉醒,为什么对婴儿还有重要的作用?因为婴儿会在睡眠中训练大脑成长,通过梦境刺激神经束和神经末梢,就像听觉和视觉刺激神经的作用一样。

我们都会经历这些睡眠周期,当我们从一个阶段转换到另外一个阶段时,大脑活动的变化常常会令我们短暂醒来。这种叫做局部觉醒,有时候我们会感到更清醒一些。比如,当我们仍然处于非常浅层的睡眠当中是,大约每90~110分钟(婴儿大概是45~50分钟),就会有一个局部觉醒。此刻我们并没有完全清醒,但可能会嘟囔两句话或者翻个身,等等。

每3~4小时,我们都会经历一次局部觉醒。也许这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的枕头掉在了地板上,或者想要喝一口水,或者需要重新盖一下被子。通常我们就会再度入睡,而且清晨起来的时候几乎不记得曾经醒来过。这是因为我们知道如何再度入睡。而孩子们不知道该如何做,除非我们教会他们。

当婴儿们经历这种局部觉醒时,他们可能会因为受到惊吓而哭闹,翻来覆去。如果他们负的睡眠关联或者睡眠支撑,如果他们醒来需要借助父母的帮助才能入睡,这种局面的觉醒就会变成完全清醒。

他们可能会对自己说:“啊,我有点醒了,我现在在自己的小床上”。“我很累,妈妈不来照顾我,爸爸不抱着我在走廊里踱步”。“或者没人帮我找到我的安抚奶嘴的话,我不知道怎么才能睡着”......那现在我就只剩下一件事可以做,就是哭!

只要我们能帮助孩子摒弃这些负关联,他们虽然还会经历局部觉醒,但是却不需要我们再来照料了。他们会睁开眼睛几秒钟,意识到自己在自己的房间很安全,吮吸自己的大拇指或者摸到自己虚幻的毛绒玩具,小毯子之类的,然后让自己再度睡着。局部觉醒就只是局部了。

把握宝宝的睡眠先机

掌握了婴儿的醒睡规律,就能更好的把握宝宝的睡眠先机!

我们都有一种生物节律,一种生物钟,能够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该醒来,什么时候该睡觉。当我们的生物钟设定为“清醒”时还在睡觉,就跟生物钟要求“睡觉”的时候还醒着是对生物节律的违背。

当我们用睡眠消除生物钟的劲爆,或者当我们的生物钟处于“清醒”模式时,睡眠就无法恢复精力——这种睡眠之后,我们不会觉得精力充沛。例如,一个上夜班的人从凌晨到早上8点工作,就不会有优质的睡眠,因为他们没有和生物钟同步。

或者说对于一个2岁的孩子来说,从下午1点到3点的午睡就比从傍晚4点到6点的小睡效果更好。尽管很多社会因素,比如噪音、温度也会影响生物钟,但是生物钟主要由光线来支配。所以为什么孩子睡觉房间放遮光窗帘比较好,尤其是那些习惯性早醒的孩子来说,或者在日间睡不着的孩子而言,更加需要。

作为成年人,我们都知道如何调整,至少部分调整混乱的生物钟。假如我们不得不在某个晚上早于平时的睡觉时间,第二天需要早起,我们会提前准备入睡,来命令我们的大脑在一个不太习惯的时间入睡。我们可以洗个热水澡、看看书或者听一首轻松的音乐,或者看一会无聊的电视。但是孩子们对于这些技巧一无所知。孩子们需要我们注意“时刻”无论是外部的时间还是孩子的内部节奏,从而来保证他们的睡眠。

为了让我们自己的生物钟“运转”得更好,从而保障我们的睡眠,我们应该让睡眠更有规律。如果我们每天晚上都在差不多同一时间入睡,在早上同一时间醒来,就会睡得更好,感觉也更好。

儿童甚至更加敏感,尤其是当他们开始困倦之后。一个休息充分的孩子比一个疲劳过度的孩子,更容易适应睡眠时间的变化。孩子需要一种习惯和可预测性来保障他们感情上的安抚和面临全新世界的条理性和安全感。同时他们也需要习惯来保证期内部的生物钟正确的“运转”,命令他们的大脑通过分泌褪黑色素开始准备睡觉。

