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学前教案 > 你以为自己摆出家长的架子了,但孩子就是不听你管教

你以为自己摆出家长的架子了,但孩子就是不听你管教

来源:宝儿贝贝馆    阅读: 3.03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小D有段时间路过走道里的插座就想碰,我每次都会拉住她,然后告诉她,“不可以,烫的!”小D这个小吃货,一听到“烫的”,眼睛都发亮了,马上就联想到了吃饭时的场景,还对着插座一个劲地吹吹,更加想要摸了。不是都说,育儿理念就是需要温柔坚定地执行吗?于是,每天在我家走道都会看到这样的场景,我说不可以,为什么不可以一大堆话,她在对着吹吹,继续想摸。

有一天当这一幕正在上演时,小D的认知老师刚好从电梯里出来,看到这一幕她不禁笑了。她问我,你是认真不想让她碰这个插座吗?当然啦!我被她问的一头雾水。她进门后和我回顾当时她看到的情景,微笑着的妈妈,用着和平时一样的语音语调在和女儿说一件非常危险的事,而且一直碎碎念,完全没人让感觉到事情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老师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并不能完全明白我们说什么,但他们会结合我们的表情神态、语音语调来理解。这就是为什么你即使说了不可以,小D却一个劲地就想摸,因为她没有感受到你说话语气的不同,更糟糕的是她还联想到了“吃饭”这件让她特别感兴趣的事,自然就更会想摸。

你以为自己摆出家长的架子了,但孩子就是不听你管教

过了几天后,小D的老师向我演示了,她当时马上脸部表情变得特别严肃,声音也压低了,非常坚定不容迟疑地告诉小D,不可以,危险(不用烫的这个词了)。话一点都不多,但当时小D一下子就被震慑住了,没有再去碰。

常常会见到这样的场景,本来明明是在教育孩子的,突然家长自己和孩子开始嘻嘻哈哈,最多轻描淡写地加上一句“以后不可以哦”。孩子是通过我们的反馈来定义自己的行为,当我们真的觉得这是一件严重的事情需要教育孩子时,请记得配合神情语调。严肃坚定不代表要“凶”,但有时我们也需要让孩子感受到“不怒而威”,这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了解行为的界限在哪里。

今年夏天,以前的同事来纽约玩,同事的儿子4岁,正是好动的年纪。我们一起吃饭时,他坐在餐桌上玩开小汽车。一开始饭菜没有上来,他妈妈也就随他去了。后来饭菜都上来了,大家在吃饭了,他还在继续开。他妈妈就对他说,“不要玩了,赶紧吃饭。”小朋友听了以后,根本不为所动,继续“滴滴叭叭”地在饭桌上开着汽车,后来开着开着直接站起来了,在椅子上开,又慢慢地开到了餐桌上。这期间,他妈妈边吃饭边不停地在说,“不要玩了,不可以这样。”孩子并没有改变,他妈妈在一旁和我们一个劲地抱怨,“哎,男孩子就是难管啊,根本不听话的。”

你以为自己摆出家长的架子了,但孩子就是不听你管教 第2张

回家路上,老公和我聊起这件事,说,男孩真的难管啊,他妈妈说了那么多次,他直接忽略啊。我和老公说,孩子的性别差异也许存在,但我反而觉得是妈妈的原因。我同事当时就是嘴巴上碎碎念,但整个人却还是在自顾自地吃饭,她这样的方式其实反而更像在说给我们听,你看,我教育了,是孩子难管教。而对孩子来说,他其实也习惯了,妈妈就是嘴上说说的,我不用理会的。

我们不需要时时说不,但当我们真的说不时,如果孩子不听,我们需要用行动中止,让孩子明白,父母说不时,真的就是说到做到的。如果可以的话,每次说不的同时,再给孩子一个简单的解释,比如,“现在是吃饭时间,你这样玩汽车打扰了其他人的吃饭。”这样孩子就能明白,不是妈妈故意和我对着干,限制我,而是我的行为影响到他人了。

我有一个邻居是德国人,他家有个女孩3岁半,这个小女孩特别懂事明理。她妈妈对她也十分高标准严要求,我们一起在小区后面的小公园玩耍时,总能听到她妈妈对她说,不行,不可以,不允许。以我的标准看,有些要求我估计不会那么严格,但这就是我一直说的每个家庭的育儿方式都是个人选择。

有一天,我带小D又去小公园了,刚进去就看到那个女孩在地上躺着大哭,边哭边蹬腿。在我印象中从来没见过那个女孩这样过。德国妈妈处理的还是很好的,蹲下身陪在女孩旁边,说,“我知道你很愤怒,但你需要让自己的身体平静下来。我在你身旁,我等你的身体平静下来。”过了五分钟,女孩渐渐平静了,边抽泣着边对妈妈说,“你为什么总对我说不可以呢?”后来她们离开了小公园,但那个女孩的这句话却一直萦绕在我耳边。

你以为自己摆出家长的架子了,但孩子就是不听你管教 第3张

我们管教孩子时第一反应说出的话就是“不”,慢慢地,“不”就成为了我们的口头禅。其实,很多时候不直接用“不”也能表达同样的意思。“不练好钢琴不能出去玩”,可以换成“好啊,那练完琴我们就出去玩。”“不许乱跑”,可以换成“宝贝牵着妈妈走吧。”

当我们说的更多的是,“可以,好的,是的”时,孩子其实反而会更加配合。因为他们感受到自己有很多很多的自由,那难得一次的“不”,自然就会更愿意配合。想要真的养成一个明白懂事的孩子,请记得一定要少说“不”。

管教孩子,从来不会有绝对的真理的,但我始终相信,每个所谓好孩子或者熊孩子,背后折射的一定是父母的缩影。如果把“管教孩子”看成一条轴,除了有溺爱放任和打骂严苛这两端外,其实会有更多的中间值。这些中间值给了我们足够的空间去包容每个不同个性的孩子,但这些中间值的探索却是我们家长需要花更多的时间的精力的,这也是父母需要不断学习的,

不用时时刻刻端着家长的架子,但是我们需要知道,当自己用怎样的语言神态和孩子说时,孩子就真的会听。“不”是个非常严肃的词,请不要轻易说,但如果说了,请记得保证它的严肃性。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