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宝护理 > 宝宝呵护 > 夏季给宝宝洗澡注意事项 宝宝洗澡

夏季给宝宝洗澡注意事项 宝宝洗澡

来源:宝儿贝贝馆    阅读: 1.69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夏季炎热,洗澡的次数也随之增加,对于宝宝来说在夏季洗澡又有哪些值得注意的事项呢?

夏季炎热,洗澡的次数也随之增加,对于宝宝来说在夏季洗澡又有哪些值得注意的事项呢?

一.水温

爸爸妈妈们给宝宝洗澡的时候总是习惯用自己的感受来调节水温,尤其是老人,习惯性会把水温调高,总觉得水热一点,洗澡能更舒服。殊不知,宝宝皮肤娇嫩,对水温非常敏感,我们感觉刚刚好的水温对孩子来说已经很烫了,所以,一定不要用我们的标准来判断。洗澡的水温根据季节不同相应也会有所变化,另外不同月龄的宝宝也是需要区别对待,小月龄宝宝洗澡更要注意水温别太高了。一般来说,夏季宝宝洗澡水温37℃左右就差不多了,长了湿疹或痱子的宝宝水温还可以更低一些。秋冬寒冷季节建议洗澡水温以不超过40℃为宜,一般来说38℃左右就可以了。新手爸妈如果拿不准水温是否合适,最保险的办法就是买一个专门为小宝宝洗澡设计的水温计,洗澡的时候还能充当戏水玩具。关于温度这个问题,还有一点一定要提醒爸爸妈妈,夏天贪凉,很多家庭都是空调一直吹,宝宝洗澡,浴室的温度会偏高,这样很容易导致浴室内外温差较大,宝宝洗澡后出来,温差太大会让他感到不舒服。所以,给宝宝洗澡前一定要记得暂时关掉空调或者调高空调温度,尽量减少浴室内外的温差。洗澡好后,擦干身体,做好后期护理,衣服穿好后再开空调。

夏季给宝宝洗澡注意事项 宝宝洗澡

二.洗澡的顺序

洗澡的顺序可以配合孩子慢慢养成: 先洗脸、洗头,最后洗身体。 洗头的时候家长可以用食指和中指堵住宝宝的耳朵以防进水。 在宝宝 脐带 还没有脱落前或是肚脐那里红肿,千万不要沾水,用 75% 医用酒精消毒即可,但不要碰到脐带痂下面。宝宝脖子、腋下、大腿根处等褶皱多的地方出汗也多,容易长痱子,洗澡时要轻轻洗。 之后用清水将宝宝全身冲洗一遍,擦干全身。不要急着给孩子抹痱子粉,等皮肤全部干燥后少量涂抹。

三.沐浴露

有些妈妈们喜欢给宝宝的洗澡水里加点“料”,冬天加艾叶水,夏天加花露水、风油精,出发点是好的,希望艾叶能帮宝宝驱寒,花露水和风油精能帮宝宝降暑,止痒防蚊祛痱。但好心却不一定就能给宝宝更好的呵护。不论是冬天的法宝“艾叶水”,还是夏天的神器“花露水/风油精”,对皮肤娇嫩敏感的宝宝来说都不是很友好!花露水里一般都会含有乙醇,也就是酒精,宝宝皮肤薄,吸收快,如果大量频繁使用含有酒精产品,容易造成吸收过量,产生不良影响。风油精里含有樟脑和水杨酸甲酯,存在一定的毒性,是不建议给宝宝使用的。艾叶类的中草药也是不建议给宝宝使用的,宝宝皮肤娇嫩敏感,容易出现过敏等现象总之,宝宝的最好的洗澡水就是清水,什么都不要放!

四.用盆浴不用花洒

孩子调皮,家里用的太阳能或热水器都有冷热开关控制,孩子好奇的模仿大人打开或关闭开关,如果一个不小心打开水龙头是热水,会烫伤。所以为了避免这一危险,我们还是用盆浴比较好,把水温调好。

五.孩子不适合洗澡的情况.是的,并不是一天什么时间段都可以给孩子洗澡,有些时候家长是不能给孩子洗澡的,比如:

1.饿的时候不能给宝宝洗澡不论大人孩子都不要在肚子饿时去洗澡,洗澡水的温度增加了人体的新陈代谢,不仅容易脱水而且还容易引起脑缺氧,引起头晕等情况。吃辅食的宝宝在洗澡前10分钟家长尽量给喝点水,洗澡也会蒸发体内水份。

2.吃完饭马上洗澡绝对不可以。很多家长看孩子吃饭吃的到处都是饭米粒,一身油,吃完就抱孩子去洗澡。应该在孩子消化一阵子之后再去洗澡,这个一阵子时间保持在半小时以上,1小时左右。假如你给宝宝吃奶,马上洗或者隔得时间不久。那样宝宝会很容易发生吐奶现象。不要那么快给他冲凉洗澡,过半个小时最少的。所以饭后马上洗澡,时间一长,孩子就会出现消化不良的问题,肠胃也会不舒服。

3.打预防针后宝宝每次打完预防针之后,有时会出现不良反应,这些都和能不能给孩子洗澡没多大关系,关键是,打完预防针会在孩子的身上留下一个小小的创口。如果稍不注意,洗澡的水有细菌就会让孩子的创口感染。孩子的局部皮肤就会红肿或引起其他问题。所以,在接种疫苗后,尽量不要立马给宝宝洗澡,如果真的需要洗澡,家长用毛巾包裹住局部皮肤,不要沾到水,接种疫苗后,也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状态。

4.皮肤有伤口或有湿疹时不光是说孩子身上起痱子、疹子,夏天孩子的皮肤都暴漏在外,难免会有可磕磕碰碰,会受伤,所以,为了避免伤口沾水感染,家长还是要减少洗澡次数。每次洗澡注意,尽量不要沾到太多的水。如果身上没有湿疹,夏天可以多洗几次的,但是次数太多也不好,还有一种好办法就是用湿毛巾经常给宝宝擦背,没有必要一出汗就洗澡。衣服汗湿了,要经常换下来。毕竟宝宝皮肤娇嫩,汗液会刺激皮肤,宝宝洗澡只需用清水即可。

宝宝呵护
生活护理
急救措施
体检免疫
母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