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学前教案 > 每个人都能富养孩子,别错过这唯一方式

每个人都能富养孩子,别错过这唯一方式

来源:宝儿贝贝馆    阅读: 4.94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多花时间陪孩子本身已经很赞了,多花心思陪伴就属于超级赞。关键一句话:人要在,心也在。

开学第二周,和孩子同学的妈妈用微信聊天,我们两个妈妈说了半天,才明白了一件事情:中文课这周分班了,两个孩子不在一个班。

思迪在国际学校,以法语为主,每周有几个小时的中文课。挂了微信,我把思迪叫过来,问她分班的事情。
六岁小姑娘的总体叙述能力有限,尤其看着妈妈急切的脸。思迪只能说出来,我和谁一个班,其他一概不清楚。和思迪在一个班的孩子,据我了解,中文水平都很有限。

每个人都能富养孩子,别错过这唯一方式

当了妈的女人,要是自己受点委屈不公,几十年了早就被摔的皮糙肉厚了,还尚能忍受。若是孩子被疑对待不公,在确认之前,就开始暴跳如雷,坐卧不宁了。若真是证据确凿受了委屈,那怨气估计比六月飞雪的窦娥的冤气还要重。
第二天,我推掉了手头所有的工作,火速约见老师。
原来,中文他们分了三个班,思迪在中班。老师给我展示了思迪分班考试的卷子,和六月期末考试大致相同的内容。思迪六月考98分,九月考78分。80分才可以进高级班,思迪差两分。

我仔细看了看她的卷子,有两处是粗心。有一句,思迪选了“大山是美国人。”答案是:“大山是中国人”。估计她根本就没有把这句话看完,看了几个字,就勾了排在前面的那个答案。

“可这一句话就10分。老师,您这分算的也忒粗犷了。”

当然,这只是我心里想的话。我不是来挑刺的,做一个护短妈妈的结果将是越护越短。短到护不住,到时候我怎么办?

但是粗心之外,很明显有两处,她是不会的。一个暑假没翻中文书,再聪明,人的记忆力也是有时限性。

老师说,知道思迪平日水平,这次的确马失前蹄。十月她们还会再考试,重新调整班级。

每个人都能富养孩子,别错过这唯一方式 第2张

我说:“我今天不是来求情或者施加压力的,我就是想搞明白情况。调班还是不调班,我尊重老师的决定。”

中文母语,并有一个写字为生的妈妈,这样的孩子被分到和那些中文说不成句的外国孩子一个班学中文。老师本来以为我用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跑来,是为了一哭二闹三上吊。没想到,我居然说的还挺通情达理,气氛开始松缓下来。

然后我说:“我希望老师可以配合父母的工作,及时反馈孩子的情况。譬如这次思迪有如此大的波动,应该由老师主动通知我,而不是等着被我发现跑来问询。毕竟孩子也只刚上二年级,很多事情,自己说不清。”

对于我的要求,老师有点不自然地说:“我们仅有几个老师,有上百个孩子。每个孩子都会有波动,何况思迪的波动尚未造成既成不良后果。”不过老师最后表示,今后如有类似情况,一定告知。

从理论上来说,老师和父母的出发点是一致的:让孩子学的更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可事实上,因为出发点、观点、着重点的不同,关键是职责重点不同,老师和父母常处在对立的位置上,相互指责,推诿责任。

对于一个老师而言,他教过的学生们的优秀率达到百分之八十,就是好老师;百分之九十,就是极为优秀的老师;要是能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特级优秀模范老师了。面对剩下那百分之几,老师不会问心有愧。
而作为家长来说,自己的孩子好,就是百分百,自己的孩子不好,就是零,没有万一。

思迪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我还没开始写文章,比较空。每天下午,我都花一会儿时间和思迪在家里黑板上写汉字,背唐诗。我有一张照片,思迪站在黑板前面,后面是她会写的字,整整一黑板。

去年上小学了,幼升小,各科目都要适应要衔接。中文老师说,教育大纲要求一年级不写字,会说就行。一年下来,老师常夸思迪,说她灵、聪明、词汇量大、条理清晰。

这一年,我也真是忙,忙得翻着跟头,脚不着地。中文就放松下来,这一松手,一走神,孩子一下子就差了好多。
所以这次思迪中文没考好,我知道,怪不得孩子,怪不到老师,要怪只能怪我自己,没有尽到督促的责任。

父母作为未经孩子同意就把他们制造出来的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担负着无可推卸的主要责任。老师,祖父母外祖父母,或者孩子本身,都只是参与者,而不是决定人。

这就是监护权的存在原因。等到孩子们自己可以有自主权利,不再需要监护人的时候,父母才可以卸掉这份沉重的责任。

我把思迪接回家说:“你记得妈妈也是老师对吧?从今天开始,妈妈教你。”

每个人都能富养孩子,别错过这唯一方式 第3张

妈妈当老师,小姑娘一开始有点排斥,左歪右歪的晃着找理由不学。但是很快,小姑娘明白了,妈妈这个老师只有她一个学生,想偷懒走神混过去,没门儿。而且更可怕的是,妈妈要是生起气来,后果比老师更严重。最好的方式是,集中精力好好学,学完就可以出去玩。

