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学前教案 > 父母做不到这一点,孩子永远都不会听话!

父母做不到这一点,孩子永远都不会听话!

来源:宝儿贝贝馆    阅读: 2.49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优优在吃饭前看到了生日蛋糕,便忍不住要吃。我和孩子奶奶都不同意,说等正式开饭后再切蛋糕。只有爷爷宠她,拿起刀就切下一块。没想到爷爷手一抖,切坏了蛋糕上的巧克力饼干。

父母做不到这一点,孩子永远都不会听话!

优优看到后立马不高兴了,开始呜呜地抽泣,然后慢慢地大哭起来,爷爷奶奶怎么劝都收不住。我还在厨房忙活,本就有些手忙脚乱,优优这么一闹更是让我有些急躁:“只是一块饼干而已,碎了也可以吃,有什么好哭的?”可谁想她哭得更起劲!

父母做不到这一点,孩子永远都不会听话! 第2张

优爸走过去抱起优优:“优优是不是因为饼干切坏了觉得很伤心啊?”

优优点头。

“优优是不是很想吃那个巧克力饼干啊?”

抽泣着点头。

“爸爸可以帮优优拼好饼干,但是优优要忍住不哭哦。”

再次点头,哭声停止。

优爸用奶油做底,重新拼好饼干。看到重新拼完整的饼干,优优一双眼睛似乎在放光。

吃完饭后,优爸开始跟优优讲道理:“虽然饼干碎了的确是一件很让人难过的事情,但是也可以不用大哭大闹,因为我们可以想办法把饼干救回来。即使是碎掉的饼干也可以吃啊。爷爷最疼优优了,优优哭得那么厉害,爷爷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优优去抱一抱爷爷,好吗?”

我冷眼旁观着,不得不佩服优爸这“欲擒故纵”的手段:“小哥,不错啊!”优爸调侃:“拜读了您那么久的文章,也该出师了。”

2

美国电影《怦然心动》中有一幕让人印象深刻。

主人公小女孩朱莉为了阻止伐木工人砍去她心爱的梧桐,坐在树上不肯下来引来整个镇子的围观。

最后,朱莉爸爸来了,他爬上树与女儿展开了一段这样对话:

爸爸:乖女儿,该下来了

朱莉:爸爸,求你了,不要让他们砍树

朱莉: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整个世界!

爸爸:没有什么美景比我女儿的安全更重要!

朱莉:我不!

爸爸:朱莉安娜,是时候下来了。

父母做不到这一点,孩子永远都不会听话! 第3张

众目睽睽之下,爸爸依旧淡定从容,温柔而坚定地劝服女儿下来。

他并没有以一种愤怒与否定的态度呵斥孩子:“不就是颗树吗?”或者用恐吓的语气给孩子下命令。而是一面温柔着传递着爱与担心:“在爸爸心里没什么比你更重要”,一面坚定重复地告诉朱莉规则:“即使你再舍不得这棵树,但是时候下来了”。

3

优爸和朱莉爸爸都做到了一点:与孩子共情。

所谓“共情”,就是能够设身处地地体验他人的处境,从而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有些事情在成年人看来微不足道,但是在孩子眼中却十分重要。

比如优优因为一块碎了的饼干大哭不止,那是因为他们对“物”的认知刚刚开始,不仅仅是饼干碎了,而是他们的认知被否定了。大人也许会觉得不可思议,孩子并不明白饼干碎了不影响“它还是饼干”“它还能吃”这个事实,只是觉得饼干就应该是完整地吃掉。

在优爸和朱莉爸爸的眼中,孩子是独立且值得尊重的个体。他们相信孩子每一个令人不解的情绪与行为背后,一定有合理的原因。在没有得到真实的答案前,他们并不想随意指责、评价,而选择用爱与理解,打开心门,倾听心声,从而找到问题的关键。

父母做不到这一点,孩子永远都不会听话! 第4张

大人比孩子成熟,大人应该主动发现孩子哭闹表象下的原因:是情有可原还是无理取闹。然后冷静思考应该采用什么方法,是安抚还是弹压。

大人不能被孩子的负面情绪左右,失去冷静和客观。很多家长面对孩子的哭闹时,更多是以吼的方式大声喝止。其实父母更应该做的是身体力行地教会孩子,如何面对和疏导自己的负面情绪,如何解决问题。这并不是说小孩永远打不得、骂不得,但是小孩一哭或是不听话就打就骂肯定是一种粗暴的教养方式。

打骂和共情,两种不同的方式也许都能让孩子顺从,但却会带来不同的心理影响。

选择换位思考,从孩子的角度寻找原因,信任孩子,必将唤起孩子内心的自尊感和责任感,从而学会自我管理。反之,一味的指责、打骂,唤起的则是孩子的懦弱胆小、逆反暴躁和心理失序。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