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怀孕 > 孕妇交流 > 有了二宝后大宝频频生病?「 同胞竞争障碍」 原来真的存在

有了二宝后大宝频频生病?「 同胞竞争障碍」 原来真的存在

来源:宝儿贝贝馆    阅读: 1.53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为什么她可以去看电影,我就不能?」你爱姐姐,不爱我!」「你为什么要生两个!你只生了我一个就好了!」二胎时代来临,这样的争吵声,自然又会响亮起来。尽管亲生的两个孩子可以成为彼此最好的玩伴,但是两人之间几乎不可能绝无嫌隙。

7 月 13 日,就曝出这么一则新闻:

半年前,爸妈生了二胎,花费很大精力照顾宝宝,难免对老大有些疏忽了。

从一个多月前开始,10 岁的姐姐小金(化名)开始出现身体上的各种不对劲:头痛,呕吐,闷闷不乐、精神萎靡。

起初,家人带孩子去了好几家医院,还以为孩子得了脑炎,着急得不得了,四处求医都没找到问题。

直到带着孩子来到杭州的浙医二院,经过一系列检查,排除了脑炎。最后,医生给小金下的诊断是「同胞竞争障碍」。

有了二宝后大宝频频生病?「 同胞竞争障碍」 原来真的存在

医生说,小金表现出的情绪紊乱,和爸妈半年前生了二宝有关。

随着弟弟或妹妹出生,儿童可能有下列表现:

某种程度的情绪紊乱,多数情况下程度轻;

竞争和嫉妒,比较持久,常模仿婴儿的举动以引起父母注意;

增加与父母的对立冲突行为;

出现焦虑、痛苦或社会性退缩的恶劣心境;

出现睡眠障碍。

同胞竞争障碍,真有这病?丁妈看到上面的新闻,也很好奇,赶紧去查了查。

原来,「同胞竞争」的说法一直有,「同胞竞争障碍」也是国际诊断标准 ICD-10 下的一个诊断条目。

但是早在 1992 年,另一个精神障碍诊断标准 DSM-4 却早已不再把它当作一种「精神障碍」,而是当作「关系问题」来对待了。

不过丁妈也能理解下诊断的医生:告诉患儿家长一个明确的疾病名称,可以让家里人更理解孩子的病因、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更放下心来。

既然不算「精神障碍」更像是「关系问题」,那么就更多需要用疏导、咨询的方式来缓解症状,而不是依靠药物或者物理治疗等方法。

同胞竞争,家中无小事兄弟姐妹之间的争吵和互相攀比,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了。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这几乎可以是条「必经之路」——然而,在这条「路」上,父母却可能会被逼疯。

到底该怎么让家里的争吵少些呢?咱们爸妈得看准时机,知道什么时候该让他们自己解决好问题,什么时候该介入争执、充当裁判。

要做好这个,首先咱们要做的,是了解小孩都喜欢争些啥。

1. 吸引家长的注意力

孩子永远希望获得爸妈的长按。

爸妈平常越忙,这种需求越强烈;家里孩子越多,每个孩子平均能获得的长按越少。

当有新的弟弟妹妹诞生,对年长的孩子来说,接受自己不再是父母长按的焦点这件事,可能会比较难。

有时候,孩子发现爸妈会更长按调皮的 / 学习有困难的 / 生病的 / 需要额外关照的孩子,如果感觉自己被忽视了,他们会「表演」出上述需求——当然了,新闻里的小金并不是「演」头痛,她是真的头痛,是身体表达情绪的方式。

2. 不愿分享自己的「财产」

大多数家庭没有能力为两个孩子各自提供一整套物质资源,诸如专属的马桶、洗手池、房间,或者玩具。

对年龄小的宝宝来讲,「分享」自己的「财产」可能更是一件难以接受的事。

3. 性格使然

不同的脾气和性格带来不可避免的冲突。可能老大是个固执又强硬的性子,老小又内向、不爱说话,那么老大欺负老小的情景恐怕就时常会出现,假如爸妈偏袒老小,老大更会觉得委屈、变本加厉……

除了性格,类似地,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也会制造类似的冲突。

4. 不公平!

