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学前教案 > 一位媒体人爸爸,因为13岁儿子说“我恨你”,竟决定辞职做这么一件事...

一位媒体人爸爸,因为13岁儿子说“我恨你”,竟决定辞职做这么一件事...

来源:宝儿贝贝馆    阅读: 1.04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一位媒体人爸爸,因为13岁儿子说“我恨你”,竟决定辞职做这么一件事...
01

老金——金心异,47岁,曾为《21世纪经济报道》编委,深圳市政协委员。虽然在工作上取得了如此高的成就,但在儿子的眼里,他却是一个“失败”的爸爸。

一位媒体人爸爸,因为13岁儿子说“我恨你”,竟决定辞职做这么一件事... 第2张
01

小金——13岁,初一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特别厌学,与老金缺少沟通,无法理解老金所谓的爱的行为,并表达出了对老金的“恨”。

《出发丨我儿子13岁》

文 | 金心异

6月22日是我儿子的生日。过去6年,我养成一个习惯,他每个生日,我都写一篇文字记述一下这天的心情,所思所想,主要的想法,是预了将来他长大后,可以回头来看。然而今年这天,我竟没有写。


没有写的原因,是儿子和他妈妈都说,不要写现在的真实状况!做过10多年媒体人,你不让我写真实状况,那还有啥子好写的。

确实,这几个月来,我的生活比较狼狈不堪。

47岁了。人到中年,几乎人人都过着狼狈不堪的日子,纯属正常。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包括性生活)、工作、学习、感情、理想,七个盖子八个碗,hold不住了。

我们自以为小心翼翼、处心积虑地维持着不同界面之间的平衡,其实每日里都是手忙脚乱,这里抓一把那里摸一下,那个方向出问题了就赶快去维稳一下,然而突发状况就像这个大国一样狼烟四起、此起彼伏,自己的内心王国也只好跟随着狼奔豕突。直到有一天,在某个方向上彻底死机了、罢工了,那时你唯一的选择是,放下其它的一切,全力解决这一个问题。

这一回我的生活出的状况是:儿子罢课了。

儿子从小学二年级起,就开始出一些状况,一路磕磕拌拌,风风雨雨,酸甜苦辣,总算念完了小学。初一上学期,略感松了一口气:好象学习成绩中不溜,还算跟得上,至少没掉队。然而一到下学期,形势不妙了,他开始表现出厌学的症状。

据有位权威的教育专家说,现在的孩子70%以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厌学,只不过大多数都能跟着走下去。但我儿子从今年三四月份,开始找各种理由,想要逃避上学,一天不去,或者两天不去,他妈妈只好一次又一次地,找各种理由跟学校请假。问他为什么?又答不出个所以然。在学校有同学欺负你吗?没有;被老师批评了吗?没有;喜欢女同学被拒绝了吗?不是。就是不想去上学。

一位媒体人爸爸,因为13岁儿子说“我恨你”,竟决定辞职做这么一件事... 第3张

过了五一假期,总爆发了:一天,两天、三天、一周,一个个纪录被打破;他妈妈没奈何去跟学校请一个月假,然而6月11日那天早上,从7点到9点,两个大人用了两个小时,磨破了嘴皮,各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各种解画,告诉他回到学校一切正常,同学们只知道他去外地做了手术,现在回来上课了。好不容易换了校服、整理了书包,但他终于止步于门口换鞋子的小软凳上。

这半年以来或者说一年来或者说六年来我积攒出来的各种负能量以及失败人生,在6月11日早上9点在我儿子身上作了一次恶毒的适度渲泻:我近乎歇斯底里地骂了他一通,甚至还,打了一巴掌,踢了一脚——在他上小学的第一天,我曾向他承诺,他从此是一个学生了,我从此不再打他。说得好像我是一个暴力狂的父亲似地,在他从1岁到6岁,我总共也才打过他3次或4次。——这一次的动手,彻底宣布我是一个失败的父亲。

可能是针对这次我的抓狂,他有一次跟心理咨询的老师说:他恨我。

这三个字真是击垮了我。

回想一下这些年,我陪他的时间太少,而加给他的压力太多、带给他的烦恼太多。很多事情我以为他能承受,而没有考虑过他也许难以承受;我以为他已接受,而没有考虑过他也许永远不会接受。他嘴上从来不说的,也许内心里也不怎么想的,但在潜意识里,也许从未消失。

