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怀孕 > 孕妇交流 > 跟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愉快地聊天,让他来教你几招

跟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愉快地聊天,让他来教你几招

来源:宝儿贝贝馆    阅读: 1.47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提起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恐怕许多父母都要挠头——还没有足够成熟的身体里,蕴藏着飞速成长并蠢蠢欲动的灵魂,忽晴忽雨、捉摸不定的情绪更像是一张张“生人勿近”的警示牌。

提起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恐怕许多父母都要挠头——还没有足够成熟的身体里,蕴藏着飞速成长并蠢蠢欲动的灵魂,忽晴忽雨、捉摸不定的情绪更像是一张张“生人勿近”的警示牌。

然而,和青春期的孩子,真的就无法愉快地聊天,走得更近了吗?

一本在制作过程中弄哭了编辑弄哭美编,就连审校老师也“遭殃”的小书似乎静静地给出了答案。

跟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愉快地聊天,让他来教你几招

你好,外公 你好,米娅

相比那些情节跌宕起伏、主题扣人心弦的巨著,这本小书里“只有”年近八十的老外公和正值青春期的外孙女之间的Email往来。但不仅是作为编辑的我们喜欢它,德国童书书评专刊《Eselsohr》也曾撰文热力推荐它。

一本六十页的小书,能焕发出这么大的威力,对此我倒是一点也不意外。

首先,该书的作者,写下了如此动人故事的彼特·赫尔特林是德国最重要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如今在德国更有一个儿童文学奖项干脆以他的名字来命名。赫尔特林从来都善于描画现实题材,尤其是跟青少年成长相关的生活题材——从孩子的视角出发,真实记录下成人和孩童一起经历、共同生活的世界,正是这位老先生的作品吸引人的秘方。同时,生于1933年、现年八十三岁、并育有四个子女的赫尔特林,恐怕本身也已经在生活中对故事里提及的这种祖孙关系有过不少切身体验。

其次,这本小书的主题,实则与每个人相关:谁不曾有过充斥着迷茫失落、矛盾纠结的青春期,谁又不曾渴望在那段混乱艰辛的日子里能够出现一位像书中这位老外公一样“懂你”的人。

相信只要看过这本书信体小说,大家会很容易就被主人公米娅的外公圈粉。

这个老外公快八十了,却还一脸懵懂地声称自己不确定“做个老年人到底意味着什么”。他联合老伴一起装疯卖傻,被外孙女封为“影帝”。最重要的是,他真的尊重年轻人以及他们所面对的世界,努力去理解并宽慰刚刚十四岁的外孙女,成为她迷茫青春期中的指路人。

应该说这位经历过二战、大战过纳粹老师、年轻时想必也是条汉子的老外公在与进入青春期的外孙女相处时,表现得可圈可点,他所使用的方式方法,更是处处值得借鉴学习。

想成为一个能与孩子愉快地聊天,在精神上也离得很近的人?想直面青春期的困惑与忧愁,找到生活里真的懂你、能与你坦诚交流的人?

无论你正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不妨这就跟着故事里的老外公学起来吧……

“自黑能圈粉”

这招在亲子关系里一样管用

和中国传统文化里那些威严、尤其忌讳在晚辈面前出丑的长者不同,年近八十岁的外公刚登场没多久就主动向米娅“示弱”:在邮件里绘声绘色地描述自己是怎么在去听音乐会的路上被一根木桩绊倒,还针对左半边身体摔得青紫、只剩右侧身体维持原状的情况,充分自嘲,称摔成这样完全可以上台“一人分饰两角”。

正如同情商高的明星喜欢在微博上“自黑圈粉”一样,老外公这一招以退为进,大大方方让孩子看到大人在生活中真实的窘态,给孩子一个调转角色来“数落”大人的机会,实则一下子改变了和孩子对话的姿态,从自上而下变成了轻松的比肩而视。

外孙女米娅在给外公的回信里果然说,“你(外公)就不能像个正常人一样当心点吗?”这话听起来很没分寸,关切之情却溢于言表。更妙的是老外公不仅一点不恼,更顺势和米娅讨论起什么才是“正常”地生活。

在有关“正常生活”的讨论中,他那句“十四岁少女的叛逆和八十岁老头儿的叛逆区别在于,少女由于叛逆而痛苦,老头儿则用叛逆来取乐”更是一下戳中女孩的心,成功让孩子把他当成了可以袒露心事的“自己人”。

真正的平等

从杜绝倚老卖老开始

中国人喜欢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年轻的父母即便还不够老,也难免会有那么几次,忍不住想要脱口而出“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

而故事中,米娅的外公却非常清楚,倚老卖老毫无用处。在第一封邮件里,他就开诚布公地说,“我并非一定要坚守我的经验,经验很容易就被现实打败”。与此类似的金句还有,“你现在有你的问题,我曾经有过我的。‘现在有’和‘曾经有过’之间的差别非常重要——我不想用我的过去来干涉你的现在。”

大家都知道只有真正平等的对话才会引发奇效,老外公的这些表态显然就是最好的示范:虽然我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时间比你久得多,但我不一定就比你懂得多,我的经历也无法取代你的经历,我们甚至很难处处保持一致,不过你现在所面临的某些状况,让我想起了我恰好有过一些类似经历,如果你愿意,不妨来听听?

