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宝护理 > 母婴资讯 > 日本18年拿18个诺贝尔奖,成功的孩子都具备数学逻辑等能力

日本18年拿18个诺贝尔奖,成功的孩子都具备数学逻辑等能力

来源:宝儿贝贝馆    阅读: 2.79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会玩的孩子才会学》这几天,日本再获诺贝尔奖的新闻,让网友们哗然。10月1日,美国的 JamesP. Allison 和日本免疫学家本庶佑,因发现抑制负向免疫调节的“新型癌症疗法”,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

日本18年拿18个诺贝尔奖,成功的孩子都具备数学逻辑等能力

《会玩的孩子才会学》

这几天,日本再获诺贝尔奖的新闻,让网友们哗然。

10月1日,美国的 JamesP. Allison 和日本免疫学家本庶佑,因发现抑制负向免疫调节的“新型癌症疗法”,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

本来,日本获一个诺贝尔奖并没什么稀奇,可知道了这组数据之后:

日本从2001到2018年,拿了18个诺贝尔奖,平均1年1个

这也是日本拿下的第26个诺贝尔奖;

而且,其中绝大多数获奖者都是在日本本土接受的教育

我就惊呆了。

反观我国,真正在本土接受教育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屈指可数,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我国获得诺贝尔奖的,也就只有莫言和屠呦呦二人。

数据为什么会如此悬殊?

有人说,是因为日本的鼓励科研的政策激励。

日本2001年出台了“第二个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明确提出“50年要拿30个诺贝尔奖”的目标。

与之相对应的,日本每年的科研经费投入占GDP比重非常之高,甚至超过了美国。

也有人说,是因为日本社会对知识渊博的学者的敬仰。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货币上印的是政治人物或者开国领袖,只有日元纸币印的是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和科学家。

不过,这两个都是政策、制度层面的外部因素,如果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一个人具不具备成为科学家的品质,做出影响世界的成就,和他所受的教育息息相关。

本庶佑获奖后在发布会上说:

对于孩子来说,什么都想知道,有一颗什么都想知道的心是最重要的。经常保持怀疑。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真正的到底是怎样的,这样的心态很重要。

类似的感悟,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下村修也曾说到过:

我做研究不是为了应用或其他任何利益,只是想弄明白水母为什么会发光。

正是这颗好奇心,引领着他们走进并扎根于在别人看来枯燥无味的科研世界,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而这种探索精神的持续,又是日本的教学改革分不开的。

会玩的孩子,才可能是未来最大的成功者。

日本战后吸收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理论与经验,幼儿园、小学阶段并不会片面强调知识传授,而是特别强调儿童的生活经验。

尤其是,日本的学校教育很重视让儿童亲近自然,很多幼儿园和中小学会结合地理条件,因地制宜地保留当地的自然特色。

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大隅良典说:

小时候热衷于飞机模型、半导体收音机的制作,夏天喜欢在小河里捞鱼、捕萤火虫、采集昆虫,手持网子在野外一走就是一天。采筑紫、野芹菜、木通、杨梅、野草莓,能够感受自然的四季变迁。

为什么孩子亲子自然的生活经验这么重要?我们在1973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江崎玲于的感悟里找到了答案:

一个人在幼年时通过接触大自然,萌生出最初的、天真的探究兴趣和欲望,这是非常重要的科学启蒙教育,是通往产生一代科学巨匠的路,理应无比珍视、精心培育、不断激励和呵护。

可在我国,孩子这种和大自然亲密接触、自由自在玩耍的时间却越来越少了。

在应试教育下,孩子们每天都在被迫灌输知识,被布置超负荷的作业,以及要上各种兴趣班。这个过程中,跟大自然的接触少了,好奇心和探索欲早已消磨殆尽了。

你也许会说,将来能成为科学家的孩子非常少,而能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又是凤毛麟角,只希望自己的孩子就上个好一点的大学,以后找个好一点的工作,能够养活自己就行了。

如果你这么想,后果就严重了。

马云曾经说过:

如果我们继续以前的教学方法,对我们的孩子进行记、背、算这些东西,强迫他们去背,不让孩子去体验,不让他们去学会琴棋书画,我可以保证30年后孩子们找不到工作,因为他没有办法竞争过机器时代。

