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0-1岁 > 婴儿疾病 > 关于发烧的父母须知

关于发烧的父母须知

来源:宝儿贝贝馆    阅读: 2.09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宝宝发烧很常见,物理降温、药物降温你可能也用过不少,不过,这里面有些误区,有些细节,你可能还不知道——   宝宝突然发起高烧,即使知道这是常见现象,年轻的爸爸妈妈仍然免不了心里着急。

关于发烧的父母须知

宝宝发烧很常见,物理降温、药物降温你可能也用过不少,不过,这里面有些误区,有些细节,你可能还不知道——   宝宝突然发起高烧,即使知道这是常见现象,年轻的爸爸妈妈仍然免不了心里着急。

如果给宝宝吃退烧药却退不下来,或做物理降温时宝宝出现异常,就更是不知所措了!

专栏作者崔玉涛中美合资北京和睦家医院新生儿科主任。他是一位15岁男孩的父亲,有着23年儿科工作的丰富经验。由他翻译的《0~12个月宝贝健康从头到脚》已由北京出版社出版,深受新手父母欢迎。

诊室回放镜头1   豆豆已经4岁了,虽然以前也偶尔发烧,可是都不像这次这么“惊险”。妈妈说,豆豆从前天晚上开始发烧,体温很快就上升到40.2℃,而且吃退热药效果也不明显。除了发烧,豆豆还跟妈妈说自己嗓子痛。

到医院检查,医生诊断豆豆患的是疱疹性咽炎。由于咽部疼痛明显,豆豆不愿意吃饭,甚至水都不想喝。好歹哄着他按时按量地把退热药吃下去,退热效果却不好,妈妈急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了。

诊室回放镜头2   11个月的小新晚上突然发起烧来。由于小新怎么都不让大人给他量体温,爸爸妈妈也不敢随便给他吃药,认为物理降温比较保险。于是,妈妈就用酒精给小新擦拭脑门和前胸。

没想到擦了一会儿,小新突然抖了两下,这下把爸爸妈妈吓坏了,担心小新出现了高热惊厥,立即抱着小新赶到急救室。医生通过观察,看到小新的一般情况非常好,因此断定刚才的情况应该是抖动,而抖动的原因正是家长认为比较保险的酒精擦浴造成的。

诊室回放镜头3   出生以来一直很健康的9个月男孩正正,前一天午夜开始发热,当时体温为37.9℃,正正除了发烧,并没有咳嗽、呕吐等症状,精神状况也非常好。但必竟是第一次发烧,家长心中没数,还是带着孩子来到医院看急诊。经过检查,医生认为正正是普通感冒,嘱咐家长回家后多给孩子喝水,体温超过38.5℃时用退热药物退烧。

第二天上午,家长又带正正返回医院,投诉前一天晚上给正正看病的医生没有给孩子查血,延误了诊断和治疗,因为孩子回家后体温上升到39.5℃,吃了退热药后三四个小时体温又开始上升。家长要求给孩子查血,并希望给孩子用抗生素治疗。

为什么吃了退烧药效果却不明显?为什么物理降温反而不保险?让我们细细给你道来。

发热,体内严阵以待的表现其实,发热本身不是一种疾病,而是由于体内感染病菌后,会引起大脑内控制体温的“调定点”上调,导致体内的产热量增加,而散热量却减少,所以人的体温就会上升。

所以说,体温上升其实是人体对待病菌的正常反应,说明人体的防御系统处于严阵以待的状态。由于宝宝的大脑发育还不成熟,过高的体温( 39℃)有可能导致大脑过度兴奋,出现高热惊厥,所以,宝宝发热时,体温最好能控制在38.5℃以下。

但家长不要期待宝宝的体温马上降到正常体温,因为38.5℃以下的低热可以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对抗病菌感染,有利于疾病的控制和恢复。所以,降温是有限度的,并不是说降温就是指将宝宝的体温降到37℃以下。

退烧效果不好,找找原因  由于发热是人体内产热增加导致的,所以控制体温就应该从散热做起。散热的方式除了我们平常所说的出汗,也就是通过皮肤散热以外,还有2种散热的方式:呼吸和大小便,其中最为主要的是经皮肤散热。

物理降温方式不当。人体皮肤的散热过程是由流经皮肤的血液量所决定的,当流经皮肤的血流量增多时,皮肤的毛细血管就会扩张,散热的效果就比较好,反之,血流量减少,散热效果就差。因此,宝宝发热时,应该让宝宝处于温度较高的环境里,比如:想办法提高室内温度,或给宝宝洗温热水澡。

如果使用酒精擦拭皮肤,会导致皮肤血管收缩,皮肤局部的温度是降低了,可大量的热量会积于体内,不仅不利于降低体温,反而会使宝宝体内热量积于体内,出现体表温度降低,但体内仍然持续高热的现象。

而且,因为皮肤温度降低,孩子会出现寒战反应,第二个例子中小新出现的抖动,实际上就是寒战反应。

水分摄入量不足。要知道,热量是不可能从体内经皮肤直接散到体外去的,而是要伴随水分一同蒸发而出,也就是说,人体得出汗,热量才能散出去。如果体内水分充足,体内的热量就会随着大量的水分一起经皮肤排出体外,体温就能够降下来。

如果宝宝因为各种原因不能进食足够的水分,从皮肤蒸发的水分减少,就会出现散热减少的现象,退热效果当然就不好了,第一个例子中的豆豆就是因为咽喉疼,不愿吃东西、喝水,所以即使按时按量吃药,退烧效果也不好。

家长这时要鼓励孩子少量多次地喝水,如果喝水实在困难,可以咨询医生,进行静脉液体输注,增加体内水分,以利于宝宝退热。

给宝宝用退热药物,就是要将大脑内上调的体温调定点下调,达到降温作用。但体温调定点下调后,体内大量的热量要排除体外,仍然离不开水分蒸发的过程。如果体内水分不足,退热药物的退热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血液检查,在发烧24小时后。发热不是疾病,只是一种症状。所以,要想有效控制引起发热的疾病,需要寻找引起发热的原因,也就是要弄清楚究竟是病毒、细菌还是支原体等感染引起的发热。

检测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方法还是血液常规检测。但是,通常要等到宝宝发热满24小时以后,血液检查才能够准确地显示出体内对病菌反应的结果,第三个例子中的家长虽然知道孩子发烧要检查血常规,但是在孩子发热几小时就做血液检查,其实检查出来的结果并不准确,所以医生没有让孩子做血液检测。

通常婴幼儿的上呼吸道感染多是由于病毒所致,使用杀灭细菌的抗生素不但不能获得理想效果,反而会造成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

本期诊室小结孩子发烧后,家长要沉着应对。

● 尽可能鼓励孩子多进液体。在发热头几天内多进液体要比多吃营养重要得多。

● 通过洗温水澡、提高室内温度等办法增加皮肤蒸发散热,平缓降温。

● 尽可能合理使用退热药物。可交替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两种不同成分的退热药物。

● 尽可能在明确病因后,再考虑抗生素等药物的使用;抗生素不是退热万能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