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宝护理 > 生活护理 > 宝宝总是咬手指怎么办

宝宝总是咬手指怎么办

来源:宝儿贝贝馆    阅读: 2.68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孩子总是咬手指怎么办,当孩子行为出现的问题该如何矫正。我的女儿总是咬手指怎么办?那根手指总是红红的,而且要比其它手指要小一些,怎么办?

宝宝总是咬手指怎么办


咬手指这种行为在儿童身上还是比较常见的,不过虽然是咬手指,但是导致孩子咬手指的原因却不相同。

那都有哪些原因导致孩子咬手指呢?

我们说咬手指的本质是一种行为,而且是一种问题行为,类似的问题行为还有如:打人、说脏话、在地上打滚、乱涂乱画等,都是家长比较苦恼的。

一般来说,孩子的行为出现问题主要是由两个方面导致的:

1.成长带来的问题;

2.情绪问题。

1.成长带来的问题;

我们知道人类的第一个叛逆期开始于1岁半左右,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刚刚学会走路,而且走得比较稳了,活动范围开始变大,再加上表述能力的增加,让孩子开始有了自主意识,这个时候孩子对自主的需求非常大。

所以,他什么都想试,但又不知道自己的边界在哪里,就会做一些让家长很头疼的事。

例如,2岁的孩子总是喜欢在家里翻箱倒柜,什么都要看一看,还有如乱涂乱画,这些大都是因为发展的问题。

2.情绪的问题;

孩子在一种自然状态下,是非常想要得到父母的认同的,他明知道咬手指不对,会被父母训斥,此外,咬手指还给给孩子带来疼痛感,并不会让他特别舒适。

那为什么孩子不仅能忍受身体的上的疼痛,还能忍受父母严厉的呵斥,甚至挨打呢?

这说明在孩子内心里有非常多的负面情绪,为了发泄这些情绪,孩子可以忍受身体的疼痛,也能忍受父母的训斥。

那如何分辨导致孩子产生问题原因呢?

一方面家长要学习,了解孩子的发展规律,儿童的成长和大人不同,他需要用行动来探索这个世界。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在他的《娃娃日记》中写道:

儿童最初的世界是完全以他自己的身体和动作为中心的

也就是说,儿童最初是靠动作来认识世界的。

所以,我们会发现,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会有很多稀奇古怪的形为。

我记得我的女儿快1岁的时候,在吃饭的时候,特别喜欢扔勺子,我非常无奈,每次都想阻止她,但是在《捕捉儿童敏感期》这本书中讲到其实这是孩子在探索空间的敏感期。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创造条件,况且这么小的孩子,只要环境是安全的,她怎么会喜欢惹妈妈生气呢?

当我明白这一点后,为了减轻我的负担,我买了12把勺子,放在她的小饭桌前,随她扔,大概一顿饭吃完,勺子也扔完了,我再一起收拾,也就是这个原因,我才明的为什么孩子的勺子是12支装的。

还有如翻箱倒柜,家有2岁多宝宝的妈妈最头疼的事情莫过于孩子在家翻箱倒柜,我的女儿也经历过这个阶段,常常趁我不注意把家里翻得乱七八遭。

我有一个朋友特别有经验,她说:“只要家里没有声音了,你就得注意孩子是不是在房间里乱翻。”

以上这些实际上都是发展带来的问题,孩子需要探索,需要认识世界,他做的事情都是为了探索这个世界,假如,父母知道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就会对孩子多一些宽容。

但是,不要因为孩子的行为是因为探索,就一味的宽容。

我们说,任何行为都是有边界,越过边界,伤害自己或他人那这种行为就必需制止。

例如,3岁左右的特别喜欢乱涂乱画,那这种行为就必须要阻止,因为如果不阻止,他可能没有边界,只要想画就画,最后,可能他到过的地方都被他画得乱七八遭,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给他限定区域,只能在区域内画画。

如果一个孩子行为有偏差,家长在进行疏导后,孩子还是继续做,那么,这个很有可能就是有情绪的孩子,他的问题行为很有可能就是在宣泄情绪,比如丢东西,打人等。

那遇到这类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首先,父母就要检查一下孩子的情绪来源,具体来说就是三个关系的质量:爸爸和妈妈的关系、妈妈和孩子的关系、爸爸和孩子的关系。

爸爸妈妈的夫妻关系有问题,或是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太急躁、太高压、太控制,是非常容易让孩子累积情绪的。

当孩子内在情绪太满,无法处理时,就会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或是用错误的行为方式吸引父母的关注。

所以,解决这类问题行为的关键不是制止孩子的错误行为,而是找到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

回到开头的案例,经过深入了解之后,我们发现,这个孩子的爸爸和妈妈的关系非常不好,平时总是争吵,这个孩子从小就是在父母的争吵中度过的,所以,非常焦虑,而他咬手指的行为正是他缓解焦虑的一种方式。

孩子如果是因为情绪问题造成的偏差,应该如何改正呢?

