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教育资讯 > 陈冠希的Low,其实毁于家教门

陈冠希的Low,其实毁于家教门

来源:宝儿贝贝馆    阅读: 2.63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陈冠希这个“坏孩子”最近又惹事了:大晚上的突然在微博上用“婊子”“屎”等侮辱性词汇,连发三条,骂起了林志玲……陈冠希的Low,其实毁于家教门


陈冠希的Low,其实毁于家教门

陈冠希的Low,其实毁于家教门 第2张

这两天终于真相大白,原来他是在为新女友出头~

而林志玲一如既往的温文尔雅,无招胜有招的礼貌应对,与陈冠希的“歇斯底里”形成鲜明对比:

陈冠希的Low,其实毁于家教门 第3张

翻看微博与新闻,这已不是他第一次在公共平台上以骂人的方式泄愤

骂粉丝:

陈冠希的Low,其实毁于家教门 第4张

陈冠希的Low,其实毁于家教门 第5张

骂狗仔(我个人觉得,所谓“狗仔”,也就是个奉命行事的打工仔......):

陈冠希的Low,其实毁于家教门 第6张

骂主持:

陈冠希的Low,其实毁于家教门 第7张

当年那个能与吴彦祖论美的帅小伙:

陈冠希的Low,其实毁于家教门 第8张

如今却活成了个没素质、脾气差、一言不合就开骂的“泼夫”……

作为一个看脸吃瓜的群众,真是要感叹“老天白给了他一幅好皮囊”。

出于职业病,当我带着理解与好奇,查阅陈冠希成长经历时,

我看到的,不是一个讨人厌的死小孩,

而只是一个“因为没有得到爱与尊重,而歇斯底里”的可怜孩子。

无一例外,每一个“坏”孩子的背后都有一段更“坏”的童年。

今天丹妈就来借陈冠希的故事,给大家讲讲一个孩子是如何变“坏”的:

陈冠希的Low,其实毁于家教门 第9张

01 没有男性角色的童年

陈冠希并不是一个含着金汤匙出身的纨绔子弟。

他出生于加拿大一个贫困的单亲家庭,对于童年最大的记忆就是母亲带着他和两个姐姐,为了更便宜的房租,不断地搬家。

陈冠希的Low,其实毁于家教门 第10张

而父亲在他的童年里,则是模糊而遥远:

“第一次对爸爸有印象,是在香港一间饭店里,我不太记得他那时的样子,我只记得我的感觉。哦,我的爸爸!回到温哥华之后我对这个人蛮有兴趣,那个人是个什么人呢?为什么他是我的爸爸?我也是男孩子。你知道,我在温哥华,一个妈妈,两个姐姐,全是女人。我应该去香港了解我的爸爸是谁。我还想从他身上知道,怎么成为一个男人。我想知道怎么成为一个绅士。”

每一个男孩在出现性别意识后,都需要从父亲的形象中了解到“一个男人该有的样子”,以此为榜样,从而探索出自己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男人。

陈冠希的Low,其实毁于家教门 第11张

陈冠希也是,10岁时,他不顾妈妈的反对,只身来到香港开始“寻父之旅”:

然而事实却是来到香港后,他没有看到父亲的高大伟岸,而是要面对四处流散父亲性取向不明,和多名男性有染的流言。

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说,我不知当时的他是如何看待那些难以启齿的传言,又是如何解读人群中,笑脸背后对父亲、对自己的那些窃窃私语。

我只知道,他很愤怒:

每一次被问到父亲的的性取向问题,他都会大吼:“我爸爸不是Gay!”

