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宝护理 > 宝宝呵护 > 夏季怎样预防宝宝腹泻?宝宝腹泻的正确防治措施

夏季怎样预防宝宝腹泻?宝宝腹泻的正确防治措施

来源:宝儿贝贝馆    阅读: 3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夏天,腹泻的宝宝多起来,面对宝宝的腹泻有的妈妈过份紧张,有的乱用药乱喂食导致宝宝腹泻更严重。所以今天,带给妈妈的是认识宝宝的腹泻。什么情况下判断宝宝是腹泻了?腹泻又分什么类型?腹泻了就不能吃奶粉了吗?怎么做好家庭护理?

夏天,腹泻的宝宝多起来,面对宝宝的腹泻有的妈妈过份紧张,有的乱用药乱喂食导致宝宝腹泻更严重。所以今天,带给妈妈的是认识宝宝的腹泻。什么情况下判断宝宝是腹泻了?腹泻又分什么类型?腹泻了就不能吃奶粉了吗?怎么做好家庭护理?

一、正确判断宝宝腹泻

宝宝偶尔出现大便稀软,便便或是增加了一到两次这并不能断定宝宝就是腹泻了。如果大便次数明显增多,便便稀,糊状或者水样状又或者蛋花状,颜色、气味都改变那么判断宝宝是腹泻了。

二、宝宝腹泻类型与特征与应对建议

常见的腹泻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感染性腹泻,另一类为非感染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通常是由细菌和病毒引起的。比如通过呼吸道传染的轮状病毒,奶瓶、餐具等消毒不到位,又或者夏季天气炎热而潮湿食物容易变质,滋生大量细菌,这都是引起腹泻的原因之一。

感染性腹泻的特征是:便便次数多,少则1天4-6次,多则10次以上,便便多是水样,蛋花样,精神差,爱哭闹,还可能会有呕吐、腹痛、发热、食欲减退等症状。如果大便里带有黏液和血,很可能是细菌感染引起;大便呈水一样的稀糊状,没有黏液,则可能是由病毒引起的。

——提醒各位妈妈,感染性腹泻总是来势凶猛此类情况建议及时就医。

非感染性腹泻通常是喂养或是护理不当引起的,如转奶没转好、食物不耐受、食物过冷、食物种类太多,或者喂食量太大、着凉等。

非感染性腹泻,一般腹泻次数2到3次,个别次数也会10次以上一般是发生在宝宝对某类营养素,如乳糖不耐受,蛋白质过敏等,如果宝宝拉的大便很臭,而且夹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多半属于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如果是绿便,糊状,可能是肚子着凉或是添加新食物未适应引起的。

——对非感染性腹泻来说调整食物结构、做好护理是关键,精神好没有其他不适不必急于去医院,如果腹泻次数多怀疑是乳糖不耐受试试无乳糖奶粉,如果腹泻的同时有皮肤红点怀疑是蛋白过敏最好到医院做过敏测试再确实是否选择过敏类奶粉。

夏季怎样预防宝宝腹泻?宝宝腹泻的正确防治措施

三、宝宝腹泻的家庭护理

1、及时补充水份防脱水

宝宝腹泻补水是关键,建议最好是用医院买的“口服补液盐”补充。(轻微腹泻的多喂些平时的饮用水一般身体不受影响)

目前临床上推荐使用的口服补液盐也叫0RS液,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配方,其成分为:氯化钠3.5克、氯化钾1.5克、碳酸氢钠2.5克、元水葡萄糖20克,用饮用水稀释至1升供口服。尚未发生脱水时,应在每次排大量稀水便后,给小儿喂服,小于两岁的宝宝每次给50~100毫升(每日量约500毫升),大于两岁者每次给100~200毫升(每日量约1000毫升)。若已发生脱水,开始4小时的ORS液用量应为:轻度脱水者,50~60毫升/千克体重,中度脱水者70~100毫于/千克体重。若患儿脱水已经纠正但还有轻度的腹泻,那么上述0RS液配方应配成1.5升的液体口服。当患儿脱水症状已经得到纠正且腹泻停止后,应立即停服,否则会发生高钠血症。建议腹泻严重的补液的同时尽快上医院听从医护人员的建议补液。

2、腹泻的用药

宝宝用药和打点滴都要慎重。

止泻药只用于腹泻剧烈和长期慢性腹泻的情况,消炎药多含抗生素 如 头孢,阿莫西林。

经常使用抗生素,有害细菌是被杀死了,可对宝宝肠道有益的菌群也被杀死了。

而益生菌对腹泻期间的宝宝肠道尤其重要,益生菌能提高宝宝免疫力、改善肠道消化吸收情况。另外腹泻的宝宝一天丢失的锌大约为6mg,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向全球推荐5岁以下急性或慢性腹泻患儿每天口服10~20毫克锌,持续10~14天。

3、腹泻宝宝的饮食

喂养方面建议食物清淡营养易消化,不喂寒凉食物禁止吃甜食,腹泻期间和恢复期内都不要添加新食物。

腹泻期间停用奶粉合适吗?建议如下:轻微腹泻时奶粉冲稀些,少量多餐就行,严重腹泻时,建议暂时用无乳糖的腹泻奶粉代替,如果宝宝在腹泻期间出现精神差,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4、腹泻宝宝的衣着与卫生方面

腹泻的宝宝需要注意腹部保暖,注意衣物与大人分开清洗,还有每次腹泻后宝宝的小屁屁了要用温水清洗干净。

最后提醒妈妈们预防宝宝腹泻同样重要,俗话说病从口入妈妈要给宝宝提供新鲜干净的食物,冲好的奶粉尽量一次喝完,不喂完还是建议不要了,认真做好餐具,玩具的卫生和消毒、环境也注意卫生及舒适,如开空调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温度推荐26度,风扇不对着宝宝吹以免宝宝着凉。

宝宝呵护
生活护理
急救措施
体检免疫
母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