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学前教案 > 孩子受欺负忍让还是还手?处理不好有大麻烦

孩子受欺负忍让还是还手?处理不好有大麻烦

来源:宝儿贝贝馆    阅读: 2.04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2015年12月保定11岁女孩莉莉(化名)因为一点矛盾被同班同学明明(化名)用缝衣针扎几十次,还有两根缝衣针扎入体内,有可能会造成莉莉终身瘫痪。此前,明明就曾用缝衣针扎过莉莉两三次了,但老实胆小的莉莉都没敢告诉老师和家人。甚至最后一次两根缝衣针扎入了体内,刺入了骨头,实在疼得受不了,也只是偷偷抹泪,不敢告诉家人。
曹格的女儿Grace(包子妹妹)凭借其肉嘟嘟的脸、逗趣的性格收货了一大票的粉丝。但是她的妈妈吴速玲在博客中透露,Grace曾经被同学笑丑,这让作为母亲的她非常难过。
田亮在一次采访中也自曝森碟在学校中会受到排挤:她还是会回到学校上课的,小朋友都没有把她当明星,她一样会受到欺负,在自己班里也有人说“不要跟Cindy玩儿”,也有人际关系的问题。

孩子受欺负忍让还是还手?处理不好有大麻烦

无论是明星家的孩子还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遇到类似被欺负的问题。曾经有一位妈妈这样说过,幼儿园就像一个小型动物园,每天上演你争我夺、弱肉强食的戏码,教室、活动室是他们的战场。这话虽然很夸张,却也真实反映出与他人冲突和矛盾是孩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的一部分,也是每个做父母的都要真实面对的问题。
孩子真的被欺负了吗?家长要正确判断“正常冲突”和“受欺负”父母在怒发冲冠的那一刻,要先淡定下来,尤其要先判断一下,孩子是不是真的被欺负了?

一般孩子们之间玩耍,有争抢,都属于正常,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表现。只要他们都投入到当时的情境中,并没有遇到情绪上的问题,父母就不要去打扰。孩子之间有时候就是通过一些肢体的接触来交往的。他们之间的肢体接触更多带有游戏的成分,并没有太多“吃亏”不“吃亏”这样的想法。如果家长时常把孩子间的摩擦解释得很严重,孩子也会在人际交往中变得更在意别人是否对自己有恶意,会把很多不是欺负的信息理解为欺负,这对孩子的安全感的建立、长远的人格发展都没有好处。有些孩子甚至会潜移默化地接受父母对自己“受害者”的评价信息,强化了“受欺负”的感觉,结果真变成一个哭哭涕涕的受气包,“验证”父母的评价。

欺负是用傲慢的态度或不讲道理的行为恫吓或企图胁迫、压迫以及难为对方;以及言语或肢体行为对对方的身体、精神施加伤害。一般来讲,孩子在外受了欺负,在家一定会有一些反常的表现,家长可以根据以下8种情况加以判断。

1. 性格孤僻,在家中表现很安静,不愿意谈论幼儿园发生的事情;
2. 经常与其他的小朋友或兄弟姐妹发生争执,脾气暴躁,喜怒无常,好斗;
3. 不愿意去幼儿园,不想看见其他小朋友,上学的是会绕道走,放学回家后,也不愿意出去和其他人出去玩,感觉孩子不快乐;
4. 放学回家之后,孩子最喜欢的玩具或物品不见了,身上经常有淤青或其他的外伤;
5. 回家时心情抑郁,吃饭时却狼吞虎咽,极有可能是欺负他的孩子抢了他的午餐;
6. 不喜欢上学,甚至向家长要求转学;
7. 经常头疼、肚子疼或其他症状,焦虑烦躁,失眠,做噩梦;
8. 不愿意邀请其他小朋友到家里玩,也经常拒绝别人的邀请。


孩子受欺负忍让还是还手?处理不好有大麻烦 第2张


知道孩子受欺负时,家长千万不要进入这三个误区当孩子受欺负时,家长常会出现下面的这三种反应:

1不问青红皂白,直接插手去警告对方或实施惩罚生活中有许多父母在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和其他孩子发生冲突时,总是担忧孩子吃亏,他们可能会冲到孩子堆里,阻止暴力游戏的发生,更有些溺爱孩子的父母,甚至会护犊子帮孩子打人,这些做法都是不明智的。

孩子之间的战争往往就像一场龙卷风,来得也快去得也快,可能上一秒钟两个孩子还互打互推痛哭流涕,下一秒钟两个人又握手言和一起玩得嘻嘻哈哈。如果父母参与其中,很容易将自身的情绪带入进来,会产生“吃亏”“是非对错”的观点,总想要争个是输赢对错,反而总会出现争吵。

如果孩子的冲突没有严重的安全危机,很多时候家长不必介入,给孩子留一些空间和时间让他们自己解决,不管他们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解决,孩子都在这场战争中学会了问题的解决方式,学会了人与人交往的技巧。如果家长充当了“世界警察”立即出面调停,虽然危机解决了,却也剥夺了孩子宝贵的心理成长机会。

