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宝护理 > 宝宝呵护 > 秋季腹泻的防与治

秋季腹泻的防与治

来源:宝儿贝贝馆    阅读: 2.14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问题:宝宝为什么会染上秋季腹泻?   秋季腹泻又叫轮状病毒性肠炎,主要是A 组轮状病毒感染引起。这种肠炎最常发生于秋冬季,是小儿秋冬季腹泻的常见病原,通常被称为秋季腹泻。

秋季腹泻的防与治

问题:宝宝为什么会染上秋季腹泻?   秋季腹泻又叫轮状病毒性肠炎,主要是A 组轮状病毒感染引起。这种肠炎最常发生于秋冬季,是小儿秋冬季腹泻的常见病原,通常被称为秋季腹泻。

为什么宝宝会染上秋季腹泻?  秋季腹泻通常爱找小宝宝,2岁以下,尤其是1 岁以下的小宝宝是他们的主攻对象。

这是因为小宝宝有患腹泻的易感因素:   ● 小宝宝的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

● 宝宝正处于快速生长期,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相对较多,所以胃肠道的负担相对来说就比较重。

● 宝宝的机体防御功能差,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胃肠道分泌型I g A都比较低,更容易受病毒侵袭。小宝宝本身的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是秋季腹泻的易感人群,而如果家长又没有注意宝宝的饮食、饮水及用物卫生,食物、饮水、日用品、玩具、手等地方的轮状病毒就会趁机进入宝宝的消化道,侵袭宝宝的消化系统,从而引起秋季腹泻。

秋季腹泻的特点  秋季腹泻有一些很明显的特点,判断起来比较容易:   好发年龄:一般发生在6 个月至2 岁的婴幼儿当中,尤其以1 岁以内宝宝最多见。

高发季节:秋季腹泻多在寒冷的秋冬季高发,其中每年10 月份到第二年的1 月份这4 个月是发病最多的时期。  病程及典型症状:秋季腹泻的自然病程在3 ~ 10 天。

刚开始发病时,宝宝最早出现的是呕吐(1 ~ 2天),随后就开始腹泻,大便通常是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有酸臭味,不含有黏液、脓血,每天要拉5 ~ 10次, 有的宝宝每天大便次数多达10 ~ 20 余次,部分宝宝还伴有发热、吐泻。如果腹泻严重,宝宝有可能出现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并发症:患秋季腹泻后,通常不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也不会有后遗症。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轮状病毒可引起全身性感染,可侵犯多个器官。曾有报道说从病儿的肺组织、脑脊液、胸水、腹水中检出了轮状病毒,发现有50% 左右的患儿血清心肌酶异常,提示心肌受累。

治疗秋季腹泻,关键在防脱水  因为目前还没有特效的抗轮状病毒的药物,所以,对秋季腹泻的治疗,一般是以支持疗法为主,液体疗法是最关键的。治疗的原则是:继续进食,预防脱水,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合理用药。

继续饮食:宝宝腹泻时,不要因为怕他拉得更多而给他禁食或只让他吃流食, 因为腹泻时, 宝宝体内已经丢失了很多营养物质,如果再不进食的话, 营养更得不到补充,会加重宝宝的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并且可能导致腹泻迁延不愈。

所以,在孩子出现腹泻时,要尽是保证宝宝正常进食,已经吃过的食物可以继续给宝宝吃,没有吃过的新食物先不要添加,食物种类可选择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

预防、纠正脱水及电解质酸碱失衡:宝宝患腹泻时,一定要注意预防宝宝脱水。用口服补液盐补液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医院及市面上都有口服补液盐出售。先纠正脱水,按80 ~ 120ml/kg体重口服,预防脱水一般是解一次大便口服补液盐50 ~ 100m l,但对于呕吐严重及腹胀明显和较严重的脱水时要通过静脉补液方式,待情况改善以后采用口服补液。

肠道用药:可给宝宝口服蒙脱石散吸附病原和微生态制剂如思密达、双岐四联活菌、布拉氏酵母菌等,一般情况下不要使用抗生素。

预防:接种疫苗+日常防护  由于秋季腹泻有很多型及亚型,因此,并不是得过一次秋季腹泻就获得了免疫力,从此不再得了,它还是会再次发生的,所以,家长要做好预防和护理,以免宝宝再次感染。

● 合理喂养,让宝宝获得均衡而充足的营养。6 个月以内的宝宝最好喂母乳,因为母乳喂养有助于宝宝肠道菌群的建立。如果母乳不足,可以选择无乳糖的婴儿配方奶粉。

●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其中洗手是关键。不光要帮助宝宝把小手洗干净,护理宝宝的成人也要注意手部卫生,尤其是饭前便后洗手,洗手以流动水最佳。另外,奶具、食具、便器、玩具等要定期清洗、消毒。

● 气候变化时,要及时给宝宝增减衣服,避免宝宝受凉。

● 居室要每天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轮状病毒肠炎的传染性很强,如果周围有别的宝宝感染了秋季腹泻,要避免宝宝与患病宝宝及其家人接触。

● 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按医生的指导在适当时机口服轮状病毒疫苗是较有效的保护方法。

TIPS   宝宝在腹泻期间,要给他选择无乳糖的婴儿配方奶粉,以保证宝宝腹泻期间的营养,这种无乳糖的配方奶粉已成为医生通常的辅助治疗手段之一。

等宝宝腹泻恢复或好转后,可以选择含有益生菌的普通婴儿配方奶粉,帮助宝宝重新建立正常的肠道菌群。

宝宝呵护
生活护理
急救措施
体检免疫
母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