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亲子活动 > 推荐:爱唠叨父母必读

推荐:爱唠叨父母必读

来源:宝儿贝贝馆    阅读: 2.11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引言:天下所有的母亲没有不爱孩子的,但是,天下的母亲都避免不了做一件事,那就是“唠叨”。父母用唠叨来表示爱,效果会怎样呢?不



    引言:天下所有的母亲没有不爱孩子的,但是,天下的母亲都避免不了做一件事,那就是“唠叨”。父母用唠叨来表示爱,效果会怎样呢?不管是哪种唠叨,唠叨太多太久,孩子的耳朵真的起“茧”了——因为你给孩子吃的“药”过多了,孩子产生了“免疫力”。母亲总对孩子不放心,怕他做不好,以为唠叨可以约束孩子,提醒出差错。俗话说,“好话不说二遍。”说十次不一定比说一次有效。 




  

推荐:爱唠叨父母必读

  
   “妈妈,我求你别说了!你说了好多遍啦!”女儿跺着脚,对妈妈哀求道。 “知道了知道了!你有完没完啊,我耳朵听得起茧啦!真是烦死了!”儿子捂住耳朵,对着母亲吼。 这样的镜头相信在不少家庭中出现过。不少母亲特别喜欢对孩子唠叨。有资料显示,九成以上的孩子认为母亲“太唠叨”,唠叨成了母亲的通病。
 

推荐:爱唠叨父母必读 第2张


    ★  出于关心的呵护式唠叨
    
这是一种无意识的爱孩子的本能。她认为这是为孩子好,为孩子着想。孩子还小,自控力差,做事常常顾此失彼,丢三落四,所以需要大人不断提醒。有位母亲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事无巨细都会叮嘱又叮嘱:出门衣服要多穿;晚上睡觉要盖好被子;吃饭不要边看电视边吃;放学了不要在学校逗留,早些回来……这类母亲把孩子当成永远长不大的小不点,对孩子事事不放心,不敢放手让他受点苦,去经历风雨,不放心他独立做事。唠叨的结果是:孩子产生了依赖心理——反正有人提醒我。因而变得懒惰,散漫,没有责任感。培养独立生活能力成了一句空话。  
    ★   出于催促的命令式唠叨
     有的孩子性格活泼,顽皮贪玩,在父母眼里看来是“不听话”、不自觉、不好管教的孩子。父母认为他需要人催促,象皮球一样,踢一下才有动一下。于是,“该做作业啦!”“到睡觉时间了,该上床啦!”“不要在外面玩得太久,8点前要回家!”的命令声在孩子耳边定时响起。 
    当然,这对于还没有养成良好作息习惯的孩子来说,父母适当的催促是应该的,但是,当催促过多过量,孩子就算听从你的话了,也会在内心对你产生抵触或怨恨情绪,疏远了亲子关系。孩子心里长期潜着这种负面情绪是对身心不利的,不容易养成开朗的性格,宽阔的胸怀,积极的处世态度。  
    ★  出于习惯的批评式唠叨
     在家习惯了对家庭成员比如丈夫的唠叨,自然也会对其他成员不停地唠叨。也有的和母亲本人的性格有关,她属于那种喜欢说个不停的人。这类母亲似乎一天不唠叨就不舒服,不习惯。有位妈

推荐:爱唠叨父母必读 第3张
推荐:爱唠叨父母必读 第4张
妈似乎对孩子怎么看也不顺眼,整天对孩子唠叨不停:“你怎么又做错了,今天我不检查出来,明天本子上又一个红叉,怎么这么粗心!”“不懂的问题要去问老师,知道吗?你什么时候能让人少操心?”“这次怎么才考88分呀,平时就知道玩,说了多少次了,要专心听课,心思跑到哪儿去了?!” 
      这类母亲把唠叨紧紧挂在嘴边,怕孩子不上进,怕还会再犯错,但效果是,与孩子疏远了心理上的距离,因为没有孩子喜欢听你不断地批评和指责。  
    ★  出于发泄的不满式唠叨
   
母亲工作上的压力,生活中的不愉快,人际关系的紧张,家庭的不和睦(或者战火不断),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等等,都会影响到母亲的情绪,而母亲的情绪又直接影响到孩子。经常看到这样的母亲,孩子考试没考好,就对孩子大发脾气:“你看你,怎么就这么笨!人家某某都比你考得好!怎么就这么不争气!气死我了!”“生你怎么就这么没出息呢,长大了去扫马路算了!