褪黑色素是一种荷尔蒙,可以通过放松我们的肌肉来促进睡眠和令我们困倦。大约在宝宝出生三个月之后开始分泌。分泌的水平与黑暗有关,也与我们的生活节律有关。

如果你错过了孩子的“睡眠时机”,也就是他自然的睡眠时间,那么他的身体就不会产生令人平静的褪黑激素。而正好相反,他身体里的肾上腺释放出一种强烈的皮质醇,这是一种与压力有关的荷尔蒙激素,肾上腺素。能够过度刺激你的孩子,让他“亢奋”,并且出现一种精神焕发的模样。有时候形容一个人突然精神百倍像打了“鸡血”一样,就是身体里分泌了肾上腺素,让人瞬间兴奋。

对于宝宝而言,类似于把一杯浓咖啡倒进他的奶瓶一样。他会更加激动、更加难以安抚,可能需要你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帮助他再次平静下来,然后睡着。

因此,从自然节律和习惯上来说,如果孩子本来应该在8点入睡,而你却让他一直待到10点,那他就很难入睡。而且就算他睡着了,也常常会伴随着超出一般的哭泣和反抗。在皮质醇和过度疲劳的共同作用下,让他安稳的睡一觉变得格外困难。在得到充分的休息之前,他更有可能在半夜醒来,或者早上过早醒来。

孩子“闹觉”怎么办?如何抓住睡眠信号,让哄睡事半功倍!

掌握好宝宝的入睡时机,就相当于在哄睡上节省了一半力气;如果错过了最佳时机,宝宝会变得异常兴奋或者哭闹不止,哄睡就会变得事倍功半;如何把握时机:

婴儿在清醒1或者2小时候很快变得过度疲劳,有些甚至连舒适的清醒一个小时也做不到!白天,当宝宝清醒时需要注意时间,并在接下来的1或者2小时内,在他变得过度疲劳之前,开始抚慰他让他小睡。尽力保持短暂的清醒时间。

小于6周的婴儿夜间睡得很晚,且白天夜里睡的都不太久。白天尽力在宝宝过度疲劳之前抚慰他入睡。始终回应宝宝。避免过度疲劳。

80%大于6周的婴儿夜间变得安静,睡眠时间变长,并且提前一个小时就变得昏昏欲睡。如果你的宝宝昏昏欲睡状态的时间提前,尽力提前一小时抚慰他入睡。不要让他哭闹。

20%大于6周的婴儿夜间仍然哭闹,睡觉时间没有变长,睡前开始昏沉的时间也没有提前。无论如何,即使你的宝宝出现昏沉状态的时间没有提前,也尝试提前一个小时抚慰他入睡。花更多的时间来抚慰他:延长摇摆时间,长时间的洗澡,以及不停的推着婴儿车走等等。父亲应该尽最大努力帮助解决困难。不要让他哭闹。

宝宝每次醒一到两小时,然后就开始犯困,继续入睡。当宝宝刚开始犯困就哄宝宝入睡,那么事情会变得简单的多。

判断宝宝是否犯困:

安静、胳膊和腿都不怎么动,眼神不亮,眼皮有点耷拉,盯着你看的时候也不那么专注了。

吸吮的动作变弱变缓。

如果宝宝超过6周,首先观察宝宝是否已经会用微笑回应你。如果会,当宝宝不在微笑了,就要哄宝宝睡觉了。

睡眠时机的标志:

揉眼

打哈欠

活动减慢

精神萎靡

疲倦

面无表情的盯着某个地方,或者目光游离

发脾气、发牢骚

对于其他人和玩具都失去兴趣

如何把握睡眠先机,其实很好理解。比如大人每天晚上10点入睡最好,如果超过有事耽搁了一两个小时,那么可能人就比较亢奋,反而难以入睡。所以如果每天10点上床睡觉,第二天可以精神饱满,那么每天9点40就熄灯,躺在床上可以看会书(看书最容易使人犯困)或者使用平时最容易酝酿睡意的方式,如果看电影或者电视剧,可能因为剧情太过精彩,就错过了睡眠的最佳时机。

婴儿也是一样,如果很难掌握孩子的睡眠信号,那么可以先观察记录,孩子一般清醒多久就开始烦躁哭闹?如果清醒3个小时就开始哭闹,那么下一次在他睡醒后的2个小时就开始安抚,摇晃,喂奶等等,培养睡意,那么下一次睡眠就不会因为过度疲劳而哭闹不止,难以安抚更难以哄睡。或者直接根据孩子是否有睡眠信号,一旦出现这些信号,就立即开始哄睡。

宝宝呵护
生活护理
急救措施
体检免疫
母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