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宝护理 > 宝宝呵护 > 带宝宝就诊前的准备工作,不只是早起那么简单

带宝宝就诊前的准备工作,不只是早起那么简单

来源:宝儿贝贝馆    阅读: 8.66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宝宝生病了,要去看医生。首先要早起去挂号,准备好宝宝的随身物品,想好去医院怎么跟医生描述宝宝的病情……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总是免不了要去医院看医生。为了避免就诊时的慌张无措,家长到底该准备点啥呢?

带宝宝就诊前的准备工作,不只是早起那么简单

宝宝生病了,要去看医生,家长提前应该准备点什么呢?

首先要早起去挂号

准备好宝宝的随身物品

想好去医院怎么跟医生描述宝宝的病情

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总是免不了要去医院看医生。为了避免就诊时的慌张无措,家长到底该准备点啥呢?

当然,在说准备工作之前,必须先来说说那些让医生都忍无可忍的就诊“致命伤”。

家长只有避免这些就诊误区,才能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判断,并且更好地提高就诊效率。那么,到底有哪些“致命伤”需要家长去规避呢?

家长对宝宝发病的时间点描述不清。

以宝宝发烧为例,很多家长带宝宝看医生时就会跟医生说“宝宝发烧咳嗽”,那么到底是先发烧后咳嗽,还是先咳嗽后发烧,家长却没办法给出准确回答。因此,即便家长表现得非常着急,对医生来说却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家长对宝宝的病程没有记录。

在问诊过程中,医生最怕听到的就是“老咳嗽”“一直发烧”“总不吃饭”等这种概括类的描述。当医生询问宝宝病情时,如果家长因为没有对宝宝的病程做详细记录,而对宝宝最初的发病症状、体温变化、进食情况等等,一问三不知,同样对医生诊断没有任何帮助。

用药太马虎

医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问及家长“宝宝就诊前都用过哪些药物?”,很多家长就会说“红瓶的”“蓝瓶的”“上次开的”,这样模糊不清的回答,并不能让医生理解这些药物的具体指向,同时可能还会影响医生的诊治。


了解了这些就诊时的错误行为之后,为了配合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带宝宝就医时,家长到底该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家长要提前对病情的叙述做好准备。

家长可以充分利用从家到医院的这段时间,对宝宝的病情进行大致的回顾和梳理,比如从发现宝宝不正常到现在都出现了哪些状况,做了哪些护理。家长需要按照时间顺序对这一系列的情况进行语言梳理,避免向医生描述时因慌张而表达不清,影响医生的诊断。

家长应在就诊过程中对病情进行详细地描述。

就诊前,家长应该仔细观察宝宝生病时的所有状况,并进行相应的记录,包括生病的准确时间、病情的发展、体温变化、家庭紧急用药情况等等,而以上这些情况都需要家长在就诊时如实且条理清楚地向医生说明,这样医生才能快速准确地做出判断。

家长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切勿纠结。

现在很多家长都在诚惶诚恐地养育宝宝,尤其是当宝宝身体出现问题的时候,家长的担忧会直接转化为纠结,对医生的诊断也充满了怀疑。家长的这种心态会直接影响医生的诊治效率,不仅浪费了时间,还达不到问诊效果。

这时,家长要摒弃焦虑状态下的犹豫心理,只需要把宝宝的实际情况如实告诉医生,由医生进行诊断,并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即可。


带宝宝就诊时,家长的所有准备工作都是为了让医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宝宝的病情。但是想要更快更准确的完成诊断,还需要宝宝的配合。那么,面对那些对医院和医生充满恐惧的小宝宝们,我们该如何让他们配合呢?

首先,家长一定要做好自己的情绪管理。

家长要知道,宝宝抗拒去医院或者到医院哭闹的这些反应都是正常的,家长如果因此笑话他或者像他一样惊恐紧张,只会让宝宝对医院产生更强的抗拒和恐惧。

家长要做的,就是保持冷静,将宝宝的病症有条理地向医生表述清楚,并配合医生的诊断治疗就足够了。

其次,让宝宝顺利完成就医,需要医患共同努力。

如果宝宝看到医生就躲闪,此时医生最好先跟宝宝交流一些他能接受并且感兴趣的事情,比如可以让宝宝摸摸医生的听诊器,并用听诊器听听妈妈的胸廓等等,慢慢地引导宝宝去接受这些医疗器械,这样才能顺利地完成宝宝口、鼻等这些特别敏感的器官的检查。

这时,如果宝宝还是抗拒的话,家长可以在旁边配合,比如当医生的模特,让医生检查自己身体的某个器官,给宝宝做好示范作用。

最后,带宝宝就诊前,如何让宝宝有心理准备呢?

其实,对于比较小的宝宝,他们并不能理解“去医院”是什么意思,这时家长无需刻意提醒或解释,只要在进入医院之后让他慢慢适应即可;

如果是3岁以上的宝宝,家长可以提前跟宝宝说去医院的目的是什么,比如“我们要去看医生,因为你嗓子不舒服”,这样他就会明白去医院是让医生帮忙解决问题的。

说了这么多,小编还是要强调一下带宝宝就诊的一些要点,希望对各位家长有些帮助:

家长一定要对宝宝的病程做好记录,并按照时间顺序条理清晰地向医生说明;

家长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把自己的担心忧虑传染给宝宝;

宝宝抗拒医院或到医院哭闹都是正常反应,切勿指责或批评宝宝。

宝宝呵护
生活护理
急救措施
体检免疫
母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