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3岁 > 幼儿教育 > 父母这样说话,只会让你的孩子一天比一天优秀!

父母这样说话,只会让你的孩子一天比一天优秀!

来源:宝儿贝贝馆    阅读: 2.93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你在生活中这样和孩子说过话吗?“你怎么总是乱扔垃圾?”“跟你说多少遍了,上完厕所记得冲!”“又把杯子摔了,你怎么这么没用!”

同样的意思,如果家长这样说:

“垃圾要扔到垃圾桶哦。”

“你刚上的厕所还没冲。”

“下次注意,以后这样拿杯子不容易摔。”

换一种表达方式,孩子听后的感受和接受程度截然不同。

常听家长抱怨“怎么说都不听!”“说一百遍都拿他没办法”,其实更多的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我们做父母的说话方式欠妥。

《哈佛才子》一书中,哈佛女孩刘亦婷的母亲刘卫华说:

“当父母学会如何用语言向孩子表达对他们发自内心的理解与接受时,往往父母就掌握了一项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产生令人惊讶的效果。”

越是情商高的父母,越懂得耐心、冷静、有智慧地跟孩子好好说话,不但孩子乐于接受,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争吵,还有助于激发孩子的自觉行为。

而且父母的这种行为,也会在潜移默化中深深影响着孩子,让孩子也学会控制情绪,跟别人好好说话。这一点,恰恰也是培养高情商孩子的关键。

父母这样说话,只会让你的孩子一天比一天优秀!

? 孩子最讨厌听什么话?

想让孩子愿意听父母的话且能落实到行动上,首先得知道孩子讨厌听什么。只需换位思考一下就能知道,莫过于问责、唠叨、命令、主观评判、直接否定。

01

问责不如给他有限的选择

“怎么又看电视?”“你到底吃不吃饭?”

当孩子被问责时,注意力转移到父母的情绪上,很难有清晰的思路和积极的态度去面对问题,更多是想着逃离。

孩子犯错了,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发泄不满。经常指责,会让孩子害怕,不敢也不愿意对父母敞开心扉。

“你是现在关电视,还是过五分钟关?”、“你是自己盛饭还是我给你盛?”,给孩子有限的选择,绕开硬碰硬,有利于引导孩子做出父母期望的行为。

02

给出具体确切的行为指令

“你看看你啊,自己房间不知道收拾一下吗,知不知道妈妈每天又要工作还要照顾你,你就不知道心疼一下妈妈······”

父母苦口婆心的唠叨、说教,很多时候都是无用功,被孩子自动过滤掉了。

有时候孩子达不到父母想要的,是因为不知道该怎么做。

给孩子具体确切的指令,“你是个大孩子啦,可以尝试每周把自己房间收拾一下”。或是自己将正确的做法演示给孩子看,教孩子整理房间的方法,胜过唠叨一万遍。

03

寄予希望比命令更有效

“去把碗筷收拾了”“把垃圾倒了”,生硬、强迫的命令语气容易激发孩子的反抗心理:你要我往东,我偏要往西。

家长可以通过描述事实的方法,“垃圾桶满了哦”,引导孩子自己思考该做出什么行动,这种自发性的行为更有利于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还可以通过寄予希望的方式,比如“如果你能自己收拾房间了,妈妈会为你感到特别骄傲”。这种给出对孩子的期待的方法,激发了孩子的内驱力,孩子不自觉会想着为达到父母的期望而努力。

04

主观评判最伤人

父母经常爱自以为是地判断事情:“是你先动手的吧”、“肯定是你弄坏的”,一遇到事情就不分青红皂白怪到自家孩子身上,只会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破坏孩子心中对父母的信任感。

当亲子之间信任不再,父母的威信力也就无从谈起,孩子当然会对父母管教视若无睹。

不管遇到什么事,父母不要先入为主地去评判事情真相,给孩子描述和解释的机会,这样才能明白他行为背后的原因和心理需求。

比如看到杯子摔碎在地,不要说:“是你干的吧!”,问问孩子“怎么杯子摔了呀?”,听听孩子的描述,再给他正确的引导。

05

直接否定不明智

父母再怎么生气,也不要直接去否定孩子。“真是胆小”、“这都做不好,还能有什么用”、“笨死了”。

没有人喜欢跟总是否定自己的人交流。

做父母的不要觉得孩子小、不懂事,相反他们的心思有时候更加敏感纤细,我们要懂得体会孩子的感受。哪怕是批评孩子也要就事论事,不要随意给孩子贴负面标签。

孩子的某个行为错了,与其直接批评否定他,不如说出这种行为造成的后果和给别人带来的感受,避免攻击孩子的人格。

06

注重身体语言

当孩子情绪不佳,或者父母不知道该怎么跟孩子好好说话时,不妨利用身体语言传达对孩子的关心与爱。

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真切的拥抱,先接纳孩子的情绪,等到孩子平静下来,思路清晰了,这时候进行恰当的教育和引导是效果最好的。

人非圣贤,父母在与孩子朝夕相处中难免会被鸡毛蒜皮、柴米油盐耗尽了耐心,不自觉地不能跟孩子好好说话,这是人之常情,不必过于自责。

但是作为父母要知道的是,与孩子好好说话,目的不是仅仅让孩子听话,而是让孩子能够更好地理解父母、听懂父母,从中得到触动和感染,激发自身的能量,从而更好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