 


      这类母亲实际上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孩子成了他的出气筒,根本体会不到孩子的心情,不考虑孩子的心理承受力,受伤的只能是孩子。  
      

推荐:爱唠叨父母必读 第5张

     心理学上有个“超限效应”。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接受某种刺激过多、过强、过久,超过了合理的限度,就会引起他心理上的厌倦和反抗,使他的行为朝相反的方向展。”       

推荐:爱唠叨父母必读 第6张
                             

     “我不想听时,就说自己要学习。只要我躲进书房,妈妈就不唠叨了。”   
     “唉,我懒得听,当作没听见,不要顶嘴就行,时间长了他们就不唠叨了。”
     “如果他们说得太多的话,就到外面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吧!” “说多了我会向她发脾气,我一发脾气,妈妈就怕我,不说了。哈哈。”

      可以看得出,母亲的唠叨让孩子有的学会了阳奉阴违,你说你的我做我的,根本不当一回事;有的显得很无奈,心情不好;有的进行反抗,不再尊重父母,这是个危险的信号。

      而听多了没完没了的批评指责呢,会让孩子竖起心理防护墙,从心里开始抗拒你,要么想法躲开你,因为他内心痛苦。要么和你对抗,吵架,造成亲子关系的疏远或恶化。孩子的忍耐程度也是有限的。超过了这个限度,孩子的心里也会承受不了。会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同时你的威信也在你的唠叨声中渐渐失去。这就是超限效应。

 

推荐:爱唠叨父母必读 第7张

    ★ 唠叨可能会导致孩子的心理问题,并危害其身心健康的。

     美国杜克大学心理学家的研究显示,如

推荐:爱唠叨父母必读 第8张
推荐:爱唠叨父母必读 第9张
推荐:爱唠叨父母必读 第10张
推荐:爱唠叨父母必读 第11张
推荐:爱唠叨父母必读 第12张
果父母对儿子房间的卫生状况总是喋喋不休,唠叨个不停,孩子可能会反其道而行之,甚至想钻进猪窝里。 
推荐:爱唠叨父母必读 第13张

  
研究人员在不同的校区作了两项实验,他们从大量心理学学生中选出几名参试者,向这些学生提出问题,
包括是否他们生活中有两种人,一种是让他们玩得开心点,一种是督促他们努力学习的人,并请他们指出,然后学生们接受了一项测试。测试显示,学生们认为操纵他们生活人的名字从计算机屏上快速闪过,以至于学生们无法有意识地确认,只能下意识地记忆。正如研究人员期望的一样,下意识把逼迫自己努力学习人的名字放在首位的学生在测试中的表现大不如那些把让他们玩得开心的人的名字置于首位的学生。

  研究暗示,那些感觉到某位重要人物对自己要求很高的人会下意识地把这个人放在第一位,这导致他们会自动做与控制他们的人意愿相反的事情。换句话说,就是唠叨是会起反作用的。

推荐:爱唠叨父母必读 第14张

     
   说了这么多,那"唠叨"到底产生哪些不利孩子成长的影响呢?

        ★ 唠叨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影响学业
        对孩子的缺点错误或学习问题,若指正面的讲一遍孩子会产生内疚感,而多次指责、批评则会使孩子不耐烦,最后是反感、讨厌、逆反,产生非暴力和暴力倾向。从而影响学业。 
        ★ 唠叨易引起亲子(女)关系相疏
       之所以唠叨是不了解或不理解孩子造成的,在双方的冷战中双方都是输家。最终结果是亲子关系疏远或破裂甚至产生悲剧。 
      ★ 唠叨影响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  

  
当孩子反复出现错误或忘记做某件事情时,妈妈就会唠叨没完甚至发火。本来孩子想改过,但由于不良情绪的产生不仅不改,反而感觉父母很讨厌甚至憎恨。
       ★ 唠叨影响亲子沟通
       由于不良的亲子关系导致亲子无法沟通,孩子不愿意回家,厌学、逃学甚至离家出走。

推荐:爱唠叨父母必读 第15张

    
  以上这些,我想是母亲们不愿意看到的。那么母亲们该如何避免这类唠叨呢?
 

