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宝护理 > 宝宝呵护 > 让宝宝远离“手足口病”,原来这么简单!(家长必看)

让宝宝远离“手足口病”,原来这么简单!(家长必看)

来源:宝儿贝贝馆    阅读: 2.89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最近,南京六合区一家幼儿园一名叫小明(化名)的4岁男童,因感染了手足口病,不幸夭折了。夏季正是手足口病多发的季节,因为夏季的高温天气,不但适合手足口病病毒的繁殖,而且还助长了手足口病病菌的滋生。

最近,南京六合区一家幼儿园一名叫小明(化名)的4岁男童,因感染了手足口病,不幸夭折了。夏季正是手足口病多发的季节,因为夏季的高温天气,不但适合手足口病病毒的繁殖,而且还助长了手足口病病菌的滋生。

了解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以儿童为主体的传染性疾病,它也被称作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这种疾病可以引起手足和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也有一些少数的患儿可能引起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以及心肌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让宝宝远离“手足口病”,原来这么简单!(家长必看)

该病以手、足和口腔粘膜疱疹或破溃后形成溃疡为主要临床症状。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

让宝宝远离“手足口病”,原来这么简单!(家长必看) 第2张

传播途径

粪-口途径传播:这是最主要的一项,是人-人传播的代表途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勤洗手”被如此重视,确保手的卫生,能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传染。

通过口腔和呼吸道分泌物进行传播:所以,打喷嚏、亲吻时也要小心。

通过手足口病皮疹里的水疱液进行传播:这种情况较少见。

让宝宝远离“手足口病”,原来这么简单!(家长必看) 第3张

手足口病的症状

潜伏期2-10天,有低热、全身不适、腹痛等前驱症。

1~2天内口腔、咽、软腭、颊黏膜、舌、齿龈出现疼痛性粟粒至绿豆大小水疱,周围绕以红晕,破溃成小溃疡,由于疼痛,常流涎和拒食;

同时手足亦出现皮疹,在手足的背侧面和手指(趾)背侧缘、甲周围、掌跖部,出现数目不定的水疱;

除手足口外,亦可见于臀部及肛门附近,偶可见于躯干及四肢,数天后干涸、消退,皮疹无瘙痒,无疼痛感。

个别儿童可出现泛发性丘疹、水疱,伴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心肌炎等。

一般经过良好,全病程约5~10天,多数可自愈,预后良好。

通常患有手足口病的人群都是5岁以及5岁以下的儿童。3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

让宝宝远离“手足口病”,原来这么简单!(家长必看) 第4张

怎么预防

手足口病病毒可通过飞沫、唾液、疱疹液、粪便等传播,网上盛传的板蓝根、开喉剑、利巴韦林等没有预防效果,盲目给孩子用药反而会造成身体负担。

预防手足口病需要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

手足口病病毒对紫外线和高温比较敏感,孩子的衣服、被褥、玩具要经常清洗、暴晒。

餐具和奶瓶每次用之前在开水里煮20分钟左右。

平时注意室内多通风,病毒量达不到让人得病的程度,就可以不致病。

手足口病常用的消毒剂是含氯消毒剂(84消毒液之类),但含氟消毒剂对皮肤和呼吸道刺激较大,建议家中少用;常用的75%的医用酒精对手足口病病毒没有杀伤力,也不建议用。

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婴幼儿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婴幼儿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让宝宝远离“手足口病”,原来这么简单!(家长必看) 第5张

关于疫苗

目前,我们国家自主研发的EV71手足口病疫苗已经投入使用,属于二类疫苗(自费)。

免疫接种程序规定

肠道病毒71型(EV71)疫苗的接种对象是大于或等于6月龄的易感儿童,建议在6至12月龄之间完成接种程序,以便尽早发挥保护作用

全程接种为2针剂

对于5岁以上儿童,不推荐接种肠道病毒71型(EV71)疫苗

这种疫苗针对的是71型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对其他类型病毒起不到作用。

但由于71型肠道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最主要病毒,还是能起到很大的防护作用,所以还是建议尽量给宝宝接种。

参考资料来源: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使用技术指南,2016-5

宝宝呵护
生活护理
急救措施
体检免疫
母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