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学前教案 > “富养”,你真的理解对了吗?

“富养”,你真的理解对了吗?

来源:宝儿贝贝馆    阅读: 4.27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文:徐桂凤

美国爱荷华儿童医院

工作于美国爱荷华儿童医院儿童发展与障碍中心,擅长儿童生长发育咨询及指导、儿童心理行为问题评估、咨询及治疗、家庭亲子关系咨询及指导。

我的一个朋友,自从有了孩子之后,就经常在微信朋友圈晒买给娃的各种新玩具的照片,或者娃被各种玩具包围的照片。据她说,她家女儿的芭比娃娃就有几十个,各种动物公仔多到家里塞不下,每个月都要花很多的钱来买这些玩具,只要女儿看上的,她都会买回来,她的理论是:“不是说了吗?女孩子要富养,她以后才不会轻易被一点点物质给诱惑”。

我确实也听过这个被讨论很久也颇受很多父母认同的“男孩要穷养,女孩要富养”的说法,已经不记得最开始那篇文章的作者和文章名字了,印象很深刻是其中关于女孩养育部分,大概的意思是:女孩子就要富养,将来经受得住诱惑,没有那么容易被骗走。

当时看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还没有当妈,第一反应是觉得很有道理,有句话不是说了吗?“从来富贵多淑女,自古纨绔少伟男”,但是其实并没有深入去想“富养”的真正含义。

后来断断续续听人聊起来“穷养富养”都是比较多的集中在“物质富养”上,比如有的朋友说:“你生儿子还好,反正男孩要穷养,我就惨啦,一个闺女,人家说要富养,经济压力比你大多啦!”

有个朋友,给女儿穿朋友女儿小时候的旧衣服,然后她的另一个朋友就告诫她:“女孩子要富养呀,你这么节省,给她穿旧衣服,她以后搞不好会因为一身新衣服就和别人跑啦!”……

言外之意,如果女孩子小时候的物质需求没有被充分满足,长大之后就会很容易被物质条件诱惑。乍一看这种说法好像蛮有道理的,尤其是经常看到一些网络新闻说,哪些女孩子特别拜金,哪些女孩子容易被物质迷惑双眼不走正路,哪些女孩子为了傍大款和男友分手啥的,就总有人很惋惜地来一句:“所以说嘛,女孩子一定要富养!”

“富养”,你真的理解对了吗?

真的是这样吗???

举个实际的例子。一个小姑娘,从小父母千娇百爱,尽一切可能满足她的要求,从来不知道为了某个布娃娃日夜期盼是什么滋味,从来没有体会过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某个愿望时的甘甜。

某一天,父母老去,自己已经长大要独自面对生活,因为父母的支持,衣食无忧,生活小康,但是新的名牌包包和首饰,层出不穷,豪车别墅也让她非常眼馋,这些都是父母没有办法一直为自己提供的,可是自己的工资无法负担,过惯予取予求的生活,又觉得自己完全值得享受这些物质条件。

这个时候,有个所谓的“物质诱惑”近在眼前,难道这位从小过惯予取予求生活的姑娘就一定比某位成长于困苦家庭的姑娘更具抵抗力?当生活出现变故(要知道人生无常啊),这位姑娘就一定会更加从容面对物质生活的限制,在逆境中奋发?我看未必。

换个角度来看,我有好多的女性朋友,成长于农村地区或者某个收入一般的工薪家庭,她们无法从父母那里得到各种丰富的物质条件,但是她们从父母那里学习到了怎么在有限的物资下安排好一家人的生活,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自己的梦想,如何在困境中仍然保持着向上的心态。

她们一路走来,生活中有一帆风顺,有人生困境,但是,她们可以在顺境中不张扬肆意,在逆境也能向上乐观。

其实,如果将“富养”仅仅理解为“物质丰富”,这个说法是有概念偷换的,因为这种解释是将幼时富足的物质条件作为孩子长大以后是否能抵制物质诱惑的唯一条件了。要知道,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影响其发展的因素特别多,没有哪一个条件是能够完全绝对孩子的发展轨迹的。

这很好理解,如果只是强调要给孩子好的物质条件,没有注意孩子“抗击打能力”的培养,对于孩子来说,未必是好事。所有的得到都无需任何代价,一切都理所当然,等到将来长大后,发现物质的享受是没有尽头的,总有自己没有经历过的,总有父母没有办法提供到的,但是自己既不具备努力获得更好物质享受的条件,又无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会不会更容易出现被物质条件引诱的情况呢?