陈冠希的Low,其实毁于家教门 第12张

而业界多名心理学界在分析“艳照门”事件时,都认为陈冠希之所以那么沉迷性事,热衷拍摄记录性爱影片的原因之一,是他需要用“性”来突出自己的男性性征,以此发泄自己在在父亲事件中的愤怒与屈辱。

? 育儿启示:父亲是每一个孩子生命中第一个“男性角色”,一个爸爸的言行举止,决定着他的儿子将来成为一个怎样的男人,他的女儿将来会如何看待男人。

陈冠希的Low,其实毁于家教门 第13张

02 没有陪伴

陈冠希来到香港后,父亲陈泽民已是当时娱乐圈的大佬,坐拥多间演艺唱片公司,陈冠希一下从加拿大的穷孩子,成了香港的富二代。

爸爸给了他司机、保姆,豪宅豪车,甚至每天塞给他1000美金供他花销,却独独没有给这个孩子一直以来渴望的“陪伴”:

陈冠希的Low,其实毁于家教门 第14张

“我所得到的只有钱,我不能说他从来没有陪伴过我,但是并没我想象的那么多。也许我想要的太多?”

每一个孩子都会理所当然的认为父母肯定是爱自己的,而当孩子常常从父母那得到的是否定与冷漠时,孩子则会认为是自己的错,以此形成消极的人格。

每一个人原生性格中的自卑与愤怒,几乎都是由此而来。

即使是陈冠希这样狂妄自大的人,回顾起童年,也下意识的将父亲对自己的冷漠,归结为自己的不当——“也许我想要的太多”。

他在物质上也许已经是香港最富裕的孩子,可在精神上,却穷得一无所有。

加拿大的十年,他没有爸爸,香港的十年,他有爸爸,可爸爸却只是一台提款机。

?育儿提示:对于儿童来说,富与穷并不是一个实体,而是一种感觉,在孩子心里,金钱与物质的富足永远替代不了父母的爱与陪伴。

陈冠希的Low,其实毁于家教门 第15张

03 没有教育——“HipHop就是我爸”

在采访中他说自己一段跟着妈妈,一段跟着爸爸,从来没有一个很持久的东西,唯一一直都在的就是“HipHop”。

他说“HipHop就是我爸”,他从HipHop中学到了如何交友、如何恋爱,如何看待这个世界,这些本该从父母、书本、学校中习得的东西,他却是从那些暴烈的歌词中学到。

陈冠希的Low,其实毁于家教门 第16张

我并没有贬低HipHop这种音乐形式的意思,HipHop是一种用激动、愤怒的歌词与节奏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如果一个青少年在有父母、好友、良师、好书的陪伴下,听听HIPHOP、摇滚什么的,我觉得这没什么,只是一种对音乐的欣赏。

可当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在毫无其他正确引导情况下,毫无甄别的,只从这样的愤怒的音乐中学习人生,那就将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他会像陈冠希一样,将他的人生也活成一曲满是脏话和暴怒的HIPHOP。

?育儿提示:你不管教你的孩子,那你的孩子可能就要被其他东西教坏了。

陈冠希的Low,其实毁于家教门 第17张

04 没有信任、没有尊重、没有安全感

大家可能想象不到,陈冠希这样没礼貌的人在采访中,最爱强调的就是“尊重”和“信任”,对于为何每次要打骂跟他的粉丝和狗仔,他说:“不是说他们做错了什么,只是他们表现得不够尊重”。

他就像个不安的刺猬,一戳就炸,任何一点点的不信任与不尊重都能让他情绪失控、自毁形象,而炸完之后,似乎又没啥事了。

陈冠希的Low,其实毁于家教门 第18张

这种高频的愤怒与失控都源于他在成长中遭受的所有背叛与欺骗,以及不信任:

(1)父母“善意的谎言”

陈冠希14岁才知道父母离异的事实,他气父母离异,更气得是父母瞒着他,至亲的欺骗让他感受到不被信任、不被尊重,明明与我最密切的事情,为何最后一个知道的是我?!