我从他的角度想的太少。我们为人父母的,总觉得自己真心地爱孩子,所以以爱的名义,去掏心掏肺地做任何事,而不管孩子是否愿意、是否喜欢。许多教育理论也告诉我们,有些事情,必须强制他们。但是这一代的孩子,要的也许只是一种“尊重”的态度,这恰恰是我们并非能在所有时间里意识到的。我们自己这一代人,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社会上,从来不被尊重,也不懂得尊重别人。
小学毕业的暑假,儿子做了一个比较大的手术,两条腿各切除了2处骨软骨瘤,原以为两个半月大约可以复原,但实际上用了四个多月才恢复正常的行走。这件事对他的身心造成了什么影响,我和他妈妈也许都忽视了。我们只鼓励他坚强、勇敢、积极向上,但没有设身处地的想过这对一个12岁的孩子意味着什么。

越想越难过。

一位媒体人爸爸,因为13岁儿子说“我恨你”,竟决定辞职做这么一件事... 第4张


6月16日,我向公司董事长递交了辞职报告。
由于要有一个批准的过程,我先休两周的年假。这两周里,我将过去几个月已想过无数次的想法变成了一个行动计划。
我要把所有其它的事情都放下了,用一年的时间来调整或重建我们的父子关系,希望在他人生旅途的最关键一段时间,我陪他走过,消除掉内心的阴霾,重见阳光灿烂的日子。

2014年1月30日,我失去了母亲;2015年12月14日,我失去了父亲。现在,在我剩下的人生里,没有什么比我的儿子更重要了,包括我自己的一切。

一位媒体人爸爸,因为13岁儿子说“我恨你”,竟决定辞职做这么一件事... 第5张
处于“第二叛逆期”的儿子一听见我们要跟他沟通就烦(据说现在的孩子都这样子),倘若我带着儿子周游一年,吃饭、睡觉、旅行都在一起,我开车时他就坐在后面,我一天哪怕只跟他讲一句话,一年下来,总会有几句话触动他吧?

当然不止如此。

我还可以想更多的是:自然可以教化人类,这在西方叫“自然哲学”,一路上的自然风物,大山、大河、大海、大草原、大沙漠、戈壁滩、湖泊、峡谷、洞穴、瀑布、日月星辰,风霜雨雪,难道就不能触动一个小小骚年的心灵?

与此同时,那些世界和全国各地的人文历史、城市、村庄、建筑、服饰、生活方式,那些普通人的故事或者英雄传说,或许能让某小子若有所思?
说不定自然或人文在人心上的投射,能让一个13岁的少年突然成长?

到了4月,我的想法逐渐清晰起来。

孩子的妈妈一直说青春期的男孩子需要爸爸多陪伴,我当然完全没问题,跟一些朋友说了,他们都说这是个好办法,跟学校的班主任老师沟通了,她也非常赞成。
但是我姐陈昳茹博士持反对态度:“你的想法很好,但是,孩子想去吗?你们总是按自己的想法替孩子做决定,完全不尊重孩子的意愿”。她说:你可以跟他沟通,但不要抱着一定要说服他的态度,不要预设前提,不要诱惑他。
完全尊重他?

说实话,如果完全由着他的想法,最理想的状态就是现在:每天宅在家里,玩手机、IPAD,看电视,偶尔看看书,睡大觉,多爽。旅行?太累了!不去。可是我姐是中国人民大学(对,就是雷洋那个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博士,沙莲香教授的高足。
她的话我得听。 两个月时间,借着各种机会,跟儿子探讨。到了6月中旬,休学看来已成定局,儿子的态度也有了变化,答应去了。很高兴的告诉了陈博士,但是我心里很清楚:儿子最多只能说是“半推半就”,只是“愿意去”,并不是“很想去”。我必须违背我姐的要求,要用A段和B段好玩的旅程“诱惑”他或“说服”他。 所以你看,其实最兴奋的其实是我!

我们这一趟,就是要找回自己。尤其是,对儿子来说。

尖叫君后语

老金所作的决定和安排的这个亲子计划,让我想起西方年轻人流行的一种体验方式---在年轻的时候,选择一次跨国长途旅行,让自己在旅途中观看世界,认识自我,明白自己到底需要什么。这一年就叫做“间隔年”(Gap Year)。

有人认为间隔年收获满满,也有人认为这纯粹是脑子发热,耽误了宝贵的时间和机会。亲爱的朋友,你认同老金的做法吗?或者当面临亲子困惑和生活迷惘时,如果有可能,你会做和老金一样的选择吗?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