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教育资讯 > 还在让孩子奋斗?你自己才该奋斗好么

还在让孩子奋斗?你自己才该奋斗好么

来源:宝儿贝贝馆    阅读: 1.68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一个纪录片很了不起,是英国bbc电视台拍的,叫《56up》(人生七年),里面没有鬼怪,没有故弄玄虚,没有悬疑,有的只是真实。就是太真实,小派才吓哭的。

海报再来一发:

还在让孩子奋斗?你自己才该奋斗好么

不能小派一个人受惊吓,大家一起来啊!

1964年,好莱坞大导演麦克.艾伯特受BBC电视台委托,从英国伦敦随机挑选了14名孩子,拍一个他们生活的记录片,这些孩子,都是7岁哦。

还在让孩子奋斗?你自己才该奋斗好么 第2张

这就是导演,年纪大了颜值也很高。

人家导过很多有名的电影,得过奥斯卡和国际电影节金奖,《矿工的女儿》、《迷雾中的大猩猩》,还有007电影系列《黑日危机》,票房火得不得了的《纳尼亚传奇》,也是人家导的。

14名孩子选出来了。

这 14名孩子中,有3名来自上层富裕精英家庭,父母是工厂主或有名的律师;7名来自中产阶级家庭,父母是护士、教师一类的职业;剩下的4名,来自下层贫穷家庭,父母无业,或是打零工,住在只有穷人才会住的街区,甚至有两名孩子,来自“儿童之家”,就是我们说的孤儿院,没有父母。

看看孩子们7岁时的样子啊,是不是很可爱?

还在让孩子奋斗?你自己才该奋斗好么 第3张

纪录片里,这些孩子虽然才7岁,但因为阶层不同,表现就已经很不一样了:

1、上层精英家庭的孩子,读的是私立贵族学校,被问起平时看什么书,Andrew和John说自己喜欢看《金融报》、《观察家报》。(这些精英报纸,小派现在也没看过好咩。从小耳濡目染,小派和妈妈一起研究《毛衣不用买,一学就会的编制方法》、《家常菜的50个做法》,哭瞎!)

说起以后的理想,Andrew表示要念剑桥,长大当一名律师,John说他会在爸爸的安排下进入常春藤高中,然后大学,接下来到美国深造,成为一名科学家。

还在让孩子奋斗?你自己才该奋斗好么 第4张

(下棋的Andrew)

2、中产阶级的孩子呢?

和小派差不多,对于未来十分模糊,没怎么想过。其中有个孩子视野比较广阔,表示不喜欢种族歧视,长大想帮助有色人种,还有一个明确说希望能念大学。别的基本没说出什么;女孩子则非常一致,表示长大了要像妈妈一样嫁人生孩子,当个家庭主妇。(55,这不就是小派么?)

还在让孩子奋斗?你自己才该奋斗好么 第5张

3、底层阶层的孩子,他们谈不上梦想了,有一个小孩希望开出租车赚钱,孤儿院的孩子希望能见到爸爸(因为从来没见过),还有一个孩子的梦想,是不要罚站。(小派泪奔,好可怜)

接下来,孩子们都长大了。

记录片真实追踪了他们几十年。

21岁的时候,他们是这样:

还在让孩子奋斗?你自己才该奋斗好么 第6张

三十多岁的时候是这样:

还在让孩子奋斗?你自己才该奋斗好么 第7张

他们56岁了:

还在让孩子奋斗?你自己才该奋斗好么 第8张

7岁到56岁,长达49年的追踪,长达49年的真人秀,时光流逝,容颜改变,非常让人震撼。

但最让小派震撼,把小派吓哭的是什么呢?是——这些孩子,他们都实现自己的“梦想”了。

小时候,他们的阶层是怎样,49年后,他们的阶层还是那样,基本没有变。

小时候,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幸福或不幸福,49年后,他们的生活,基本也没变。

1、上层阶层的三个孩子,他们真的实现了7岁时规划的愿望,虽然念的大学不一样,但一样是名牌,其中一个当了律师,一个当了核物理学家,还有一个子承父业,是成功的商人。

他们非常富裕,受人尊重,家庭稳定幸福,他们的孩子也和他们一样,已经是名校的学生,走着他们当年的老路。

还在让孩子奋斗?你自己才该奋斗好么 第9张

(成年后的Andrew)

2、中产阶级的孩子,基本依然待在中产的位置,有的在公立学校教书,有的成了公务员,有一个组了没什么名气的乐队,生活平淡普通,鲜有波澜。七个中产的孩子中,只有一个凭借好成绩成了美国一所著名大学的教授,娶了容貌家境都很好的妻子,算是脱离中产,晋升上流社会了。

3、底层的四个孩子,依然在底层,平均每人生四五个孩子,做修理工,汽车司机,婚姻不幸福,离婚,时常失业,要不是英国社会福利制度比较好,他们境况堪忧。

好了,记录片结束了。

再看一次这些可爱的孩子吧:

还在让孩子奋斗?你自己才该奋斗好么 第10张

小派非常伤感。

小派的感想是这样:

希望孩子们努力学习,好好奋斗,改变命运,改变阶层,过上比我们好的生活的爸爸妈妈们,别天真了,没有用,孩子们的一生,基本在他们7岁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

龙生龙,凤生凤,我们父母现在的阶层,就是孩子日后的阶层;我们现在的样子,就是孩子长大后的样子;我们现在幸福,孩子长大了就幸福;我们不幸福,孩子就不幸福,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天天哭。

想要孩子生活好,不是让孩子奋斗,而是我们父母,自己首先要奋斗。

提升自己,提升自己的视野、格局、经济状况和阶层,而不是放纵自己去懒惰,把希望寄托在孩子一个人身上,让他们去单打独斗,这样对孩子,非常不公平好么。

小派不说了,努力去了。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