我的一位朋友,她的记忆中永远都有一本小学生作文选无法忘却。她出生成长于农村,大概在三年级的时候,在县城的新华书店看到一本作文选,封面上是一个穿着裙子的小女孩灿烂地笑,非常喜欢。但是那时她们家正处于经济困难的时候,妈妈基本上都是一分钱当两分钱来花,所以她摸了很久,还是没有提出要买的要求。再然后,某个她生日的早晨,在妈妈的示意下,她打开衣柜,柜子里整整齐齐摆放着一叠新的作业本,作业本的上面,是那本作文选。她的妈妈告诉她,因为她每天放学后帮忙种菜,帮忙挑选要拿去菜场卖的菜,所以妈妈有了多余的钱去买那本作文选作为她的生日礼物。

这是这位朋友和我聊起“富养女儿”时和我谈及的往事,她感慨颇深:“这个生日一直是我最难忘的,哪怕后来家庭条件好了,我收到更多昂贵许多倍的礼物,我都没有太多印象了。这本作文选给我的意义其实早已超越了它本身,每次想到它的时候,我所想起来的都是那天早上,睡眼惺忪中看到的我妈妈的温暖容颜。因为这件事情,我感受到妈妈对我的爱,也相信:无论多困难的时候,我都拥有努力的权利!”

“富养”,你真的理解对了吗? 第2张

我觉得真正的“富养”,父母反而要避开一味满足孩子物质需求的误区,而是应该注重精神的富养:

第一、给孩子足够多的爱和陪伴,让孩子的精神富足。

如果只是一味忙碌工作,无法给孩子的成长足够的陪伴,只是弥补性地给孩子买一堆玩具衣物,孩子内心对于父母亲密的渴望没有被满足,各种幼年时的依恋不良、安全感不足就会表现出来,而这些是丰富的物质条件无法弥补的。

第二、穷养富养,不在于物质的绝对值多少,不在于家庭的贫富,而是要让孩子的内心有富足感。

一个被过分克扣物质的孩子,内心很容易产生匮乏感,难以分享,难以获得满足,一个被随意满足任何要求的孩子,骄娇二气常常也会伴随出现。

比如我那位朋友的例子,在很多人看来,一本作文选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是当自己努力后,妈妈从紧张的生活费里挤出钱来买给她,这对于她来说,内心是满满的暖暖的。试想,如果妈妈看到她想要,就不顾现实,立即满足她,她的感受会是一样的吗?就一定在以后的生活中更能经受住诱惑,更能自立自强吗?换个角度,如果妈妈看到她想要,无论如何都不给她买,作文选会不会成为她童年一想起来的遗憾呢?

我们不是她,不知道真正的结果会如何,但是,无论我们的家境如何,我们完全都可以做到让孩子的内心富足。很多时候,孩子想要的不是一件多名牌和昂贵的裙子,她喜欢的只是任何一件有着漂亮小花的裙子,孩子在意的也很可能不是玩具多贵,是进口的还是国产的,而是任何一个可以和爸爸玩互动游戏的玩具……也就是说,重要的不是价值本身,而是我们如何应对孩子的物质渴望,以及我们能伴随着物质的给予,还能为孩子提供什么?

孩子想要的东西,不需要竭尽全力也不能获得,也不是予取予求,付出对应的孩子能力范围内的努力就能得到,我觉得“刚刚好”。

当然,特殊的日子,爸妈出差归来、生日、儿童节……这些特殊的日子,父母给的“惊喜”也是必要的。

“富养”,你真的理解对了吗? 第3张

第三、“富养”孩子的人生体验

让孩子的人生体验更宽,并不需要通过带孩子去旅游,带孩子去各种高级餐厅,高级宴会,而是让孩子体验各种酸甜苦辣,这些我们每个父母都能做得到,无论你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的高低。

比如,哪怕你们生活在农村,物质本身并不富足多样,但是你仍然可以带孩子体验农活的辛苦,饲养牲畜的乐趣,一个草蚱蜢的欢快,帮助他人的满足,通过努力获得赞赏的欣喜,遇到挫折时的坚持或者灵活转变策略,做错事情要承担的责任,对规则的遵守……

更宽更广的人生体验,让孩子的“心理韧性”更强大,适应性更强,其实男孩女孩都适用的。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