2家长气自己的孩子没有用,鼓励孩子以牙还牙有的家长看到孩子受到欺负之后,经常会对孩子说:“你怎么这么笨,你为什么不揍他!”孩子之间的世界,其实和成人的世界一样,也充斥着合作和竞争,也免不了口头甚至肢体的冲突。但是他们之间的打斗跟成人之间的打斗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他们之间的打闹更多的带有游戏的成分,是一种玩耍,在玩耍的过程中,孩子们会慢慢学会与周围小朋友相处的方法。没有所谓的吃亏与不吃亏的概念,只要能保证孩子的安全,没有必要把孩子之间的打斗看得过于严重。
如果让孩子打回去,其实是在传递给他们一种错误的社会交往方式,如此一来,习惯自然,孩子有可能会演变成小暴徒,渐渐变成施暴者,当然,若孩子没有反击能力,他可能会因此变得更加自卑。因此家长要让孩子多动脑筋思考,想办法化解和小朋友之间的矛盾,而不是用拳头解决问题。

3让孩子显示宽容大度,一味隐忍当孩子之间出现矛盾时,家长为了维持友好的气氛,总是要求孩子学会宽容大度,让孩子隐忍。这种做法忽略了孩子内心的感受,只会让孩子心理有阴影,变得胆小怕事,软弱回避,反而使孩子成为同龄小朋友的出气筒。
另外,当孩子发现,欺负人的坏孩子没有受到惩罚,而礼貌忍让的孩子却经常被欺负时,这时,孩子的整个是非观就会被颠覆。他们会对谦恭礼让这种行为产生强烈的质疑。如果孩子经常爱欺负、受委屈、愤怒的心情长期被压抑,他就会针对这种状态感到焦虑和恐惧。国外有研究人员研究了7000名儿童,发现经常被欺负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出现抑郁、焦虑和自我伤害等行为,其患抑郁症的概率是普通孩子的两倍。

孩子受欺负忍让还是还手?处理不好有大麻烦 第3张

正确引导,让孩子自己解决战争一般而言,当孩子出现打闹等行为,父母介入时一定要公平对待,对事不对人。父母要做的是孩子问题的调解者而非参与者,要理智并客观地解决问题。

1接纳孩子的情绪当父母看到孩子哭着说自己受到欺负时,先不要急着抓住他追问,因为不恰当的询问会使孩子感到紧张,这时可以先抱抱孩子,或者拍拍孩子的肩膀,这些动作非常有利于让孩子发泄不满和委屈。

例如:
孩子:“爸爸,XX抢我的玩具车。”
家长:“哦,是吗?”
孩子:“他还打我。”
家长:“孩子,你现在一定很疼吧?给爸爸妈妈说说好吗?”
在和孩子说话的时候用“是吗?”“嗯”“我明白了”等词表示接纳,这些简短的话,可以换来孩子的信任和平静心。


2耐心和孩子沟通,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当孩子的情绪平稳下来之后,要引导孩子说出事情的经过,家长要认真地倾听,判断“欺负”的发生时别人的孩子太霸道,还是自己的孩子不小心惹怒了别人,又或者只是儿童之间的小摩擦。

例如:
家长:“孩子,我知道你现在心里很难过,也知道你很想和别的小朋友在一起玩,不过我知道今天你把XX推倒了,我心里真的很难过。”
孩子:“……”
家长:“XX一直是你最好的朋友,你把他推倒一定是有原因的,但是你看到她哭了,你的心里也很难受吧。”


3引导孩子摸索出自己解决的办法孩子之间发生争执的过程,也是孩子们在经历、尝试、体验人际交往,家长应该给孩子一个独立自主的空间与机会,让孩子独立去面对问题并逐步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例如:
孩子被别的孩子压在身下,如果只是把孩子拉开,让孩子避开了同伴交往的冲突是不够的,接下来父母需要问孩子:“这次妈妈在身边,可以帮你把小朋友拉开,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而妈妈又不在你身边,你该怎么办?”让孩子逐渐找到合适的方法。

孩子受欺负忍让还是还手?处理不好有大麻烦 第4张



不做小绵羊,大胆向对方开战教孩子学会自我保护当冲突无法避免的时候,可以用下面的方法,让孩子做反击:

1大声说话,在气势上面压倒对方幼儿园老师教过一句很实用的话,无论别人说什么,小朋友只要回复一句:说别人就是你自己!说这句的时候气势要足,嗓门要大,多说几遍,孩子的自信心就会提高,周围的人也能听见,心理能力承受差一点的孩子就会示弱投降。

2连续提问,让对方承认错误这是一个心理学老师的绝招,他说:幼儿园小朋友思维悠闲,只要充满自信多次提问即可,比如“你凭什么欺负人?!你除了打架还会做什么?!你以为你最厉害吗?!”等等,多提问题,对方只要一想回答你的问题,一思考就激活了理性脑,但问题多他又回答不过来,大脑死机,就忘记动手了。

3跑,告诉老师,找帮手当孩子遇上比自己强大的对手时,为了避免挨打,一定不要硬碰硬,可以向老师或者其他人寻求帮助。

需牢记:在孩子们的冲突中,父母的最终目标,是要教会孩子自我保护,并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办法。为此,父母必须要学会尊重孩子,爱孩子。平日里看见孩子们之间发生的小冲突,最好信任孩子能够处理得好,把孩子们之间的冲突还给孩子自己,唯此,孩子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冲突解决之道。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