首先,要忽视;

因为由情绪导致的问题,如果情绪问题不解决,这个行为问题得到压制,那么他一定会通过另外一种行为爆发出来。

例如,最近的吴谢宇弑母案,母亲一直要求吴谢宇按照自己的要求生活,而不顾及吴谢宇的感受,这种情绪不断在心里积压,终于忍不住爆发,酿成悲剧。

所以,当孩子有问题行为的时候,不要压制,越压制,孩子越会反抗,淡化他,家长不提醒,孩子就会放松下来。

其次,要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给孩子安全感;

我们知道,情绪本身是没有对错的,当负面情绪产生的时候,可能是告诉我们有事情要发生了,我们得注意一下。

那孩子有负面情绪了,同样也是在提醒家长,我需要关注,我的安全感不够。

那家长就得注意自己平时对孩子的方式。

有个3岁的小男孩,平时特别喜欢打人,而且出手很重,家长去拦还去打家长,有时实在打不过就打自己或摔东西,还喜欢说:“你神经病呀!”“烦不烦工,你真烦人。”

像这样大的孩子,这样激烈的反应,很明显负面情绪积压太多了。

那家长得得思考,自己平时和孩子相处的方式是怎么的?

有没有打孩子,有没有骂孩子,我们有世界不打小孩日,家长也能意识到自己打小孩是有问题,但是骂孩子却被警示得不多,事实上,语言暴力比身体的暴力更严重,身体的暴力可能随着时间会好,但是心理的伤却很难愈合。

除此之外,一般孩子只会欺负比自己弱小的孩子,而这个孩子既然家长都敢打,这只能说明他内在的情绪积压太多,真的是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所以,这个孩子想要改变,一定是家长先改变,只有家长改变了,孩子才能改变。

最后,找到问题的根源;

前面说,孩子的情绪问题主要是由三对关系的不和谐导致的:夫妻关系,母子关系,父子关系。

想要彻底解决孩子的行为问题,就必需从根源上解决。

当夫妻关系不和谐的时候,父母就会争吵,一个常年看到父母争吵的孩子,他的安全感肯定是不足的。

此外,年幼的孩子他还会把父母的争吵归因到自己的身上,认为就是因为我才让爸爸妈妈吵架的,所以,他会非常自卑,也会积压非常多的负面情绪,有了情绪,他必然需要发泄,就会产生问题行为。

其实,还有亲子关系的问题,尤其是母亲的心里状态如何,直接能影响到孩子的心理状态。

因为内心不安的母亲常常会表面出掌控欲、权威与强大,加上有时锐利刻薄的语言,自然会让孩子的内心也会一样的不安,因此,要先让自己的心安定下来,多接纳自己与孩子,多给孩子肯定、鼓励、宽容,这样,透过温暖安定的心与心的连接与陪伴,孩子才会成长得越来越强大与优秀。

所以,假如孩子的行为出现问题,我们就要反思夫妻关系是否和谐,父子关系是否和谐,母子关系是否和谐,如果不和谐就要想办法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从根上解决孩子的行为问题。

所以,当看到孩子咬手指的时候,我们可以试着告诉孩子,妈妈看到你咬手指,非常心疼,因为我知道咬手指会出血,而且没有指甲盖也不美,是不是?

如果孩子屡教不改,那么就要试着淡化它,不去提醒他,因为越制止,可能孩子咬得越厉害,所以,不如不说,这虽然不是最智慧的方法,但却是一种比制止孩子咬手指更好的方法。

最智慧的方法应该是去重新认识夫妻关系,父子关系,母子关系是否和谐,如果不和谐我们就要试着去改变。


宝宝呵护
生活护理
急救措施
体检免疫
母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