我把我的工作时间重新调整了一遍,给阿姨涨了工资和时间,每天从孩子放学四点回家到晚上九点睡觉,这五个小时里面,我不再写文章,只回复一下必要的微信。但是再忙,我也要保证在饭前有一段单独的时间陪思迪做功课,饭后到睡觉的一个多小时,陪着她们两个玩儿。

和她们在一起的意思是,我必须一心一意不看手机,不看电脑,更重要的是把脑子里的其他大门都关上,不想别的任何事情。这对我来说,其实真的是非常难做到的任务。

每个人都能富养孩子,别错过这唯一方式 第4张

当了妈妈之后,我不但成了一个护巢的母鸡,更是开始了一地鸡毛的日子。为了能有效的择干净我身上的鸡毛,我练就的功夫就是一心多用。

我已经试过,思迪写一行汉字的功夫,我可以回复两到三条信息;或订水或订牛奶;或支付快要欠费的手机、煤气、电和水;或嘱咐阿姨究竟要买什么菜……

就算是偶尔没有火烧到眉毛,没有必须要处理的事情,我眼睛不眨的盯着她一笔一笔地写字,盯着盯着我也就走神了。想着这个人的消息没回,现金没了要去取,送洗的西装千万别忘了取……我是一个很会、也很爱走神的人,走神是件惬意的事情,云中漫步,飘飘然的惬意。

事实上,思考对人类是一种非常大的消耗,为了避免深度的思考,人们愿意做很多其他的事情。

我认识很多孩子养的特别精心的妈妈:每天按照营养搭配,变着花样给孩子做饭;起第一阵风的时候,把毛衣送到学校去;孩子病了,可以整夜整夜依在床边量体温;

我也认识很多孩子养的特别舍得钱的妈妈:孩子想要的东西,可以把全球当成坐标,厚着老脸求那个二十年都没说过话的闺蜜;数学150/小时,英语200/小时,钢琴300/小时,芭蕾舞400/小时,双语学校十万算捡着了,这就是最近上海内环拼爹拼娘的价格。

为了孩子们,妈妈们可以不买化妆品、不买包包,可以不去旅游,可以不评先进,可以不做事业,甚至为了孩子,连老公都可以不要,却不能在陪伴孩子的时候,全心全意,集中精力。

说别人,其实第一个先是在说我自己。

我们用我们的方式去关心孩子,我们根据我们的时间去陪伴孩子,而大多数情况下,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和那个毛茸茸的大熊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人在心不在的玩具。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都视孩子是掌上明珠,可是无意识的看护并不是有效的陪伴。孩子需要看护,也更需要陪伴。在陪伴的时候,要有交流、被注意、一心一意、只为宝宝自己。

如果说,孩子们犹如一块璞石,父母就是“剥璞出玉工程”的总指挥。而老师们更像是被请来分工明确的玉匠,雕手的玉匠,就雕手,雕衣带的玉匠,就雕衣带。

台北故宫的那颗翡翠白菜,从玉质上来看,个头不大,白绿居然还间或黄色,真算不上顶好的缅甸玉。要是琢成颜色不均,带着斑点的镯子或者瓶子,这块玉就废了。

玉质不算太好的翡翠被雕成了白菜,然后成为镇馆之宝,除了出神入化的刀功,把霜冻过的白菜还有菜心上的小虫雕的栩栩如生、叹为观止以外,更重要的是,当初决定把这块璞石雕成白菜,并根据天然的颜色,设计叶子走势,小虫的位置的那个人的匠心。这才是造就了奇迹的钥匙。

每个人都能富养孩子,别错过这唯一方式 第5张

养孩子,绝对不是牺牲自我,奉献自我。养孩子,也绝对不是牺牲孩子,成全自己。
孩子和父母,彼此都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却不能是全部。如何在活在自己的生活中,两者兼顾?

我目前找到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做一个日程表,把要做的事情框进去。一件一件列出来。划出固定的时间,每做一件事,都努力提高效率,全心全意,集中精力。
对我来说,看孩子和陪孩子是两件不同的事情。

看孩子要的是数量。我们要无时无刻的看着孩子,因为我们不知道孩子会不会磕着碰着,捡了地上的脏东西塞嘴里,或者被人一把抱走了,没了踪迹。
陪孩子要的是质量。我们不需要,也不能够,永远在孩子面前集中精力,但是我们一定给孩子留出一段时间,陪着孩子,听他们讲话,回答他们的问题,和他们一起玩儿,一心一意。

陪孩子就好像是《小王子》里面我最爱的那一段,小王子和狐狸“驯养”的故事。我们通过彼此“驯养”建立关系,成为彼此的唯一。

父母子女,最好自然是,有钱有陪伴,但是只能二选一的话,请记住:“无钱有陪伴”永远比“有钱无陪伴”的孩子更能感到幸福。

人类已经不再有时间去了解身边的事情,包括自己的孩子。仅仅花钱怎么能够算富养孩子?孩子这么举世无双的宝贝,自然要花自己最珍贵的东西,那一定是时间。

花得时候切记:这时间,一定要花得一心一意。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