      ★ 策略一:学会尊重孩子,正确把握住孩子的心理状态。
      一般情况下,孩子的心理状态会不同程度地有所暴露。父母这时就要善于把平时对孩子的了解与他在谈话 中的外部表现联系起来,细心观察孩子的神情、言语、注意力和习惯动作的变化等,从而正确把握住孩子的心理状态。 比如,谈话时孩子低头不语,往往是感到委屈或产生抵触等心理的表现,而抽抽答答则往往是孩子内心羞愧失衡的反映。初中阶段的孩
推荐:爱唠叨父母必读 第16张
推荐:爱唠叨父母必读 第17张
推荐:爱唠叨父母必读 第18张
推荐:爱唠叨父母必读 第19张
推荐:爱唠叨父母必读 第20张
推荐:爱唠叨父母必读 第21张
推荐:爱唠叨父母必读 第22张
推荐:爱唠叨父母必读 第23张
子正处于花季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自尊心、独立意识开始增强,希望别人像对待成人那样对待自己,另一方面,他们的认识仍有很大的片面性,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容易冲动,对后果缺乏考虑,出了事又不知所措,表现出一定的孩子气。与他们谈话,父母就要考虑这些心理特点。当然,谈话时我们还应关注孩子的个性。个性傲慢的孩子常对谈话表示轻蔑;胆小怯弱的,又易心情紧张;心境不好时常沉默少言,或动则易怒;情绪兴奋时又常喜形于色,絮絮不休。父母必须对各种因素综合分析,准确地把握住孩子的真实心理状态。
  ★ 策略二:学会交流。
      亲子教育专家张勤女士介绍说有一天下午,她突然被儿子的小学老师叫到学校。在老师的办公室里,老师当着儿子的面向她抱怨:你这个孩子是多么多地淘气……老师甚至使用了很多难听的字眼,而她一听,又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儿。小男孩子嘛,淘一点很正常。事隔多年,她仍然觉得心痛:“当时我儿子就站在一旁,老师就那样数落他,孩子吓得缩在墙角一个劲儿地哭!一路走,孩子一路哭,任我怎么安慰也停不下来。突然间,她想到:老师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可是,连他们都不能百分百做到跟孩子顺利沟通,那么家长和孩子间的沟通,是否会出现更多问题?从此她开始潜心研究如何当一个好家长。家长是一个全新的角色。在我们有孩子之前,谁也没当过家长,也没有人教我们怎么当家长;而当我们刚学会怎样给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当家长时,孩子又升到了二年级,我们的经验又不够用了,这个过程是周而复始的。她说:“教育不是把水桶灌满,而是把火点燃。”  
       ★ 策略三:身教重于言教。
       在电视上看到这样一个镜头,儿媳妇正给白发苍苍的婆母一边洗脚,一边谈笑。四五岁的小孙女注目看了片刻,也急忙去厨房端来半盆水:“妈妈,我也给你洗脚!”全家老少看了这个镜头,无不为之感动。小女孩的一个极为普通的动作,却显示了隐藏在儿童心目中的一个秘密:父母是孩子心中的偶像,学习的榜样。父母的行为在很大的程度上会左右孩子将来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时听到一些做父母的无奈的感叹,如今的孩子不知怎么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笔者以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问题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一位事业有成的母亲,女儿更可能会梦想自己是个成功的职业女性;如果父母嘴上说的天花乱坠,行动上却另是一套,孩子则从小“阳奉阴违”,只说不做;如果父母经常责骂甚至动手打孩子,孩子就会
推荐:爱唠叨父母必读 第24张
推荐:爱唠叨父母必读 第25张
推荐:爱唠叨父母必读 第26张
推荐:爱唠叨父母必读 第27张
推荐:爱唠叨父母必读 第28张
推荐:爱唠叨父母必读 第29张
推荐:爱唠叨父母必读 第30张
推荐:爱唠叨父母必读 第31张
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伙伴,从而形成一个爱攻击的儿童;父母在家不孝敬老人,久而久之,孩子不但在家不尊敬长辈,到学校不尊敬老师;如果父母双方经常互相挑剔彼此的行为,“鸡蛋里面挑骨头”,孩子一定也是一个喜欢挑剔别人的人。不仅如此,若父母的行为令孩子骄傲,那么,孩子在模仿父母行为的同时,还会从中获得安全感;而一旦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逐渐感受到父母的行为令人生厌,那么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可就要大打折扣了。无论你的“言教”多么动听,都不会入耳。更可怕的是,在有不良行为父母的影响下,孩子会效仿父母的一些不良行为,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这样的孩子更可能出现反叛父母,离家出走,甚至参加违法犯罪集团等恶性行为。所以,父母一定要牢记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偶像身份,并努力扮演好自己的偶像角色,在家庭教育中切记“身教胜于言教”的格言,少说多做,身教为先,言而有信。   
      ★ 策略四:营造学习型家庭氛围。
      创建一个学习型家庭,用知识武装两代人的头脑,这是一个长期的工程,特别是改善家长自身素质的重要手段。只有家长教育子女的素质提高了,掌握了现代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与方法,就不会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在孩子最需要我们帮助和关心的时候,用最低级的语言,甚至是不道德的手段“对付”他们,伤害他们。
      ★ 策略五:学会运用艺术语言。
      假如你一定要重复地说,那么就将唠叨的语气改为提醒。唠叨让人厌烦,易招致怒气,提醒的语气听起来则有帮助的意味,表示你和孩子站在一边。切实地为孩子提供自由选择的空间。“记得在晚餐前将你的房间清理干净。”这样的说法能给予你的孩子喘息的空间。对年纪较小的孩子,等到时间快到了,他却什么都还没做,才平静地说出处罚的方式,但是要用正面的说法。“等你洗完澡才可以看电视。”这种说法比较好,像“除非你洗好澡,否则不准看电视”这样的说法是不好的。和较年长的孩子讨论时,要协商制定罚则的约定,规则要清楚,然后微笑地走开。然后是关键的时刻,万一时间已经到了,可是工作还没做,那么只要遵照罚则即可,不需要再讨论,因为约定就是约定。
推荐:爱唠叨父母必读 第32张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