这段话展开来说,意思就是:

未来必然是人工智能时代,机器人会替代人工做大量的基础、重复性工作,甚至部分创意性工作。机械地学习知识已不再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未来100年是智慧、体验、服务的时代,要让孩子在玩中体验智慧,在游戏中去探索自我,只有会玩的人才能更好地融入这个智能的充满想象和挑战的世界。

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需要不断地、随时随地地、深入广泛地、快速高效地学习。

幸运的是,孩子天然具有学习的动力和创新的想法。他们的精神是开放的,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不幸的是,孩子的这些素质天赋并不是随时都能得到应有的鼓励。当孩子提奇怪的问题,一遍遍问你为什么却没有得到回应的时候;当孩子对你觉得不重要的事情产生兴趣,而被你阻止的时候,可能孩子渐渐就丧失了探索的乐趣。

我们必须意识到,以牺牲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为代价而盲目追求考试分数的教育方式已经落伍了。

我们需要教给孩子的,是从长远看能帮助他们取得成功所必须的学习态度、方法和创新能力——鼓励孩子的探索精神,让孩子能够在接受知识的基础上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能独立地思考问题,并发挥自身的创造力来解决问题。

当然,孩子想要在未来走得更远,除了会“玩”外,还有几种基本能力,是最好能拥有的。

① 语言表达力

苏格拉底说:“世间有一种能力可以使人很快完成伟业,并获得世人的认识,那就是令人喜悦的讲话能力。”

从本质上说,人与人的交往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说服和被说服的过程,每个人要么是说服别人,要么就是被别人说服。

如果你不想总是处于被人说服的被动局面,那么唯一的选择就是勇敢地张开你的嘴,去说服别人。一个人的说服力可以决定事情的成功或失败。

孩子认识世界、汲取知识、扩大眼界都要凭借语言进行。一般来说,语言发展较好的孩子,往往求知欲强,知识面广,智力发展也比较好。

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孩子,往往思维活跃,喜欢与同伴、成人交往,对孩子自尊心、自信心的建立也很有帮助。

② 数学逻辑力

孩子学数学的真正效果不是体现在应试教育上,而是体现在未来自身的脑力思维上。

正如日本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所说:“学生在学校学的数学知识,毕业后若没有什么机会用,不到一两年,很快就忘掉了。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工作,唯有深深铭刻在头脑中的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和看问题的着眼点等却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终身受益。”

学数学是一个由简单至复杂的思维锻炼过程,学好数学能使人在很多事情处理上思路清晰、逻辑连贯,会各种反向思维,变换性思维等。

未来,随着数据量的爆炸性增长,会有越来越多的角色需要计算思维技能来利用这些信息,需要人具有把大数据转化为抽象概念的能力,以及理解基于数据的推理能力。

③ 适应力

适应力是一个人回应环境变化发展的能力,它需要注重主动自发、生活的纪律、乐观的态度、人际能力及心灵生活等五方面心理要素。

文明越进步,社会变迁也越快速,生活和工作的适应力就越显得重要。一个人要改变自己来达成外界的要求,改变得越快,适应力越强。

适应力强的人比一个人适应力弱的人在社会上更容易立足。

④ 协作力

合作是孩子在未来适应社会,立足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现代社会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团队精神在竞争中越来越重要,很多工作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只有能与人合作的人,才能获得生存空间;只有善于合作的人,才能赢得发展。

一个懂得合作的孩子成人后会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集体操作并发挥积极作用,而不懂合作的孩子在生活中会遇到许多麻烦,产生更多困难并且无所适从。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

假使一个儿童未曾学会合作之道,他必定会走向孤僻之途,并产生牢固的自卑情绪,严重影响他一生的发展。

作为父母,你可能每天都在为孩子遥远的未来生活作决策。而事实上,我们太多的努力充其量不过是着眼于今天,能看到三五年后已经不易,何谈20年?

未来会变成什么样,谁也不知道。就像20年前的我们也不会想到生活会变成今天这样。

我们要培养的是能应对20年后的挑战的孩子。

我们可以做的,只能是使孩子具备一些技能,让他可以自信地面对挑战。

宝宝呵护
生活护理
急救措施
体检免疫
母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