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宝护理 > 宝宝呵护 > “高温致命”事件频发,别再把中暑当发烧治!

“高温致命”事件频发,别再把中暑当发烧治!

来源:宝儿贝贝馆    阅读: 3.72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不要以为娃只有在室外才会中暑!更别一股脑喂水!热得快中暑了……这几天,全国多地开启“高温烧烤模式”,给自己撒把孜然就能变身行走中的烤肉了!“中暑”这个词又一次跳进了大家的视野。

“高温致命”事件频发,别再把中暑当发烧治!

不仅这位阿辉妈妈被热中暑,路边的老人,去公园玩耍了一圈的小孩子,被暑热击倒的真不在少数。

中暑的话,除了没精神,还有啥症状?

宝宝中暑,我该怎么急救?

如何预防中暑?

1 小孩更易中暑!

中暑咋回事儿?较高的气温下,人的体温调节功能可能失灵:产热>散热,体内蓄积过多的热量,进而引起头痛、头晕、口渴、浑身不适等症状。

“高温致命”事件频发,别再把中暑当发烧治! 第2张

小孩更要当心

①儿童的大脑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全,易受外界冷热变化影响(越小越明显)。

②各器官发育不完善,对气温变化敏感。

③孩子夏天爱出汗,造成不显性失水多于成人。

④小婴儿(尤其是新生儿),因家长包裹或穿着过多,夏季引发中暑的情况也不少见。

2 发现宝宝变这样,怀疑中暑!

夏日炎炎,大人小孩都容易无精打采,如何划分适度疲劳,还是中暑?

警惕这些症状

小宝宝:出现没有精神、嗜睡、精神萎靡、面部潮红、大量出汗、四肢无力、运动不协调等症状;

大宝宝:说自己头疼、头晕,明显口渴,精神恍惚而无法集中,体温突然升高(大于38℃)。

“高温致命”事件频发,别再把中暑当发烧治! 第3张

3 中暑的极端表现:热射病

不论大人小孩,当出现明显高热(39.5℃以上)、昏迷,以及高热反而不出汗,四肢皮肤潮冷发花,甚至全身痉挛抽搐时,提示病情严重,即热射病。

这时该怎么办?马上急救,拨打120就医。

病例回顾

大家应该都还记得,山东淄博一32岁产妇的事,刚生完孩子,因家人担心坐月子期间落下病根,坚持让她捂月子。

家人不让她吹风,不开空调,还得穿长袖长裤,甚至扎着头巾。闷热环境导致异常发热,送到医院已高烧超过42℃,昏迷不醒了。这名产妇被诊断为热射病,因为持续高烧,她全身多个脏器损毁严重,经过治疗最终也没能挽回年轻妈妈的生命。

总结:热射病引起的发热,体温达42℃,这已经是超高温了!它会把活跃的细胞杀死,就像把鸡蛋给煮熟了,你再想把它恢复正常已经不可能了。

对于孩子,更要预防热射病的发生。

“高温致命”事件频发,别再把中暑当发烧治! 第4张

4 中暑后,宝爸妈该做什么?

脱离高温环境

马上把孩子带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空调房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记住温度不要过低。(可一边用电风扇让空气对流,一边用空调逐步降温)

帮助孩子降温散热

①解开衣扣,脱掉衣物,散热的同时保证孩子呼吸通畅;

②头部太阳穴处,适量涂抹清凉油/风油精;

③温水擦拭身体,或温水浴全身;

④适当冷敷:用毛巾包裹冰袋,冷敷于头部、颈下、腋窝或腹股沟处(此法用于急救)。

补充水分

孩子恢复清醒后,多饮水:

①可以喝家庭自制淡盐水(对浓度要求不精确);

②最好的选择,是应用口服补液盐水(药店即可买到,孩子中暑大量出汗、腹泻、脱水等情况,大量丢失电解质,都可用到口服补液盐水,建议家中常备);

③家中没备补液盐水,又来不及买的话,还可以喝电解质功能饮料暂时替代,也建议夏季家中常备;

一般来说,经上述处理和休息,轻中度中暑的宝宝都能恢复正常。

“高温致命”事件频发,别再把中暑当发烧治! 第5张

急症识别:处理过后,假如孩子仍然出现反复高热、频繁呕吐、意识不清等症状,提示向热射病进展,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速去医院诊治。

5 重点说明:不要盲目使用退烧药

一般的中暑,正确处理后,宝宝的体温会逐步下降,所以多数用不到退热药(美林等)。

只有持续高热不退,或者伴有呼吸道、消化道等感染的情况,才建议用退热药,用量不宜过大,遵医嘱用药。

6 炎炎夏日,注意预防中暑!

①多饮水

孩子出汗比成人多,更需补充水分,别等口渴了才喝。不过也别大量无节制饮水,以免引起反射性排汗亢进,加速水分流失。

提倡少饮多喂,多次饮水,每次适当适量。(补水判断标准:发现孩子尿液较黄,提示需要补水了)

②及时调整衣物

出入室内外,合理增减衣物,既不捂热也不受凉。(判断标准:手脚不凉,头部腋窝出汗不多为最佳,衣物宽松柔软最好)

③饮食建议

夏天,少吃油腻高脂肪食物;可以喝绿豆汤,清凉解暑;做菜熬汤时适当放盐(1岁以上的宝宝),补充出汗而流失的电解质;鼓励多吃蔬菜水果。

④保证充足睡眠休息

⑤合理使用空调

⑥户外活动需注意

夏天外出,备好遮阳伞、遮阳帽、充足的水、毛巾、中暑药品等,做好防暑降温的准备。高温时段(尤其是中午),少带宝宝外出。一定要外出,选择清晨或夜晚凉爽时。

开车出行时,切忌停车后把孩子独自留在车内,有很多惨痛案例。

宝宝呵护
生活护理
急救措施
体检免疫
母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