他开始自暴自弃,理直气壮不理父母、不上课、不回家,那种叛逆让他体验到一种“复仇般的快感”。

(2)初恋女友的背叛

大部分沉溺早恋不可自拔的孩子几乎都源自在家庭中得不到足够的亲密感,陈冠希亦是如此,15岁那年,他爱上了一个女孩,这让他几乎灰暗的人生又燃起了一点点爱的光芒。

可交往八个月后那个女孩告诉他,她劈腿了陈冠希的好朋友。他说:“那时候我听了简直快疯了,觉得女朋友和好友全都背叛我了,于是我就变得很不相信别人。”

原本就未在童年与父母建立起亲密关系,初恋与好友的背叛,令他在亲密关系中形成了焦虑型依恋模式,

他渴望爱,他曾在采访中说自己最渴望的是幸福的家庭:

陈冠希的Low,其实毁于家教门 第19张

可过往的一次次背叛让他习惯性怀疑、害怕别人不是真的爱他,会像父母、初恋一样背叛他、抛下他,

于是,在亲密关系中,他会制造很多麻烦(比如出轨)测试伴侣对自己的爱,挑战与破坏已经稳定的亲密关系,即使在艳照门事件后稳定交往过两任很不错的女友,最终却都是以他劈腿收场。

(3)“艳照门”后的众叛亲离

采访中,陈冠希曾说之前他在香港至少有2000个朋友,而“艳照门”事件后,自己的朋友用十个手指就能数得过来。

而“艳照门”事件之后,他也尝试树立一个好的形象。

陈冠希的Low,其实毁于家教门 第20张

他去参加马拉松,做公益,却总有人对他挑刺,再也没人敢找他拍戏,他的努力与道歉并没有换来大众的原谅。

一怒之下,他觉得“去他的,我就做自己好了”!

他想做生意,他的父亲和所有人一样对他一脸鄙视:

陈冠希的Low,其实毁于家教门 第21张

陈冠希的Low,其实毁于家教门 第22张

他说“我活着,就是为了证明他们错了”

这多么像我们生活中那些早早就被贴上了“坏孩子”标签,被父母、老师盯着错处不放的熊孩子。

有时候,即使他们有了向善向上的心,有了那么一点点小小的进步,我们却视而不见,孩子那颗想改的心,就这么被打死在了萌芽中。

?育儿提示:所谓的“熊孩子”其实比任何一个好孩子都需要你的鼓励,你怎么看待你的孩子,他就怎么看待自己——

“既然世人都觉得我坏,我自己都不再相信自己能好,我就这么坏下去吧”~信任、尊重与爱,永远是“浪子回头”最大的动力。

陈冠希的Low,其实毁于家教门 第23张

陈冠希的Low,其实毁于家教门 第24张

最后,我还想来说说所谓的“真性情”,陈冠希微博的粉丝数量是林志玲的一倍,也许因为是咱们平日都活的太压抑,一些人便对陈冠希这种敢于破坏规则、不顾他人感受、想骂就骂的自由心生向往,觉得他那些青少年般的行为就是所谓的“真性情”。

而我却觉得,那不过只是一个长期得不到爱与关注,而又没有得到治愈的孩子,歇斯底里、毫无自控的表现。

他的人生已经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他也就只敢在网络以及自己的地盘嚷嚷,到了大陆,受了挫折,也只能乖乖认栽。

(因在机场闹事,飞机延误演出被取消,陈冠希虽然很气却一言不发,说只想赶快回港)

真正的“真性情”应该是待人真诚,不虚伪,面对不公,用理智的态度表达自己的观点,敢于直面真实的自己,自己的好,自己的坏。

正如电影《大鱼》里的那句经典台词:

“你觉得最恶最坏的那些东西,其实只是因为孤独,缺乏融合的个性”。

表面屌得不行的陈冠希,以及那些表面横得不行的坏孩子们,内心其实也只是一个渴望爱、渴望尊重、渴望信任、渴望融合、渴望被原谅,害怕被抛弃、被嫌弃,内心脆弱,又不知如何取得他人肯定与关注,维持亲密关系的傻孩子。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