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宝护理 > 宝宝呵护 > 关注儿童药物安全,这5种药最易伤孩子!

关注儿童药物安全,这5种药最易伤孩子!

来源:宝儿贝贝馆    阅读: 1.38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给宝宝用药,宝妈一定要谨慎。网上新闻关于儿童药物致聋高达40%,家长把好“用药关”,能最大程度上避免对孩子的伤害。

儿童用药安全一直是家长很关注的问题,最近匹多莫德被食药总局盯上,强制性改了说明书,把适合用药人群更明确,以免对孩子身体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而因为药物不当对孩子造成伤害的案例也是屡出不穷,据统计,在中国,聋哑儿童中药物性耳聋占30%-40%,药物致聋己成为我国聋儿的主要发病原因之一,有些药物还会对孩子的肝、肾造成伤害 。

所以,家长更应该关注儿童药物安全,给孩子谨慎用药。

今天,再跟家长科普多几类会对孩子健康影响的药物:

第一类四环素类药物

四环素类药物一般指的是四环素类抗生素,8岁一下儿童服用这类药物后,四环素会与钙离子结合形成络合物,长期使用这种络合物沉积在牙齿和骨骼上,使儿童牙齿黄染并可能终身不退,导致牙釉质发育不良,易患龋齿;还会影响抑制儿童的骨质发育,导致骨骼生长迟缓。

之前跟碗爸一起聊天的时候,碗爸也说过,他小的时候在东北,家里人感冒时经常吃和给孩子吃四环素类药物,导致好几个叔叔和兄弟姐妹包括碗爸自己牙齿都不太好。

关注儿童药物安全,这5种药最易伤孩子!

不过,现在已经禁止8岁以下儿童服用四环素类药物。所以,以后再碰到这类药,千万别再给8岁以下的孩子吃了!

四环素类常见药物

四环素、土霉素、多西环素(强力霉素)、米诺环素(美满霉素)、地美环素、美他环素等。

第二类氨基糖苷类药物

在很多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说明书上,都写着:不推荐新生儿、早产儿使用。

大观霉素的说明书上直接写着:新生儿禁用注射用大观霉素(本品的稀释液中含0.9%的苯甲醇,可能引起新生儿产生致命性喘息综合征);

1999年,我国卫生部颁布的《常用耳毒性药物临床使用规范》中就已经写明,规定孕妇及6岁以下儿童禁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因为氨基糖苷类药物毒性反应很强,其中耳毒性最常见,容易导致儿童耳鸣、眩晕、平衡失调,严重的会耳聋;还可能会引起肾衰竭;尤其是早产儿和新生儿,肾脏组织未发育完全,使用本药物的半衰期会延长,从而导致药物在体内堆积产生毒性反应。

关注儿童药物安全,这5种药最易伤孩子! 第2张

氨基糖苷类常见药物

庆大霉素、链霉素、阿米卡星、奈替米星、依替米星、妥布霉素、大观霉素、卡那霉素等。

第三类喹诺酮类药物

喹诺酮类药物,也就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说的“沙星类药物”,这类药物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

但有研究发现,喹诺酮类药物用于数种幼龄动物时,可致骨关节病变,特别是负重骨关节软骨组织的损伤。

因此,孕妇和骨骼发育尚未完全的儿童都应慎用。也有医生提出:18岁以下的小儿及青少年都不宜使用此类药物。

喹诺酮类常见药物

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

第四类抑酸类药物

抑酸类药物,比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对孩子的中枢神经和肝肾功能都有一定的损害。

西咪替丁可通过血脑脊液屏障,具有一定的神经毒性,幼儿用药后易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因此不推荐16岁以下儿童使用。

雷尼替丁连续使用会对小孩子的肝、肾功能、造血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有一定损害。并且雷尼替丁还曾经被报道过会导致肝细胞性、胆汁郁积性或混合型肝炎,甚至有致死的案例发生。偶尔还会出现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博停止、心室阻滞及心室早博等情况。

不过,雷尼替丁也已被禁止给8岁以下使用。

抑酸类常见药物

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第五类抗过敏类药物

抗过敏药物中的主要成分第一代抗组胺药,原本的作用是“使儿童平静下来”,并使他们睡得更好。但现已有研究证明,第一代抗组胺药,如扑尔敏和异丙嗪会显著扰乱睡眠结构,反而缩短了睡眠和影响整体睡眠。

而且,第一代抗组胺药是亲脂性的小分子化合物,易透过血脑屏障,从而抑制中枢、抗胆碱能及微弱的局部麻醉作用,还会出现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烦躁不安,也可引起胃肠功能紊乱,食欲亢进等不良反应。

现有证据表明含有这种成分的药物还有可能导致矛盾的中枢兴奋,烦躁不安,失眠或癫痫发作等,过量时还可引起心动过速、心脏传导阻滞或心律失常。

抗过敏类常见药物

氯苯那敏、赛庚啶、酮替芬、苯海拉明、异丙嗪、阿司咪唑(息斯敏)、氮斯汀、特非那定(敏迪)等。

不过,氯苯那敏、赛庚啶、苯海拉明已被禁止使用在国内新生儿和早产儿身上,国外也不建议2岁以下儿童使用。而酮替芬被证实3岁以下儿童使用该药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都尚不明确。异丙嗪2岁以下儿童也已禁用。

这5类药,以后可要谨慎给孩子吃了,虽然有些药物不建议使用,但一些医院、诊所、药店都会有,家长一定要把好“药”关。

宝宝呵护
生活护理
急救措施
体检免疫
母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