小朋友们真的都是活脱脱的小律师,整天忙着寻求他们生来应得的公平和平等。

比如,弟弟可能会控告姐姐不应该跟朋友一起玩,应该和自己一样待在家里,姐姐可能会质问为什么自己不能和朋友一样去约会却要在家给弟弟当保姆。

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感觉,以及同胞之间的嫉妒,会带来怨恨、愤怒的情绪。

家长该怎么做?可能家里两个宝贝此起彼伏的尖叫声能把你逼疯,但是,忍住,除非至少其中一个面临遭受伤害的危险,负责别介入,让他们自己寻求解决办法。

爸妈介入孩子的争端,有两方面不好的影响:

孩子失去了解决争端的学习机会;

即使你的惩罚再公平,孩子也会觉得你偏袒另一个。

忍住,等,等到轮到你介入的时候,下面这些方法,可以试试。

1. 隔离开

把两个孩子分别丢到各自独立的空间中,让他们先自己冷静下来。小孩子忘事儿很快的,可能不到五分钟,弟弟就要吵着跟哥哥一起玩了。

2. 教孩子协商和让步的方法

给孩子们看看,你是怎么让两个孩子都满意地解决争端的:

首先,请他们都别喊了,询问发生了什么事。

其次,给两个孩子机会,让他们分别不受干扰地讲一遍到底发生了啥,听,别评判。

然后,试着向两个孩子澄清问题,比如这么说:大宝,听上去弟弟把你最喜欢的游戏盘拿走了(描述事件),你很不开心啊(描述感受)。

接下来,请两个孩子寻找两人都能满意的解决办法。比如,两个孩子的争端在于谁能用游戏盘玩游戏,你可以建议由你来制定一个时间表,让两个孩子都能有属于自己的固定时间来玩游戏。

3. 树立规矩

给两个孩子树立相同的规矩,其中至少应该包括:不准打人,不准骂脏话,不准毁坏对方的任何所有物。

让孩子参与进来,共同规定违反规矩的话会受到怎样的惩罚:比如,假如打人的话,惩罚是不准看电视?那是整晚不准看电视,还是整整一星期不准?

在树规矩的过程中邀请孩子参与,会带给他们对生活的控制感。现在不是都流行「安全感」嘛,安全感就是在这样的点点滴滴中让孩子获得的。

4. 让孩子拥有自己的「财产」

分享是一种传统美德,但是财物私有的观念也很重要,强迫的「分享」并不是美德,而是一种恶德。

给俩孩子各买些「专门属于他们的东西」吧,有助于化解一些「为什么一定得跟你换着玩」的沮丧。而且,因为各自有独特的东西,主动的交换和分享也可能出现。

5. 召开家庭会议

每周把全家人召集在一起,聊聊这一周发生的任何「家庭事件」,让每个家庭成员得到「鸣冤」的机会,然后大家一起来聊聊看,「冤情」该如何化解。

这些事情不要做!可能不见得每位家长都能做到上述的建议,没有关系,适合孩子的,不仅仅是这一套。

但是,下面这些事,真的对孩子「有毒」,不要做!

1. 不要偏袒

即使两个孩子里有一个总是捣蛋调皮不听话,另一个则美好得跟小天使一样,也别上演「你怎么这么不听话!你看看妹妹,你怎么不学学她」的偏袒戏码。

这只会加深孩子的互相仇恨啊。偏袒孩子,只对其中一个好,只会伤害你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起不到任何激励作用的,千万别这么做。

2. 别追求绝对的公平

无论国事家事,真的没有绝对公平。

比如,孩子年龄大了,能做到事儿自然会比小的那个多。这时候如果家长为了「绝对的公平」限制大孩子外出和尝试新事物,只会限制其发展,为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埋下地雷。

把每个孩子当作独特的来对待吧,用你自己的办法,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父母长按着、爱着的,努力用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提供短时间的高质量陪伴。

比如,你可以同一天只带着不爱科幻电影的女儿去逛街,可以只带着恨逛街的儿子去看科幻电影。俩人都满意,互相的仇恨自然会减轻了。

甚至不用做需要花这么久时间的事儿,对孩子而言,10~15 分钟的可预期的高质量陪伴,就能带来心理满足了。

3. 别对暴力坐视不理

大的欺负小的、小的「暗算」大的,这样的事情在非独生子女家庭不要太常见喔。

但是,如果大的或者小的有任何一方遭受了身体上或者说心理上的伤害,爸妈千万不能坐视不理,任由孩子遭受同胞欺负。

假如伤害反复发生,一方面遭受伤害的一方性格发展会面临问题,另一方面伤害者一方可能存在行为方面的障碍,需要儿童精神科医生当面判断病情。

所以,对于伤害行为,家长一定要出面制止,不能抱着「弱肉强食」的想法养孩子,这对两个孩子的发展都不好。

孕妇饮食
孕妇保健
胎教常识
流产胎停
胎儿发育
孕妇疾病
孕期食谱
孕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