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宝护理 > 宝宝呵护 > 宝宝湿疹反反复复,对付湿疹有妙招

宝宝湿疹反反复复,对付湿疹有妙招

来源:宝儿贝贝馆    阅读: 6.57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宝宝得了湿疹后,会异常难受、烦躁不安。因为痒,宝宝会自己去搔它。伤口可能会感染更严重,晚上睡不安稳,哭闹不止影响睡眠。

宝宝得了湿疹后,会异常难受、烦躁不安。因为痒,宝宝会自己去搔它。伤口可能会感染更严重,晚上睡不安稳,哭闹不止影响睡眠。

很多的新手妈妈在湿疹面前束手无策,都说在儿身,痛在娘心,看着宝宝天天被湿疹折腾,受着湿疹的“折磨”。宝妈们的内心肯定非常的煎熬,到底为什么湿疹总是缠着宝宝不放呢?

每年的春季,也就是三月至五月的这段时间,都是宝宝湿疹的高发期。看着宝宝娇嫩的皮肤上又红又痒,父母心都碎了一地。该如何应对湿疹,让宝宝的皮肤保持健康状态呢?

宝宝湿疹反反复复,对付湿疹有妙招

什么是湿疹?

婴儿湿疹俗称“奶癣”,是一种常见的与变态反应有关的皮肤病,就是平常说的过敏性皮肤病。主要原因是对食物、吸入物或接触物不耐受或过敏所致。患有湿疹的孩子起初皮肤发红、出现皮疹、继之皮肤发糙、脱屑,抚摩孩子的皮肤如同触摸在砂纸上一样。遇热、遇湿都可使湿疹表现显著。

湿疹有什么症状?

1、脂溢型:

三个月以内的小婴儿,表现为皮肤潮红,以头顶及眉际、鼻旁、耳后多见,但是痒感不太明显。

2、渗出型:

多见于3-6个月肥胖的婴儿,表现为水疮和红斑,伴有皮肤组织肿胀,抓挠后有黄色浆液渗出和出血。如果治疗不及时,可泛发到全身,还可继发感染。

3、干燥型:

多见于6个月-1岁的小儿,表现为面部、四肢、躯干外侧斑片状密集小丘疹、红肿,硬性糠皮样脱屑及鳞屑结痂,无渗出,又称为干性湿疹。

宝宝湿疹因素有哪些?

1、遗传因素

常说身高、长相会遗传,万万没想到的是湿疹也会遗传。如果爸爸妈妈有一方曾经患有过敏性的疾病或是曾得过湿疹,那宝宝得湿疹极有可能是因为遗传。

2、食物因素

对于还在吃母乳的宝宝,如果妈咪食用鸡蛋、鱼、虾、蟹、巧克力、糖果等都可能会引起宝宝过敏;还有不少的宝宝会对牛奶或者其他的食物产生过敏,牛奶里面含有大量的异体蛋白,是导致宝宝过敏的一大根源。

3、物质和环境因素

宝宝如果接触了含有化学成分的护肤品、洗浴用品或者清洁剂的话也可能发生湿疹。环境也是导致宝宝湿疹的关键,衣物纤维、花粉、螨虫、汗液、尿液、空气干燥等,都可能引发湿疹。

如何对付宝宝湿疹,护理有妙招

1、提倡母乳喂养

牛奶喂养可能引起异性蛋白过敏,从而致使湿疹发生。妈咪在给宝宝添加辅食时,应该由少到多慢慢添加,慢慢观察宝宝吃完食物后的反应,以便观察室何种食物引起的过敏。

注意:如果宝宝出现了湿疹,母亲在母乳喂养期间要忌吃鱼、虾、蟹、鸡蛋,不吃刺激性食物,如蒜、葱、辣椒等,以免刺激性物质进入乳汁,加剧宝宝的湿疹。可以多吃豆制品,如豆浆、豆粥等清热食物。

2、保持清洁

注意清洁、注意卫生、正常洗澡、补充益生菌、不可过热等。洗澡时间宜短不宜长,洗澡时不要过度揉擦,沐浴液、肥皂、护肤品选择添加成分简单、刺激性小的。每个宝宝的情况不一样,不要完全听信别人的,要在掌握用药原则的基础上,细心观察自家宝宝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

宝宝湿疹反反复复,对付湿疹有妙招 第2张

3、穿的不要过多

太热往往会导致湿疹加重。患湿疹的宝宝应穿很软的纯棉制品,衣物清洗选用碱性、刺激性弱的洗净剂,洗涤时尽量漂洗干净。

4、温度和湿度要适宜

孩子的体质大多和成人不一样,妈咪在照顾宝宝的时候要依照宝宝的需求,夏天开空调应该以温度适中为主;冬天天气太过干燥可以通过加湿器调节湿度。

5、宝宝要勤洗手,防止宝宝用手去抓挠

宝宝难以忍受湿疹的瘙痒可能会控制不住去挠小红疹,妈妈们要注意给宝宝勤洗手、勤剪指甲,减少皮肤感染和被自己抓伤的机会。不要用过热的水洗澡洗脸;不要使用肥皂一类的碱性洗涤用品,建议使用弱酸性的洗浴产品;使用舒爽润肤油,保护皮肤,宝宝的衣物要选择柔软棉质等;要给宝宝修剪指甲,防止宝宝用手去抓挠,以免恶化。

6、回避过敏源

请不要忽视任何宝宝的饮食,很多看起来健康安全的食物,面条、西红柿,甚至香蕉、梨等,都有过敏的宝宝。过敏千差万别,医院的过敏源检测只能是辅助,而且不可能罗列所有,最关键的是靠大人最细心的观察和辨别!如果不寻找过敏源,一味的外擦药不可能根治湿疹的。只要找出过敏源且坚决回避,就能停止致敏,这是打败湿疹最彻底的办法!

7、不要病急乱投医

在当前全世界范围内,现有的医学水准下,对婴儿湿疹一擦就好迅速见效的必然是激素。所以宝妈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医院,切不可病急乱投医。

如果宝宝得了湿疹,妈妈不要擅自给宝宝用任何激素类药膏,因为这类药物外用过多会被皮肤吸收,给宝宝身体带来副作用,具体诊疗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宝宝呵护
生活护理
急救措施
体检免疫
母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