对于年轻人而言,顺着这个“台阶”往下走,把“老人言”听进去,你或许会发现历史与现在的异曲同工之妙并非真如你所想的那般稀少。

幽默感

还是幽默感

成长于不同年代的人,审美趣味千差万别似乎是件理所当然的事,但搁到亲子关系里,这往往成了各种矛盾分歧的根结。在“历史遗留问题”上彼此说服总是很困难,与其一本正经地争个面红耳赤,为什么不像米娅的外公那样用幽默来化解?

对于米娅的音乐品味,外公的评语是这样的:

“你的音乐真够特别的,简直是贝斯弹出的地狱之音。亲爱的米娅,是谁制造了这样的声音?在这样的音乐陪伴下,你学习的时候一定文思泉涌吧!”

米娅的回复一点也不客气:“你上封信的最后其实是在挖苦我吧?我听着那个噪音学得可好了。”

在始终保持着良好沟通的前提下,以这样轻松打趣的形式在彼此之间存留一些无伤大雅的分歧,不仅双方都不会感到是在互相挖苦,最后老外公甚至由衷地表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偶像,你的‘油面包’(米娅喜欢的乐队的名字)就是我的‘滚石’。”

怎么样,是不是一方面觉得外公的品味其实不俗,另外也深深感动,感动一个快八十的老头并没有一上来就对年轻人的流行文化一味打压,而是试着用自己对“滚石”的热情去理解了孩子热衷的“医生和油面包”乐队。

永远不要回避真正的问题

扭曲的亲子关系里,我们总会发现一些使错了劲的父母:在无伤大雅的问题上斤斤计较,在关键问题上却附和妥协。

出现此种情况的症结还是在于,你真的了解现在的年轻人吗,对于他们而言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问题?

德国青少年研究专家克劳斯·胡勒尔曼[ Klaus Hurrelmann ]曾在2010年公布的研究报告中总结,从外表看,现在的青少年又酷又自信,但他们的内心其实脆弱无比。

这本六十页的小书与时俱进地展现了年轻人内心的困惑,书中的米娅非常符合专家对时下年轻人的总结。

例如米娅曾两次在脸书上被朋友恶意中伤,第一次她选择了转学,第二次则直接动手打了造谣者,这两次相似的事件明明让她的内心感到无比受伤,但她表面上却始终一副很强硬的样子,仅仅只在写给外公的邮件中极其细微地透露了内心的伤痕。对于这样的米娅,外公除了宽慰,也给出直截了当的建议:“我只能建议你离开那愚蠢的脸书。(……)你们尝试的那种生活不属于你们。”

再例如,当米娅虽然是出于好意,却辜负了好友的信任时,明明心里在意得要命,却在写给外公的信里说着“无所谓”。面对这样的米娅,外公也没有要为她开脱的意思,而是告诉她,面对自己的错误,不能像鸵鸟一样把头埋进沙子:“无所谓不能解决问题,(……)你只是在欺骗自己,让自己暂时从这个令人不安的情景中解脱出来。(……)这就是历史经验中得到的教诲。”

前后对比,你会发现外公在什么问题可以开玩笑、什么问题应该严肃认真上非常“拎得清”,即便是“板起面孔”说话,也不那么让人反感,处于矛盾情绪中的人总能很快从他的劝慰中得到正确的引导和纾解。

能够实现这一结果,自然与他在尊重、平等、保持幽默等方面的累积分不开,他和米娅之间已然存在着一种牢固的精神羁绊。

外公身体上的疾病以及自然衰老,是全书留给米娅最后的考验。一个既让人意外、又在意料之中的结局,让我们这些做书的人读到最后默默红了眼眶。

然而这小书留下了更多暖意:

之于文中的米娅,曾有一个这样爱护、理解并尊重她的人陪她走过一小段艰难的人生路,何尝不是一份爱的馈赠。

之于故事外的每一个大小读者,假使我们因为这故事,终于学会如何彼此爱护着、理解着、尊重着一起生活,这不也正是一次由小书得见大道理的美好经历。

让我们

彼此尊重、理解、爱护

孕妇饮食
孕妇保健
胎教常识
流产胎停
胎儿发育
孕妇疾病
孕期食谱
孕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