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3-6岁 > 学龄前教育 > 千万别随便对孩子说“ 你真棒!”

千万别随便对孩子说“ 你真棒!”

来源:宝儿贝贝馆    阅读: 1.69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前几天看《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这本书,里面提到父母赞赏孩子千万要小心。很多时候,看似善意的表扬,其实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联想到我妈最近对叮当错误的表扬,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下,三种常见的错误表扬方式,以及我们到底应该如何表扬孩子:

千万别随便对孩子说“ 你真棒!”

第一种错误表扬

千篇一律、简单粗暴

也不知道是第几次了,我的书、笔和鼠标被叮当丢到了垃圾桶里……

而这一切还要从好像是从我妈表扬叮当自己扔尿布开始的:

每次换下尿不湿,我妈就让叮当捡起尿不湿,让他丢进垃圾桶,准确“投递”之后,我妈都会给他一个大大的表扬:“叮当真棒!”“真是个好孩子”,叮当同志很受用,乐得屁颠屁颠的。

几次下来,现在不用我妈指示,他都会主动拿起自己的尿布丢进垃圾桶。

结果,随之而来的“表扬”后果就是,叮当迷上了丢“垃圾”:一开始是他自己的袜子、书,后来就是我的护肤品、手表,甚至衣服……丢完还冲我们一个劲傻笑。

后来我很严肃告诉他,不能再往垃圾桶乱丢东西。他却一脸懵懂,还觉得委屈想哭。

我意识到,是我妈错误的表扬方式,把他搞糊涂了,他以为“把东西扔进垃圾桶里”=“我真棒”=“我是好孩子”。

一次次的把东西丢到垃圾桶里,不是无理取闹,而只是想再听到一次“好孩子”的表扬。

? 正确表扬方式——更具体的表扬

这里丹妈想借用“非暴力沟通”里的句式:行为+影响+感受

? 行为:“你能自己把尿不湿丢到垃圾桶里”

? 影响:“叮当自己的事情可以自己做了,这样姥姥就不用去丢了”

? 感受:“外婆觉得好轻松啊”

总结下具体的说法是:你能自己把尿不湿丢到垃圾桶里,叮当自己的事情可以自己做了,这样外婆就不用去丢了,觉得好轻松啊

这样叮当才会明白,自己做得好的并只是“丢东西到垃圾桶”的这个行为,而是因为他为外婆减轻了负担,这让孩子感到更有价值感,也更明确的了解到下次自己做什么会被表扬。

千万别随便对孩子说“ 你真棒!” 第2张

第二种错误表扬

表扬“天分”“聪明”

这里丹妈想起了之前很热门的一篇文章——斯坦福大学大学发展心理学教授罗尔.德维克曾对纽约20所学校的五年级学生,做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实验,目的在于在研究不同夸奖方式对孩子的不同影响:

他们让孩子们独立完成一系列挑战任务。

第一次任务比较简单,孩子们都完成的很顺利,科学家把孩子们随机分成两组,在孩子完成任务后给予两种不同的夸奖:

A组:会得到一句关于“聪明”与“天分”的夸奖,即表扬——“你在拼图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聪明”;

B组:会得到一句关于“努力”或“认真”的夸奖,即鼓励——“你刚才一定很努力,所以表现得很出色”;

而接下来几轮的实验结果值得我们每一个家长深思:

? 在能够挑选任务难易程度的测试中,被夸奖“聪明”的孩子几乎都选择了更容易的任务,而被夸奖“努力”的孩子则几乎都迎难而上,选择了更困难的任务;

? 在难度值达到最高的任务测试中,被夸奖“聪明”的孩子表现得更紧张,更提早放弃,而被夸奖“努力”的孩子则更投入,更积极地去解决问题。

? 而在最后的测试中,科学家又让孩子们做回和第一轮一样简单的题目,被夸奖“聪明”的孩子的分数竟然退步了20%,而被夸奖“努力”的孩子反而进步了30%。

而科学家对此的解释是:

当我们在夸孩子聪明的时候,等于在告诉他们,为了保持聪明,不要冒可能犯错的风险,这使得“聪明”的孩子学习中看轻“努力”的作用,甚至认为“努力=承认自己不够聪明”,在面对挑战中也变得更加紧张,怕输。

而让孩子明白事情的结果是依赖于自己的“努力”,会给孩子带来一种“成功与否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自我效能感,孩子才会养成凡事依靠努力,碰到困难就去努力的思维行为习惯。

?正确表扬方式——更针对“努力”的表扬,更注重过程的鼓励

? 为孩子揭示“你能获得这么好的成果、获得表扬”是因为“你做了什么努力”,而不是因为你“聪明”“有天分”。

比如:“你这次考前那么仔细地把之前的错题都看了一遍,所以这次考得这么好,妈妈真为你自豪!”

? 比起夸赞结果,不如夸赞过程:比起夸孩子“你考得这么好,爸爸真为你高兴”,不如夸孩子“爸爸看到你这学期的努力,我为你骄傲!”~

千万别随便对孩子说“ 你真棒!” 第3张

第三种错误表扬

名不副实,夸大抬举孩子的表扬

侄子从小就喜欢画画,我哥嫂给他请了个什么大师,一对一教学的,风雨无阻的送孩子去。

可前几天嫂子却打电话给我,说侄子说不想上了……

周末,我去哥嫂家翻出侄子这几年画的挺不错的作品,想鼓励顺带开导下他:“你看你这不画的挺好嘛,特别是这几片云,画得好逼真啊……”

谁知还没等我说完,侄子就大哭了起来,我抱着他安慰了半天,他一边抽泣一边嘟嘟嘟囔囔的冒了句:“这个云……不是我画的……”

“哈?!”我和躲在一旁偷听的嫂子都听蒙了。

后来我们才搞明白,原来每次侄子画完,老师都会给他添上几笔。

比如……我刚刚夸到的那几片云……

大师就是大师,一幅画多了他那寥寥的几笔,立马变得生动又灵气。

下课之后,大师便拿着侄子的这些“灵气”之作,在我嫂子面前把孩子大夸特夸:“这孩子聪明,有天分,只要再多学习,过几年就能开画展,以后肯定了不得!”

嫂子被夸的云里雾里,继续砸钱。

而侄子脸上虽然开心,心里却越来越虚。

他哭着对我们说:

“我其实根本没有那么好”

“反正不管我怎么努力,都没有老师画的好”......

大师的行为我很无语。这名不副实的表扬,给孩子设下个虚高的目标,抬高固化了“成功”的标准,给了孩子不符合自身能力的“自我期待”,就如同断了孩子的退路啊:

? 或洋洋得意,以为自己胜利在望,疏于勤奋;

? 或怕辜负父母与老师的期待,过于紧张,当发现自己怎么都达不到父母的标准,便干脆放弃。

? 正确表扬方式——更客观的表扬:“尽力就好”

? “你尽力去画,画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要是每个人都画的一样,那不如去拍照片呢”——让孩子享受创造的乐趣,保护孩子自由表达的兴趣;

? 比起设远大目标,及时肯定孩子每一个微小进步也许更实际:“老师告诉我你今天有两节课坐的很好,你进步了”。

? “优等生”偶尔退步更加需要家长的理解与鼓励:“没关系,只要你尽力了,就永远是妈妈心中的第一名”。

学龄前健康
学龄前营养
学龄前教育
学龄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