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智力发展 > 家乡的特色美食手抄报简单

家乡的特色美食手抄报简单

来源:宝儿贝贝馆    阅读: 3.47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美食手抄报一

【馒头】

相传三国时候,蜀国南边的南蛮洞主孟获总是不断来袭击骚扰,诸葛亮亲自带

兵去征伐孟获。泸水一带人烟极少,瘴气很重而且泸水有毒。诸葛亮手下提出了一个迷信的主意:杀死一些“南蛮”的俘虏,用他们的头颅去祭泸水的河神。诸葛亮当然不能答应杀“南蛮”俘虏,但为了鼓舞士气,他想出了一个办法:用军中带的面粉和成面泥,捏成人头的模样儿蒸熟,当作祭品来代替“蛮”头去祭祀河神。

打那以后,这种面食就流传了下来,并且传到了北方。但是称为“蛮头”实在太吓人了,人们就用“馒”字换下了“蛮”字,写作“馒头”,久而久之,馒头就成了北方人的主要食品了。

【绿豆糕】

端午节吃粽子,全国各地几乎没有例外。不过,端午节的传统食

品,除了粽子,还有绿豆糕。譬如武汉、南京和芜湖等地,这一天就必定会吃绿豆糕。西安人在这一天也吃粽子,但是要和绿豆糕一块吃,缺一不可。西安人端午节给亲朋好友赠送礼品,也是粽子和绿豆糕一块送。这是一种历史悠久的风俗。可能人们说得少,知道的也少。早在清同治十年(1872年),即已推出商品绿豆糕,与水晶饼一起成为西安和陕西的名优食品,闻名遐迩。西安是个回民聚居区,回汉同胞和睦相处。回民善于做小生意,特别是家庭作坊制作小食品,前店后场,他们的清真绿豆糕很受欢迎。汉民也有做的,比较少。先前多半在端午节前制作并上市。改革开放以来,一年四季都有出售的,而且新增加了一批食品企业,绿豆糕也比先前精致多了。增加了许多新品种,枣泥馅,果仁馅,口感很好,后味悠长。

家乡的特色美食手抄报简单

美食手抄报二

【水晶饼】

水晶饼是陕西渭南的名点,特色是金面银帮,起皮掉酥,凉舌渗齿,甜润适口。传说宋相寇准为官清廉,办事公正,深得民心。寇准有一年从京都汴梁回到老家渭南乡下探亲,正逢五十大寿,乡党们送来寿桃、寿面、寿匾表示祝贺,寇准摆寿宴相待。酒过三巡,忽然手下人捧来个精致的桐木盒子,寇准打开一看,里面装着50个晶莹透亮如同水晶石一般的点心。在点心上面,还放着一张红纸,整整齐齐地写着一首诗:“公有水晶目,又有水晶心,能辨忠与奸,清白不染尘。”落款是渭北老叟。后来,寇准的家厨也仿照做出了这种点心,寇准据其特点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水晶饼”。

【铁蛋】

铁蛋为台湾省的著名小吃,相传由在渡船头畔经营一爿被讨海人(海脚)诨称为“海脚大饭店”的小面摊的黄张哖,一个下雨天的日子,由于生意不好,于是将卤蛋不断的回锅,因为卤好的蛋海风一直吹,越卤越小,越卤越黑,没想到客人却喜欢上这种更有嚼劲、更加美味的黑卤蛋,之后经由1983年民生报记者林明峪采访,写了一篇报道,标题为“阿婆铁蛋,硬是要得”,报道引起许多人的注意,有的媒体甚至远从日本来采访,之后,铁蛋也就成为了淡水有名的小吃了。

不过现在吃铁蛋也不用再上到船头,有很多厂家将铁蛋做成了即食的真空包装食品,以台湾、湖南的企业为主,因其便于携带再可以让每个人在工作或者休闲度假中都可以随时感受美味。

【冰糖】

相传清代康熙年间,有一个名叫扶桑的姑娘,是四川内江的一个大糖坊主张亚先家的丫环。有一次,她趁张亚先不在舀了一碗糖浆正准备喝的时候,张亚先来了,扶桑连忙把糖浆倒进猪油罐,将它藏进柴堆里,又在上边放些谷糠掩盖住。

过了几天,当扶桑捧出猪油罐时,罐里却长满了许多水晶般的东西,敲碎入口,坚脆而纯甜,其味道胜过白糖。扶桑把这一奇怪现象讲了出去,许多人如法炮制,因制出的糖形似冰,味如蜜,人们就把它称作冰糖。

家乡的特色美食手抄报简单 第2张

美食手抄报三

【饺子】

饺子是中国人民喜爱的传统食品,它的制法是先用面粉做成薄而软的面皮,再以鲜肉、白菜等切碎,拌以佐料为馅,包成后下锅煮至饺子浮上水面即可。其特点是皮薄馅嫩,味道鲜美,形状独特,百食不厌。

饺子原名“娇耳”,是中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

东汉末年,各地灾害严重,很多人身患疾病。南阳有个名医叫张机,字仲景,自幼苦学医书,博采众长,成为中医学的奠基人。张仲景不仅医术高明,什么疑难杂症都能手到病除,而且医德高尚,无论穷人和富人,他都认真施治,挽救了无数的性命。张仲景在长沙为官时,常为百姓除疾医病。有一年当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门口垒起大锅,舍药救人,深得长沙人民的爱戴。张仲景从长沙告老还乡后,走到家乡白河岸边,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他心里非常难受,决心救治他们。张仲景回到家,求医的人特别多,他忙的不可开交,但他心里总挂记着那些冻烂耳朵的穷百姓。他仿照在长沙的办法,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向穷人舍药治伤。

张仲景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 分给乞药的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吃了一段时间,病人的烂耳朵就好了。

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出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或“偏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的日子。

张仲景距今已近1800年,但他舍“祛寒娇耳汤”的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们吃着饺子,心里仍记挂着张仲景的恩情。今天,我们用不着用“娇耳”来治冻烂的耳朵了,但饺子却已成了人们最常见、最爱吃的食品。

【汤圆】

汤圆是元宵节最具有特色的食物。历史十分悠久。

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明州(现浙江省宁波市)兴起吃一种新奇食品,即用黑芝麻、猪油做馅、加入少许白砂糖,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因为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元宵。

据说元宵象征合家团圆更美好,吃元宵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团团圆圆,所以正月十五元宵必备。

家乡的特色美食手抄报简单 第3张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